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测试题教学文案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573040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测试题教学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测试题教学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测试题教学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测试题教学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测试题教学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测试题教学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测试题教学文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测试题精品文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合计答案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组词语是A颠沛流离(pi) 踯躅(chch) 巫觋(x) 萦纡(y) 迤逦(yl)B弹劾(h) 风驰电掣(ch) 会稽(kuij) 鹧鸪(zhg) 凝睇(d)C回眸(mu) 肤如凝脂(zh) 鼙(p)鼓 玉扃(jing) 云栈(zhn)D眇眇(mio ) 袅袅( nio) 修葺(q) 潺湲(chnyun) 薜荔(bl)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是A青冥(天空)浩荡不见底 目眇眇(向远看的样子) B不许稍绸

2、缪(修缮房子) 两朝开济(开创,扶助) C鸟何萃(聚集)兮萍中 御宇(统治天下)多年求不得D天生丽质难自弃(很难自我放弃) 玉容寂寞(黯淡失神的样子)泪阑干3、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A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C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东晋诗人。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不做,归隐山水之间,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B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这些诗歌运

3、用楚地的诗歌形式,加上“兮”字,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和楚辞的最高艺术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D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 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曾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他的诗歌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里的词语

4、,恰当的一组是(1)我曾经在人民大会堂亲耳( )过总理的教诲。(2)这温泉的温度据说能自然 ( ),天热的时候凉些,天冷的时候热些。(3)看来这个经历了八百年风雨( )的古塔,究竟还能保存多久,实在难以预料。A倾听 调剂 腐蚀 B聆听 调节 侵蚀C倾听 调剂 侵蚀 D聆听 调节 腐蚀6、选出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实现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B、古往今来,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勤奋刻苦的精神。C、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D、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7、填入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从地球

5、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的容颜逐渐由美变丑了。特别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着自己赖以生存的 _, 地球伤痕累累,公害却频频发生,_,人们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中。 A天空、河流和大地 “三废”的阴影像阴云在世界各地飘荡。 B沃野、蓝天和长河 “三废”的阴影像虎豹在世界各地肆虐。 C土壤、水源和空气 “三废”的阴影像强盗在世界各地横行。 D空气、水源和土壤 “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8、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戳穿 力挽狂澜 暧昧 食不果腹B震撼 融汇贯通 喧嚣 响彻云霄C深奥 死不瞑目 气慨 雍容华贵D凋

6、蔽 哗众取宠 辍学 愤世疾俗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B 台湾岛内的分裂分子挑衅“一个中国的原则”由来已久,在吕秀莲之前,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刚刚被民众轰下台的李登辉。C 对新教材的修订,大家已经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最后我想再补充几点,就权当狗尾续貂吧!D 在这颗直径不到一厘米的核桃上,刻了一百八十八枝雪竹,枝枝栩栩如生,真是鬼斧神工。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比如青春,这个曾被我们无数次吟诵、无数次咏叹、无数次自作多情的美丽字眼,当我们拥有它时,总不免出奇地

7、慷慨,_,一旦意识到很快就要挥手作别时,我们才蓦然醒悟:_! 越是失去之后才显出价值的东西越是珍贵的东西 越是珍贵的东西越是在失去之后充分显示出它的价值 犹如一掷千金、挥霍无度的百万富翁 犹如百万富翁一掷千金般地挥霍无度 一个多么凝重而悲凉的时刻降临了 一个多么沉重而悲伤的时刻到来了 A B C D二、阅读题(共40分)(一)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然后做题。(12分)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乌 江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三

8、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第一首是从_角度来评价的。(2分)第二首是从_角度来评价的。(2分)第三首是从_角度来评价的。(2分)()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_(2分)_(2分)_(2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发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学亲。注:分:情分。蔡家亲:即表亲。卢纶与司空曙是表兄弟。()请分别用一个词归纳前四句、后四句所表达的作者心情。(2分) 。 ()“雨中黄叶树”在诗中有两个作用,请简析。(6分) 。(三)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20分)顾宪之字士思,吴郡吴人也。宪之未弱冠,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尚书比部郎,抚军主簿。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征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至于权要请托,长吏贪残,据法直绳,无所阿纵;性又清俭,强力为政;甚得民和。齐高帝即位,除衡阳内史。先是,郡境连岁疾疫,死者太半,棺木尤贵,悉裹以苇席,弃之路傍。宪之下车,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使纪纲营护之。又土俗,

10、山民有病,辄云先人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崇。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时刺史王奂新至,唯衡阳独无讼者,乃叹曰:“顾衡阳之化至矣。若九郡率然,吾将何事!”还为太尉从事中郎。出为东中郎长史、行会稽郡事。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之齐武帝,于余姚立邸,颇纵横。宪之至郡,即表除之。文度后还母葬,郡县争赴吊,宪之不与相闻。文度深衔之,卒不能伤也。比至高祖受禅,宪之风疾渐笃,固求还吴。天监二年,就家授太中大夫,宪之虽累经宰郡,资无担石,及归,还堵,不免饥寒。八年,卒于家,年七十四。注:擿:揭发。 纪纲:仆人(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盗者始伏其辜 伏其辜

11、:供认罪过B、至于权要请托 权要:以权力要挟C、于余姚立邸,颇纵横 纵横:放纵蛮横D、及归,还堵,不负饥寒 还堵:四周土墙(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 无为多言,吾得之矣 B、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乃令解牛,任其所去 C、 若九郡率然,吾将何事 D、 山阳人吕文度,有庞于齐武帝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下列句子加点的“之”所指代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无为多言,吾得之矣(指代判断牛属谁家的方法)B、悉裹以苇席,弃之路傍(指代因病而死的人)C、宪之至郡,即表除之(指吕文度的官职)D、文

12、度深衔之,卒不能伤也(指宪之)(4)全都能表现顾宪之“清俭”的一组是( )(2分)。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使纪纲营护之。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时刺史王奂新至,唯衡阳独无讼者,乃叹曰:“顾衡阳之化至矣。若九郡率然,吾将何事!”文度后还母葬,郡县争赴吊,宪之不与相闻。宪之虽累经宰郡,资无担石,及归,还堵,不免饥寒。A、 B、 C、 D、(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A、顾宪之弱冠之年即任南宋建康令,决冤狱,拒请托,抑贪残,百姓因此心平气和。B、顾宪之在衡阳为官时,一心为民处置瘟疫造成的祸害,并教化民众,使全郡大冶。C、顾宪之志节刚正,治理会稽郡时,抑制权臣在乡里大造官邸,不与其相交往。D、顾宪之虽连任宰郡,却无甚私财,病重还乡之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