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7573171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调研 考试试题 第第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222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计分,共计 4444 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者认为人与禽兽不同之处就在于人要靠劳动生活,只有努力生产 才能生存。他还认为不劳而获是不仁不义的行为。据此推断,该学者属于()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2. 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实 行“独尊儒术”。出现这

2、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 C黄老之学已经过时 D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3. 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 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 诗句题壁。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 ) 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 C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 D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 4. 下图为中国古代科学家的职业及其人数统计表 职业 道士 僧侣 王 官 官医 医生 隐 士 民 工 商 合计 人数 3 3 4 130 11 30 7 21 19 6 2 236 比例

3、 13 13 17 551 47 7 3 9 1 25 08 100 据此分析可知,中国古代科技研究() A与科学家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B得到君主的重视和提倡 C十分侧重于理论知识的逻辑推理 D是政府官员的应有职责 5. 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 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这反映了宋代以来() A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 B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 C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 D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 6. 一位西方思想家否认神的属性是不朽的,在他看来,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 出来的,人们因为看到太阳、月亮

4、、河流对自己有好处,就把这些东西命名为神。这一认识 反映了这位西方思想家() A觉醒自我价值 B强调绝对权威 C批判宗教迷信 D尊崇理性主义 7.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写道:“上帝所允许的唯一生存方式,并不 是要人们经过苦修禁欲主义来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们完成自己在现世中所处的地位所赋 予的责任和义务。”韦伯的精神最能体现() A知德合一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社会契约 8. 17 世起末期,受到万有引力启发,欧洲许多人相信,造物主是位数学大师,它在使星球 沿着预定轨道运行后,不干预它所制定的运动法则发挥作用,这意味着() A世俗世界抵制宗教神学 B理性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C

5、自然科学已经过度发展 D科学思想否定宗教信仰 9. 康有为声称:“凡西人所号长技,我中人千数百年皆已有之”;梁启超断定:“议院、 议员及其产生和议事,实中国古制。”据此推断,康梁两人() A意在以复古为手段谋求政治变革 B仍未能突破“中体西用”的桎梏 C所秉持的主要思想存在本质不同 D借“西学中源”说宣扬民主共和 10. 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报刊中时常出现的时髦名词,没有人禁止赞扬苏俄的暴 力革命,以俄为师成为立志改造中国的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这反映出当时() A北洋军阀政府思想控制松弛 B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D社会主义成为中国主流思想 11. 毛泽东

6、说:“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 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 都是人民的敌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 方法去解决而不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该论述() A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 B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 C正确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D认为阶级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 12. 1979 年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1985 年后,他又说“我们不要贫穷 的社会主义”。这些论断在当时可谓是石破天惊,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上述论断反映 出邓小平

7、() A肯定了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B认识到改革就是要解放生产力 不主张用画笔吃力地写实风景或肖像 不用纯粹的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 利用下意识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 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不断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工人代表在谈及当时扫盲教育的意义时感慨:人家讲政策、讨论生 产技术,自己在一旁根本抽不上嘴,这让我觉得很惭愧。材料主要说明当时的扫盲教育() A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意识 B有利于政治建设的开展 C顺应了工农群众的诉求 D表达了经济建设的需求 14.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研究的观念日益革新,近代化史观

8、、全球化史观、社会 史观等史观层出不穷,而妇女史、服饰史、灾荒史、环境史等小众研究也受到重视。对此分 析正确的是() A史学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 B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C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 D导致史学研究的碎片化趋势 15. 右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16. 梭伦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归还借贷抵押的土地,尽管富人曾经强烈抗 议,但未有结果,这一举措后来得到充分执行。这说明该举措() A符合了城邦整体利益 B获得了各阶层普遍支持 C打破了贵族权力垄断 D保护了平民的根本利

9、益 17. 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 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18. 有学者统计,北朝正史记载的男女双方均有姓名可考的族际通婚共 241 起,仅北魏一朝 就有 121 起,其中鲜卑与汉族通婚占绝大多数。这一现象() A是北魏改行汉制的结果 B属于纯粹的政治联姻 C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D解决了民族歧视问题 19. 自宋之后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顶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

10、却讳莫如深。 1908 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自此,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 这一变化说明() A王安石综合成就较高 B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评价 C认识历史要全面客观 D个人立场决定历史认识 20. “无需罗马教廷特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 有责任促进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有责任维持王国的和平与统一安宁。”该材料出自() A九十五条论纲 B基督教原理 C大宪章 D至尊法案 21. 下表是 18541861 年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价格变动情况(单位:卢布) 省名 18541859 年每俄亩的 平均价格 1861 年每俄亩定出的赎 买贷款 186

11、1 年每俄亩农民事实 上支付 沃罗涅日 93 3311 6926 由此可知() A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制度变革促进了俄国农业迅速发展 C改革未给农民带来任何好处 D农奴制改革有利于俄国的资本积累 22. 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 世纪 70 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 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四民平等,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B引进西方生活方式,促进文明开化 C实行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 D鼓励殖产兴业,实现富国强兵 第第 IIII 卷卷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5656 分分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3 题,第题,第 232

12、3 题题 2424 分、第分、第 2424 题题 1212 分、第分、第 2525 题题 1616 分,共分,共 5656 分。)分。) 23、(2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 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他方面看 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完整的解释“文艺复兴”的含义。(4 分) 材料二 孟德斯鸠写论法的精神,想为一切人提供一些新的理由去爱他的责任、祖国、 法律。伏尔泰相信理

13、性终将赢得胜利,他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错谬中、 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狄德罗因出版百科全书屡遭迫害,当有人劝他出走时,他 拒绝说:“这是迫害我们的恶棍所希望的;必须工作,必须有用,必须对人类有用。” 摘编自王养冲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2)根据材料二,概述启蒙思想家人文情怀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上述情怀与时 代背景的联系。(6 分) 材料三 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儒 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着减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儒学代表人物是如何“奋起反击”并推动儒学 发展

14、到一个新阶段的,并分析所带来的影响。(6 分) 材料四 1915 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 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 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 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 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 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

15、近代转向的表现, 并分析其原因。(12 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1417 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578 年 薄伽丘 十日谈 1353 年 李贽 焚书 1590 年 伊拉斯谟 愚人颂 15 世纪末 宋应星 天工开物 1637 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 年 徐光启 农政全书 1639 年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1602 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1642 年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1615 年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1663 年 哈维 血液循环论 1628 年 顾炎武 日知录 1670 年 伽利略 两大体系的对话 1632 年 王夫之 读通鉴论 1692 年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 年 材料反映了 1417 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 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材料一 明治维新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871 年 日本成立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