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7573098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 考试试题 时间:60 分钟 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52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7575 分)分) 1礼记记载周人饮食生活状况:“天子之豆(豆为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 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A封邦建国B中央集权C等级分明D分权制衡 2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这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 C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D战国时周天子对诸

2、侯失去控制 3在古代中国,“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 体现这一观念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 4周代王位继承制度一改“兄终弟及”为“父死子继”,然,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 子有长、幼之别,于是又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该制度的 核心标准是 A年龄长幼B贤良优次C才能学识D血缘亲疏 5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 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皇帝”成为我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始于 A夏朝B周朝C商朝D秦朝 6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

3、意, 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 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 2000 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720 世纪 90 年代,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发掘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上面刻有“代郡”、 “邯郸郡”、“蓝田县”等字样。这一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推行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科举制 8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 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 9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

4、中书省负责 A决策B审议C执行D司法 10从隋朝到清末,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 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的制度是 A世袭制度 B察举制度C法律制度D科举制度 11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互不统属,其目的 是 A削弱王国势力B强化节度使权力 C加强君主专制D废除丞相制度 12元朝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如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湖广行省、江 西行省均跨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元朝的这一 做法 A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C肥瘠搭配,便于农

5、业生产的管理和发展 D充分体现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13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B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C宰相权力不断弱化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4“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王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 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汉朝 B唐朝C明朝D清朝 15根据史料统计,明朝担任阁臣者变换极为频繁,如崇祯帝在位 17 年,阁臣竟近达 50 人。 明朝甚至有阁臣在位不到两月者。明朝统治者这样做的出发点是 A避免阁臣弄权B削弱宰相权力 C完善明朝法制D重塑皇帝权威 16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

6、宫隆宗门内设立了 A内阁B议政王大臣会议C南书房D军机处 17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 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起居注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 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 18“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 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 确的是 A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

7、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环境左右 19梭伦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实行陶片放逐法,以民主的方式反对民主的敌人 B颁布十二铜表法,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C把以血缘为基础的政治结构改变为以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结构 D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所有官职对公民开放 20“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基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材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 A轮番而治B主权在民C权力制约D法律至上 21在古雅典公民大会上,“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言,所有的人都可以当选任何职位, 所有的人都可以在雅典卫城山下中心广场举行的市政会议上投票”。这反映出

8、古雅典政 治的突出特征是 A城邦至上B直接民主C轮番而治D人人平等 22伯利克里首先向担任民众(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的公民发放每日生活补贴,后加以推 广,使五百人议事会成员和包括执政官在内的政府官员在执行公务时皆由国家提供膳费; 最后发展到公民参加公民大会也可领取津贴。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在财产上实现了公民平等B从制度上维护城邦公民平等 C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程度D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23西塞罗曾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 ”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A命令B宗教C法律D道德 24十二铜表法中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

9、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 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这体现出罗马法 A维护平民利益B限制贵族特权 C保护私有财产 D消除阶级对立 25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 二、主观题(二、主观题(2525 分)分) 26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作出适应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 部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 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10、,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 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 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材料三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 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 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指出材料一中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6 分) (2)据材料二,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政治制度“针 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 述材料,说明材料

11、三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6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材料一 选举制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组部分,雅典国家的公职人员均通过选举而产生。十 将军委员会由十个部落分别用举手选举的办法各选一名将军组成,每年改选一次,连选 连任;执政官由各部落先提出候选人,然后在候选人中抽选出九名执政官,任期一年; 一般的行政官、议事会成员,公众法庭官都由 30 岁以上的公民抽签产生,任期一年,不 得连选连任。凡年满 20 岁以上的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 有机会担任行政官、议事会议员和法庭审判官,都有监督政府的权利。国家的一切内政 外交大计皆由公民大会讨论表决,诸如战争

12、与和平、制度法律、选举和罢免国家公职人 员等等。 摘编自李琼、段海霞浅析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材料二 这些刻于 12 块铜牌之上的法律条文,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 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它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7 分) (2)指出材料二中的法律文献,并分析其颁布的意义。(6 分)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CBBDDBBCADCAA 题号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CADBACABBCCD 26(1)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6 分) (2)原因: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精神: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 方独立性。(6 分) 27(1)特点: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实行轮番而治;实行直接民主;法律至上。 影响: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实行轮番而治、直 接民主,忽视参政者的才能和品德,为雅典的政治腐败、社会动乱埋下了隐患。(7 分) (2)十二铜表法。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 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它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