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训 201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579905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140 大小:7.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训 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训 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训 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训 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训 2012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训 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训 2012(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主讲:段海军 博士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联系方式,段海军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E-mail: Mobile:18966707988 QQ:438109420 QQ教学群:179712927,学校首先培养的是灵魂健全的,到达博雅高度的,即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人格的完整对个人来说,意味着健康。一个健康的、灵魂健全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成功。 纽曼,当前教师培训的主要问题: 1.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规划 2.培训形式单一缺乏能力实训 本次培训理念: 以能力为本位,实施“理论指导+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自主反思+行为反馈”的实训模式。,主要内容,班主任应该具

2、备的素养?,1,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2,班主任人际关系指导,5,班主任个别指导教育,4,主要内容,班主任爱情辅导,6,班主任工作艺术,7,班主任能力实训,班主任有效沟通,9,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1,思想家: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童心: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责任心:为祖国培养公民,一、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爱心:对孩子的依恋之情,心理学家:用心灵赢得心灵,专家:源于专业的人格魅力,二、优秀教师的胜任力维度,认知维度,情感维度,行为维度,人格维度,技术维度,优秀教师 胜任力,人际维度,学习意识:学习相关知识;完善自我认知结构。,思维与归因:逻辑清晰分析问题,抓关键

3、点,归因。,认知维度,有助于扩展视野,自我反思:反思自我检验;反思他人检验。,十文古钱,从前,有3个穷书生进京赶考,投宿一家旅店。这家旅店的房价是450文,3人决定合住一个房间,于是每人向老板支付了150文钱。后来,老板见3人可怜,又优惠了50文,让店里的伙计拿着还给3人。伙计心想:50文钱3个人如何分?于是自己拿走20文,讲剩余的30文还给了3个书生。问题出来了:每个秀才实际上各支付了140文钱,合计420文。加上店小二私吞20文,等于440文,那么还有10文钱去了哪里?,智慧选择,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你开着一辆车,经过一个车站。有3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1个快要死的老人,急需救治;1个是医生

4、,他曾经救过你得命,是大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他/她是你做梦都想嫁/娶的人,也许错过就永远错过了。但你得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呢?,表达情绪,控制情绪,情绪维度,有助于扩展视野,管理情绪,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说服能力。,合作能力:分享信息、配合执行;合理建议;获得信任。,人际维度,有助于扩展视野,组织协调能力:计划;执行力;层级协调;解决难题。,主动进取:追求卓越;设定挑战目标;关注自我成长。,承压能力:积极乐观;坚持不懈;讲求质量,注重效率。,行为维度,技术维度,心理 辅导,团体 活动,主题 班会,档案袋评价,人际维度,认知维度,行为维度,三、我们应该培养

5、什么样的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完善,情感维度,人格维度,意志维度,弗洛伊德 行为注意 人本主义 皮亚杰 维果斯基 ,2020年7月9日星期四,26,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思考和启示,2020年7月9日星期四,27,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愿望、恐惧 记忆、情绪,海平面,(一)弗洛伊德的意识冰山模型及人格理论,本我(Id) 本能的我 快乐原则 自我(Ego) 协调本我和超我 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s) 良心、道德的我 至善原则,2020年7月9日星期四,28,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你知,我知,可以自我觉察到的心理内容。,意 识,前 意 识,1,2,3,醉酒后,睡梦中,催

6、眠下,当前意识不到,但是我们集中注意就能觉察到的内容。,无 意 识,创伤性 经验,我不知,你不知,本我(Id) 本能的我 快乐原则 自我(Ego) 协调本我和超我 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s) 良心、道德的我 至善原则,2020年7月9日星期四,3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本 我 与 超 我之间总是处在冲突和较量中。 自 我在较量中起着协调作用。,人格理论解析,冲 突,本 我,超我,常见自我防御机制,压抑,投射,否认,移置,认同,升华,合理化,反向,固化,退行, 指一些为保护自我免受冲突、内疚或焦虑之累的潜意识反应。,1、引导小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游戏和运动中去,使他们在这样的

7、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精力的释放。 2、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有意识地对儿童多给予一些表扬,促进他们社会情感的发展。 3、要引导小学生移情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去尝试体验别人的情绪情感,从而学会助人与分享。 4、要重视关于纪律、规则等方面的教育,使这些东西逐渐内化到学生的超我中,以此指导他们一生的行为。 5、对于小学生所出现的一些缺点、错误,要注意积极引导,而不能一味地惩罚,更不能以此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定性。 6、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应把这种问题的性质看得过于严重,不要因此而否定孩子的品德和人格。 7、要注意及时地发现、规范孩子的行为,不要使这种行为逐渐成为习惯。,给家长和教师的启示

