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诗意地栖居教学讲义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575392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诗意地栖居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诗意地栖居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诗意地栖居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诗意地栖居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诗意地栖居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诗意地栖居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诗意地栖居教学讲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荷尔德林(Hlderlin,Friedrich,17701843),德国诗人,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 1770年3月20日生于内卡河畔的劳芬,1843年6月7日卒于图宾根。早年在登肯多夫、毛尔布隆修道院学校学习。17881793年在图宾根神学院学神学。1793年起先后在瓦尔特斯豪森、法兰克福、瑞士的豪普特维尔和法国的波尔多等地当家庭教师。1798年后,因情场失意,身心交瘁,处于精神分裂状态,1802年徒步回到故乡。1804年在霍姆堡当图书馆馆员。1807年起精神完全错乱,生活不能自理。,如果生活纯属劳累, 人还能举目仰望说: 我也甘于存在吗?是的! 只要善良,这种纯真

2、,尚与人心同在, 人就不无欣喜 以神性来度量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吗? 神如苍天昭然显明吗? 我宁愿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的尺度。 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我要说 星光璀璨的夜之阴影 也难与人的纯洁相匹敌。 人是神性的形象。 大地上有没有尺度? 绝对没有。,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存在与时间,栖居是以诗意为根基的。 作诗并不飞越和超出大地,以便离弃大地、悬浮于大地之上

3、。毋宁说,作诗首先把人带向大地,使人归属于大地,从而使人进入栖居之中。 作诗建造着栖居之本质。作诗与栖居非但并不相互排斥。而毋宁说,作诗与栖居相互要求,共属一体。 作诗乃是人之栖居的基本能力。,“在这纯属辛劳的境地中,人被允许抽身而出,透过艰辛,仰望神明”,这种诗意一旦发生,人就能人性地栖居在大地上,“人的生活” ”恰如荷尔德林在其最后一首诗歌中所讲的那样 就是一种“栖居生活”。 远 景 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向远方, 在那里,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季节闪闪发光, 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 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 自然充满着时光的形象, 自然栖留,而时光飞速滑行, 这一切都来自完美;于是,高空的光芒 照耀人类,如同树旁花朵锦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