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题教学文案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573074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题教学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题教学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题教学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题教学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题教学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题教学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题教学文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题精品文档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测试语文(六)(时间45分钟)姓名 班级 一、文言文阅读(从下面两则中任选一则完成)(一)六国论(节选)苏 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

2、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李 桢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国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咎:过失 B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摈:摈弃C未可专以罪秦国也 罪秦:有罪的秦国

3、 D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曾:竟然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同现代汉语的意思基本相同的一组是()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而四国休息于内A B C D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彼秦者将何为哉?/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C未可专以罪秦国也/不赂者以赂者丧D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子孙视之不甚惜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苏辙认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B李桢认为六国

4、在“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等方面与秦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C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D李桢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未占据有利地势,又未得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像秦国一样一统天下。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二)文同,字与可,蜀人,与苏子瞻为中表兄弟,相厚。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善画墨竹,作诗骚亦过人。熙宁初,时论既不一,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阁,未尝有所向背。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退而与宾客言,亦多以时事为讥诮,同极以为不然,每苦口力戒之,子瞻不能听也。出为杭州通判,同送行诗有“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之句。及

5、黄州之谪,正坐杭州诗语,人以为知言。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 撄:纠缠 B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 数:多次C同极以为不然然:这样 D每苦口力戒之每:经常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二、翻译下列句子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3、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5、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6、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8、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9、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四、 默写填空1、则秦之所大欲,固不在战矣。2、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3、悲夫!有如此之势,日削月割,。4、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岂独伶人也哉?题号12346选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