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节牛顿运动定律复习章节一章节牛顿一三运动定律培训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577840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章节牛顿运动定律复习章节一章节牛顿一三运动定律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三章节牛顿运动定律复习章节一章节牛顿一三运动定律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三章节牛顿运动定律复习章节一章节牛顿一三运动定律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三章节牛顿运动定律复习章节一章节牛顿一三运动定律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三章节牛顿运动定律复习章节一章节牛顿一三运动定律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章节牛顿运动定律复习章节一章节牛顿一三运动定律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章节牛顿运动定律复习章节一章节牛顿一三运动定律培训资料(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课 第一讲 牛顿第一、三运动定律,1,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 静止状态,直 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 a.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没有外力情况下的运 动状态,与完全失重状态不一样(P69.3) b.从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 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从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量 度是质量.,一.牛顿第一定律 典型例题 P70.6,环的质量和水平棒的摩擦不计,球做什么运动?,典型例题,二.牛顿第三定律 典型例题 P70.5,高考题回顾,P67.例6,第三

2、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课 第二讲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及简单应用,2,(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 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 的方向与合外力的的方向相同. (2)公式:F = ma,其中F是合力 (3) 适用范围:低速宏观物体,基础是实验 P71.例2,一.牛顿第二运动定律,1.同向性:a与F的方向相同 解题要点:确定方向是关键 P74.1,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2.同时性:F,a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解题要点: 弹簧的力不能突变,而绳子的力可以突变,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3.同体性:F,m,a要针对同一物体 解题要点:整体法与隔离法配合使用,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P.71

3、例5,4.独立性:每一个力都能产生一个独立的 加速度 解题要点: 一般情况下的把力向加速度方向分解,但少数情况下把加速度向力的方向分解 P72.例8,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例.(95年上海高考)如图4质量为m的物体A放置在质量为M的物体B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B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A、B间摩擦力大小等于 A.0; B.kx; C.(m/M)kx D.m/(Mm)kx,高考题回顾,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课 第三讲 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3,一.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1),下列问题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

4、解决 (1) 力与运动的动态分析 (2) 瞬时问题 (3) 超重和失重 (4) 连接体 (5) 临界问题 (6) 动力学两类问题 (7)牛顿运动定律的整体法应用,(1) 变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的动态分析,解题要点: (1)力变化时加速度立即变化,而速度变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a与V同向,则无论a变大还是变小,V均变大。如果a与V反向,则无论a变大 还是变小,V均变小。P93.7 (2)有些题目的分析可以套用已知运动 模型的规律. P93.例7,P89.2,P93.3,(2) 瞬时问题,解题要点:注意突变问题 (1)如果是弹簧又连着物体,则剪断时弹 力不能突变。 P94.9 (2)如果是细绳,则剪

5、断时弹力可突变。 绳子遇到钉子时,能量不能突变. P92.例5,(1)物理本质:超重和失重不是重力发生改 变,而是视重发生了改变 (2)解题要点:关键是判断加速度的方向 A.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物体超重 B.具有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失重 C.当具有向下的a=g时,物体处于完 全失重状态. D.物体绕地球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处于完全失重状态.,(3) 超重和失重,4,例.在太空站中下列仪器不能使用的是:( ) A.天平 B.弹簧秤 C.水银气压计 D.温度计,典型例题,(3) 超重和失重,C,A,B,D,E,(3) 超重和失重,例.木箱里装一小球,木箱的内宽恰与球的直径相等,如图所示,当箱以某初速

6、度竖直上抛时,上升的过程中 A.空气阻力不计,则球对下壁b有压力 B.空气阻力不计,则球对上壁a无压力 C.有空气阻力,则球对上壁a有压力 D.有空气阻力,则球对下壁b有压力,典型例题,(3) 超重和失重,例.(2004年高考)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 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 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 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 时处于失重状态,(3) 超重和失重-P88.例4,解题要点: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以一定方式连 接在一起的整体称为连接体,连接体 的物加速度

7、大小一般相同 (2)整体法与隔离法配合使用,(4) 连接体,例、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三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运动,现在中间物体上放置一个小物体,仍让它们一起运动,且原拉力不变,则中间物体两端绳子上的拉力Ta和Tb将如何变化?,(4) 连接体-P71.例1,(4) 连接体,(4) 连接体,例:如图13所示,把长方体切成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部分,切面与底面的夹角为,长方体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设切面也光滑,问用多大的水平力推m,m相对M才不滑动?,(4) 连接体,(1)弹力的临界条件是: 物体不接触时,支持力为零.绳子松驰时拉力为零.当绳子的拉力达到最大承受力时,绳子会断。 (2)摩擦力的临界

8、条件是: 当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发生滑动.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5) 临界问题,(5) 临界问题,(1)弹力的临界 P94.2 P78.例6 (2)摩擦力的临界,(6) 动力学两类问题-已知力求运动,5,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静止停放着小车A,车上右端有一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物块B和车的平板之间的动摩擦因素=0.2,设小车长L2m,小车的质量为m4Kg,物块的质量为m1Kg,现用F14N的水平恒力向右拉小车A,求3s末小车速度大小。,(6) 动力学两类问题-已知力求运动,(6) 动力学两类问题-已知运动求力,例:(94年高考)如图19-1

9、8所示,质量M=10kg的木楔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滑动摩擦因数=0.02。在木楔的倾角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m/s。在这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6) 动力学两类问题-已知运动求力,94年高考-P90.10,(7)牛顿运动定律的整体法应用,若系统内有几个物体,这几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加速度分别为a1、a则这个系统的合外力为F,则有:F=m1a1+m2a2+mnan 其正交表示为: Fx=m1a1x+m2a2x+mnanx Fy=m1a1y+m2a2y+mnany,(7)

10、牛顿运动定律的整体法应用,例:一质量为M的三角形支架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12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两根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支架的顶点和底边的中点,现小球在竖直方向上下振动时,支架一直没有离开地面,试求当支架对地恰好无压力时小球的加速度.,(7)牛顿运动定律的整体法应用,例:如图11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木板上站有一质量为m的当人在木板上以某一加速度奔跑时,恰好使木板处于静止,求人奔跑的加速度a的大小及方向?,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3)-高考题,用动力学的观点来解力学问题,这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三条主要途径之一,如果物体受到的是恒力,而且物体的个数不超过两个,牛

11、顿运动定律可以解决这类问题.,6,例:(92年高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M。现以地面为参照系,给A和B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如图),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刚好没有滑离L板。以地面为参照系。 (1)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典型综合题,例(93全国高考)一平板车,质量M=100kg,停在水平路面上,车身的平板离地面的高度h=1.25m,一质量m=50kg的小物块置于车

12、的平板上,它到车尾端的距离b=1.00m,与车板间的滑动摩擦系数=0.20,如图所示。今对平板车施一水平方向的恒力,使车向前行驶,结果物块从车板上滑落。物块刚离开车板的时刻,车向前行驶的距离s0=2.0m。求物块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s。不计路面与平板车间以及轮轴之间的摩擦。,典型例题,典型例题,04年高考25题-P85.例5,例. 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 ,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 。现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a 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 表示重力加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