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剩州中学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7573158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剩州中学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剩州中学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剩州中学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剩州中学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剩州中学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剩州中学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剩州中学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 2020 届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4.考古学家通过比较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发现,两者都有玉 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觚、高柄豆,尤其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只 见于三星堆和二里头,据此可知,该时期 A.两地手工业制作工艺精湛 B.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倾向 C.跨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显现 D.两地农业文明较为发达 25.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马端临在论述三省制度形成时,认为“魏晋以来,中书、尚书 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究其原因:“汉之典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 私人。”这说明 A. 内朝制逐步孕

2、育出三省制度 B. 三省制是削弱宰相权力的具体举措 C. 三省的建立打破了旧有体制 D. 三省制是加强皇帝权力的必然结果 26.据宋史向敏中传、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初大臣薛居正子薛惟吉之嫠妇 (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争相求娶,最终张齐贤如愿所偿, 后来双方因此事闹得不可开交。这表明宋代 A. 妇女不受儒家伦理观念束缚 B. 理学对士大夫群体影响小 C. 士大夫婚姻观念日趋世俗化 D. 士大夫阶层流动日益封闭 27.酥油茶原是藏族特色饮品,到了元代,蒙古人也广泛接受它,研制出许多不同类型的酥 油茶,明代汉族地区人民也颇为接受,记录百姓居家必用的类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专门记

3、载了酥油茶的制作方法。这表明当时 A. 西藏开始纳入国家政治版图 B. 北方茶文化影响力日益超过南方 C. 跨区域间长途贸易日益普遍 D. 少数民族习俗丰富汉族饮食生活 28.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王韬在谈到“中体西用”时说:“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 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如徒颂美西人,而贬己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该言论 A. 对士大夫具有诱导作用 B. 是早期维新派的典型主张 C. 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弊端 D. 表明中体和西用互不关联 29.1912 年 2 月 12 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 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

4、、汉、蒙、回、藏 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由材料可知 A.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B.清帝退位避免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C.清帝退位宣告清王朝的出:“我国因为经济落后,要在短时期内赶上去,因 此,计划中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计划中要有带头的东西。就近期来说,就是工业, 尤其是重工业。样样宽裕的平衡是不会有的,齐头并进是进不快的。”由此可见 “一五”计划的编制 A.以综合平衡为基本原则 B.以计划体制推动经济建设 C.参考英美国家的经济水平 D.以重工业的发展为先行 31.下图为 19782012 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据变化,这一变化反映 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 B农

5、村农业人口的逐步减少 C农村扶贫标准的逐步提高 D党和政府对民生的重视 32.公元前 399 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 501 人,组成陪 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 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 A.民主自由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B.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C.雅典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D.雅典法律没能保证苏格拉底权益 33.新全球史说:“哲学家罗素评论道,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 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当欧洲国家的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 人们在街头跳舞”材料

6、主要反映 A.各国民族主义在推动一战爆发中起了重要作用 B.欧洲民众对战争及战争胜利充满信心和期待 C.英法老牌殖民帝国的殖民主义是一战爆发根源 D.各国民众对二战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认识不清 34.对于苏维埃政府,福特曾表示,“除非这个政府在意识形态方面变得更为符合他的口味, 否则他是不会拿出一个螺丝帽或螺丝钉的”。后来福特对苏联的态 年,苏联农民使用的货车中 有 85%是福特制造的,福特对苏联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因为 A.减缓大萧条压力的需要 B.应对苏联工业化的要求 C.苏美关系逐步走向缓和 D.资本主义对外扩张需要 35.孟德斯鸠的第一部哲理小说波斯人的信札发表后, 在巴黎城引发了轰动效应。伏

7、尔 泰、狄德罗和卢梭紧随其后创作了老实人 、 拉摩的侄儿和爱弥尔等哲理小说, 在巴黎贵族社交圈和市民社会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被公众广泛阅读和接受。启蒙思想 家多用哲理小说形式创作,主要在于这类作品 A.最能体现启蒙文学的理性光辉 B.有效利用文学力量宣传启蒙思想 C.促进法国启蒙文学的大众化传播 D.是当时法国广泛使用的公共文体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茶叶享誉世界,茶叶贸易也是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近代以来,为打破中 国垄断国际茶叶市场的局面,英国积极支持其殖民地印度发展茶业。同时英国还通过 对中国茶叶征重税方式,造成了华茶在英国市

8、场的不平等竞争。1,品质难以统一。印度茶叶通过 铁路、轮船廉价运至目的地,中国茶叶主要靠人力挑运,然后再通过河流辗转运至通商口 岸。印度出口销售是脱节的,出口任由外国洋行长期把持。中国茶叶对英出口则随着印 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以至到 1893 年,华茶在英国市场上已经被称为 “充数之物” 。 摘编自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以对英国出口为中趋减 少。面对这一颓势,中国社会各阶层试图全面整顿华茶。 时务报 、 湘报 、 农学报等 报纸大量登载国外茶业商务和茶业改良文章,清政府派员到印度等国考察茶业。进入 20 世 纪之后,为了培养掌握先进茶叶技术的人才,湖北、四川等地率先创