8、: 给青少年美好、快乐的童年,不要留下任何创伤性的阴影;,给我一打健全的、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自己的特殊世界里抚养,我可以保证,从他们中任意挑出一个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以及他的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能选择的任何一种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和小偷。,(J. B. Watson, 18781958),(二)来自行为主义理论的启示,S-R模型 人格的养成的关键在于对行为的反馈。 人格异常加剧的原因在于泛化。 人格的矫正关键在于系统脱敏。,给班主任的启示: 1.正确使用批评和表扬的艺术; 2.巧用奖惩强化物;,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的启示,行为

9、主义斯金纳的启示,普雷马克原理,普雷马克原理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强化等级,可以用那些更偏爱的活动来强化那些不太喜欢的活动。 普雷马克认为,在每个人的强化等级中,处于较高一级的强化物比处于较低一级的强化物更容易引发操作行为。处于较高一级的活动可以强化处于较低一级的活动。 对家长和教师的启示:巧用普雷马克原理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1949 年获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学位后,入美国衣阿华大学研究生院,专攻心理学,1951 年获硕士学位,次年获博士学位。1953 年到维基台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后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受聘任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职,此后,除 1969 年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

10、员一年外,一直任该校心理学教授。1974 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被描绘为温和的行为主义者。他用行为、认知和环境势力等的不断交互作用说明功能,声称行为与环境势力的交互作用是个功能过程,其中,认知因素在人的活动的组织与调节中起核心作用。其社会学习理论,经过人们充分研究,得到大量经验性支持。他是社会学习理论的首要人物,行为改造倡导者之一,攻击理论方面的学者。1972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卓越科学贡献奖。1973 年获加利福尼亚心理学会卓越科学奖。,行为主义班杜拉的启示,班杜拉的主要理论及观点,班杜拉三元交互理论,行为P,环境E,个体B,三元 交互,观察学习,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

11、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班杜拉波比娃娃实验示意图,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实验 儿童会从范型的榜样中学习到行为。,直接强化和替代强化,强化分为两种: 直接强化 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觀察學習中相繼的步驟,自我效能感,1.为青少年的成长树立榜样; 2.通过强化替代性经验促进青少年发展与成长; 3.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家校合作。,给家长和教师的启示,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我喜欢不断的开垦 荒地,而不是从旁边 走开,我喜欢发现,而 不是去改进。 -马斯洛,(三)来自人本主义理论的启示,当我接受了现实的自己 时,

12、我就发生着变化 罗杰斯,基本理念: 聚焦人性中积极的一面 重视人的能力、成长和潜能,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社会及他人价值观念,价值条件化,他人评价,准确感知觉,自我体验,不一致,一致,自我体验,自我概念是指个 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 身相联系的那部分知觉 及其附着的意义。具 有相对稳定性。,罗杰斯的自我理论,自我体验 与 自我概念之间的冲突是心理 失调产生的原因,也即人格变异的主要原因。,心 理 失 调 的 实 质,冲 突,自我体验,自我概念,1.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学校氛围; 2. 给予青少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3. 理解、尊重、相信孩子; 4.让青少年作真实的

13、自己。,给家长和教师的启示,(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动力与过程,图式 同化 顺应 平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有意识、有目的的反应的出现; 客体永久性; 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得到发展; 延迟模仿的产生。,2.前运算阶段(2-7岁),符号功能亚阶段:心理表证、象征性游戏; 直觉思维亚阶段: 自我中心 中心化:关注优势的一面、忽略另外一面 不可逆运算:无守恒概念 不能推断事实: 泛灵论: 转换推理:,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去中心化; 可逆性; 守恒; 分

14、类; 序列化;,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假设推理 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 反思能力 形式运算思维能力的逐渐发展,皮亚杰理论的启示,1、在小学教育中要重视对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2、尽可能地使用一些图片、模型等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有助于思维的表象。 3、尽量多给学生一些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学习和探索活动中掌握知识。 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加他们学习活动的自发性和自主性。,皮亚杰理论的启示,第一,创造有利于活动课教学的环境和条件,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第二,拟订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15、,并依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体现出年龄要求的阶段性。 第三,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编好活动课程的教材。 第四,活动课程教学的评价原则,应重视过程并承认差异。,“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也称为潜在发展区(zone of potential development),即ZPD。 ZPD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水平间的差异 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学习的最佳期限(关键期)。,(五)维果斯基的理论及启示,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的启示,1、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既不要超越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过深过难的内容强加在学生身上,同时也要注意提供略高于学生发展水平的内容,给予学生一些挑战。 2、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语言符号的作用,与学生充分交流。 3、要重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五、如何提升心理品质方法、诊断及实训,团体活动,1,情境模拟,2,无领导小组讨论,4,(一)心理品质实训团体活动,团体活动室,团体活动的外在形式,团体心理活动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教学形式。由领导者根据问题的相似性,组成课题小组,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