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节疾病分布说课材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577807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章节疾病分布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三章节疾病分布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三章节疾病分布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三章节疾病分布说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三章节疾病分布说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章节疾病分布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章节疾病分布说课材料(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疾病的分布,疾病的分布,第一节 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 第二节 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 第三节 疾病的分布,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 1、发病指标: 2、死亡指标:,发病指标,率(rate):指在某一确定人群中某事件发生的频率。 比(ratio):两个变量的数值之商,ratio=m/n。 比例(proportion):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 数量上的比值,P=a/(a+a)。,1.1 发病率 (incidence rate) 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某病发病率 K K100%,1,000,或10,000/万 一定期间内指观察的时间长度,一

2、般以年为单位,关于发病率的说明,发病率的分子与分母的确定 分子 观察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 分母 是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关于发病率分子的说明, 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多次患病,应分别计为新发病例数,如流感、腹泻等; 发病时间难以确定的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等)可将初次诊断的时间作为发病时间。,关于发病率分母的说明, 不可能患该病的人(传染病的非易感者(如病人),已有效接种疫苗者)不计入分母。 计算年发病率时,可用年初与年终人口之和除以2所得的(年)平均人口数或以当年7月1日的人口数做分母。,发病率的应用,描述疾病的分布;比较不同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制措施效果。 发

3、病率的准确性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的正确性。,1.2 罹患率(attack rate),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日、周、旬、月)内的发病率。 应用: 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 食物中毒、传染病 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1.3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患病率又称为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依据产生分子的时间期限长短,患病率又分为: 时点患病率 期间患病率,时点患病率,时点: 不超过一个月; 期间: 常超过一个月 时点患病率 K,某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期间患病率,期间患病率 = K 期间患病率 = 某

4、一特定期间开始时的患病率 + 该期间内的发病率,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 病程延长; 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新病例增加(发病率增高); 病例迁入; 健康者迁出; 易感者迁入; 诊断水平提高; 报告率提高。,影响患病率降低的因素:,病程缩短; 病死率增高; 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 健康者迁入; 病例迁出; 治愈率提高。,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P=ID) D = P / I,图2-1 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关系(Baker 1998),患病率的应用:,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冠心病、肺结核等)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为医

5、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1.4 感染率(infection rate),感染率阳性人数/受检人数 100,感染率的应用,1)研究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和评价防治工作的效果; 2)估计某病的流行势态; 3)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4)评价人群健康状况; 5)对隐性感染、病原携带、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调查,如乙型肝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结核、寄生虫等。,1.5 续发率 (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续发病例(二代病例): 在一个家庭内、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第一个病例

6、发生后,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受其传染而发生的病例。 续发率 100% * 应将原发病例从分子和分母中去除。,死亡指标,死亡率 病死率 生存率 累积死亡率,2.1 死亡率(mortality rate),死亡率 K 常见:K1,000,100,000/十万, ,死亡粗率 、死亡专率,死亡粗率 (crude death rate) 未经过调整的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 死亡专率 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病因等分别计算的死亡率。 分母必须是与分子相应的人口。 因人口构成不同,不同地区死亡率比较时需先对死亡率进行标化。,死亡率的应用,1.用于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群

7、死亡危险性大小。 2.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3.用于探讨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与发病率十分接近,其死亡率基本上可以代表其发病率,死亡率准确性高于发病率,因此,常用作病因探讨的指标。,2.2 病死率(fatality rate),病死率 100 若某病处于稳定状态时: 病死率 100,病死率的应用,1.表示某确诊疾病的死亡概率,反映该疾病的严重程度; 2.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 3.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用病死率评价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应注意可比性。大医院的病死率可能高于小

8、医院。,2.3 生存率(survival rate),指在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l、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生存率= 100,生存率的应用,生存率反映了疾病对生命的危害程度,可用于评价某些病程较长疾病(慢性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结核病等)的远期疗效。,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疾病流行的强度是描述某种疾病某地区一定时间内人群中发病规模大小,它常以历年同期本病的发生水平来作基准来衡量。常用散发、爆发及流行等概念表示。,一、散 发 (sporadic),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的散在发生,称散发。 确定