9、办茶业学堂、。 19 世纪 90 年代至 20 世纪初,随着清政府颁布公司法等,迎来了一个引进制茶机器、 兴办茶叶公司的小高潮。有些地方还设立茶叶检验所,对出口茶叶进行质量检验,并加强 广告及包装等环节。从清末到民初,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减免茶税条文。但我国业茶 展。地方政府无视减税条文,为了保证财政收入,依然巧立名目,加赠捐税。1919 年, 英国为了确保印度茶叶的销路,拟对华茶征收特别税每磅两便士,使华茶市场更是雪上加 霜。当时北洋政府无力与英国交涉,以取消差别税。最终,华茶外销急转直下的状况并没 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摘编自中国社会挽救华茶的努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印

10、茶叶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中国茶叶在英 国市场走向衰落的原因。(13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为振兴华茶所做出的努力,并说明对此的认 识。(12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材料 国家主义之所以能或为善或为恶者,乃是由于他的解释不限于一说之故。比如 有些人对于这个主义的观念,是以坚甲利兵去霸据地球,或是以尚武精神去增加己国在世 界上的地位。这一类的解释都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都是帝国主义的最好滋养料。反过来 说,亦有人以己国对于文化的贡献,视为国家荣誉的标准者,于是他们便能以藏兵毁甲为 发达国家个性的第一个步骤了。 国际主义的目的,是在义的目的则适

11、于国际主义的相反,他是以增加人类的误解及 怨仇为任务的;他的重要工具是战争。所以这两个现代文化势力的竞争,即不啻是战争与 和平的竞争。使国际主义而能战胜帝国主义,那么,和平的梦想即可实现,人类的自救亦 将更有希望了。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19241926 年首次出版) 评述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 ,并得出结论。 (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 清晰) 45 【历史历史选修选修 1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材料 咸丰三年(1853 年) ,军旅数起,粮饷紧缺。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形势危急, 三月十八日,咸丰帝下旨准奏铸当十、当五十大钱。从咸丰三年

12、末起,钱局开始铸行当百、 当五百、当千大钱。此时,当十大钱减重为四钱四分,当五十大钱减重为一两,当百大钱 铸重为一两四钱,当五百大钱铸重为一两六钱,当千大钱铸重为二两。大钱的铸造在短期 内使清廷有所获利。每一枚当千铜大钱表面可以增值九百六十二文。铸造这种大钱,除去 工本,最起码也就能获利七八倍。然而好景不长,从咸丰四年开始,由于当五百、当千大 钱的面额过大,导致大钱迅速贬值。咸丰四年七月时,有奏报称当百大钱由于奸商的作梗, 大幅贬值,尽管清廷严厉打击不法商贩,但并没有取得实际效果。接着,当五十、当百等 大钱也由于受到民众的抵制流通不畅而减少了铸造的数量。到咸丰五年时,当十铜大钱也 遭到了市场的

13、排斥,经过清廷的强制推行才得以勉强维持,但仍然不能阻止其贬值。 摘编自王业试论咸丰朝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咸丰朝币制改革的内容。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咸丰朝币制改革。 (9 分) 46 【历史历史选修选修 3 3:20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 分) 材料材料 1943 年 12 月 1 日,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称,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 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 在剥夺日本自从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 日本所窃取于

14、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我三大盟国轸 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1945 年 7 月 26 日,中 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敦促日本投降,并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 主权限于四岛及盟国决定的其它小岛。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对朝鲜以三八线进行了划分。 战后美苏分别占领南并最终分别扶植了政权。根据二战结束前的商定,日本由多国 占领,然而,战争结束后事实上由美国独占,并根据美国的全球利益对日本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并于 1951 年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和美日安全条约 ,美国与日本缔结的军事 同盟。 据国际条约集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

1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远东政策的变化。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远东政策变化的原因。 (9 分) 47 【历史历史选修选修 4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 材料材料 在 20 世纪 60 年代,国家遭到严重的经济困难,国防尖端项目面临“上马”还 是“下马”的危机,聂荣臻力主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标志的尖端武器。在总体战略上, 聂荣臻主张立足国情,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用的关键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基本 方针上,聂荣臻从国内外基本形势和国防科技的特点出发,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的方 针。在指导科技攻关时,聂荣臻根据组织大兵团攻坚作战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调动有 限财力、物力和优秀人才进行科技攻关。面对党内“左”倾思想和轻视知识、不信任知识 分子的现象,聂荣臻积极调整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要求科研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