9、散发时多与当地此前三年该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在末明显超过既往的一般水平时即可称为散发。 散发适用于范围较大的地区。,疾病分布出现散发的原因是:,1. 因该病在当地常年流行或因预防接种的结果使人群维持一定的免疫水平,而出现散发,如麻疹流行后,易感人群数减少或因接种麻疹疫苗后人群中具有一定的免疫力;,2. 有些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可出现散发,如脊髓灰质炎、乙脑; 3. 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一些传染病也可出现散发,如斑疹伤寒; 4. 某些长潜伏期传染病,如麻风,也易出现散发。,二、爆 发 (outbreak),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

10、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如食物中毒、托幼机构的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的爆发。,),三、流 行 (epidemic),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疾病分布的形式,内容:疾病在人群、时间和地区的分布特征(或流行特征)。 一、人群分布特征 二、时间分布特征 三、地区分布特征,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地形及地貌、气象条件等自然环境因素和当地人群的风俗习惯及社会文化背景等社会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疾病的地区分布,分析时应作全面考虑。,一、地区分布特征,(一) 疾病在不同国家及一个国家内各地区的分布 (图2-11、图2-12) (二) 疾病的城乡分

11、布 (三) 疾病的地区聚集性 (clustering) (四) 地方性疾病或地方病 (endemic disease),(一) 疾病在不同国家及一个国家内各地区的分布,(二) 疾病的城乡分布,城市:呼吸道传染病经常有散发和 流行 农村:肠道传染病、钩虫病、钩端 螺旋体及虫媒传染病高发,1.地方性(endemicity):某些疾病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疾病的存在和延续并不需要从外地输入。,(三)描述疾病地区分布的术语,疾病的地方性有三种类型:,(1)统计地方性:社会因素导致一些疾病发病率高,与自然条件无关 (2)自然地方性:自然环境影响 (3)自然疫源性:病原体不依赖于人而能独立存在并且在

12、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2.输入性疾病(外来性疾病):本国不存在或曾经有,现已经消灭,现有的病例是从国外传入的,(四)判断地方性疾病的依据,1.居住在当地的各人群组发病率高 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人群发病率低 3.迁入该地的健康人居住一段后发病 4.迁出该地的居民发病率可下降 5.当地对该病的易感动物可发生类似疾病,(一) 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 (二) 季节性 (seasonal variation) (三) 周期性 (cyclic change) (四) 长期趋势/长期变异/长期变动 (secular trend,secular change),二、时间分布特征,又称:

13、时点流行、爆发。是由于人群中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暴露于同一致病因素所致。 与爆发的区别:爆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一) 短期波动 (rapid fluctuation),指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二) 季节性 (seasonal variation),很多传染病表现有以下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1严格的季节性 虫媒传播的传染病多集中在少数几个月内。 2季节性升高 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夏秋季升高,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升高。克山病,在东北、西北病区11-2月份为高峰,西南病区6-8月为高峰。,是指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

14、状况。通常每隔1、2年或几年后发生一次流行。 流感每隔10-15年出现一次世界性的大流行,(三) 周期性 (cyclic change),图2-8,长期趋势又称长期变异、长期变动,是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在这个长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图2-9、表2-3、图2-10,(四) 长期趋势 (secular trend,secular change),图2-9,表2-3,图2-10,三、人群分布特征,(一) 年龄 (二) 性别 (三) 职业 (四) 民族 (五) 宗教 (六) 婚姻与家庭 (七) 流动人口,(一) 年龄,1.1 研

15、究疾病年龄分布的目的 1.2 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1.3 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1.1 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目的,确定高危人群及重点保护对象 探索流行因素,提供病因线索 分析年龄分布状态 制定预防措施及评价其效果,图2-2 几种急性传染病年龄发病曲线,图2-3 四组不同人群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专率,图2-4 十三省市各年龄组合计糖尿病患病情况,十三省市各年龄组合计糖尿病患病情况,图2-4,1.2 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1. 免疫水平状况不同; 2. 暴露于病原因子的机会不同; 3.有效的预防接种可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如麻疹: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大龄儿童、少年和20岁以上的成年人。

16、,1.3 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2) 出生队列分析(birth cohort analysis),(1) 横断面分析(cross sectional analysis),主要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多用于传染病的分析。图2.2和图2-5。,横断面分析 (cross sectional analysis),只能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死亡率的变化和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不能说明不同年代出生者各年龄组的死亡趋势。 缺点: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图2.2,概念: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一组称为出生队列,可对其随访若干年,以观察死亡情况。 出生队列分析方法: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一种方法称出生队列分析方法。,(2) 出生队列分析(birth cohort an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