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力量与环境沟通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572551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力量与环境沟通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民间力量与环境沟通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民间力量与环境沟通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民间力量与环境沟通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民间力量与环境沟通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间力量与环境沟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力量与环境沟通(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民間力量與環境溝通(傳播),教材撰寫者:李永展/桃園縣政府顧問,2,課程大綱,前言 民間力量民間團體、民間企業及環保志工 民間團體對環境保護的貢獻 民間企業對環境保護的影響及貢獻 環保志工的招募、訓練、獎勵 環境議題之溝通 環保理念之傳播 如何善用民間的力量 結語,3,環境教育是一種教育過程,在此過程中,個人與社會群體了解環境,及組成環境的生物、物理及社會文化因素間的交互作用,並得到必須的知識、技能及價值觀,進而能個別或集體行動,以解決現在及將來的環境問題(UNESCO, 1978)。 環境教育不只是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的最基本工作,環境教育的推動更應促進公私部門的合夥關係。,一、前言,4,

2、環境教育強調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藉由教育過程,使全民獲得保護及改善環境所需的知識、態度、技能及價值觀。 台灣應全力推動環境教育,藉由環教培養國人對環境的正確認知與態度,進而關心環境變遷及生態保育,發揮珍惜能資源、實踐愛物惜福、節能減碳的生活方式,從內心出發,真正落實保護環境的行動。,5,推動環境教育不限於單一學科、單一對象、單一階層或單一活動,因此必須利用所有機會,結合民間團體、民間企業、環保志工及相關部會,透過公私合夥關係共同推動。 本課程主要在探討民間團體、民間企業及環保志工如何參與環境教育,以進行環境溝通與環境傳播。,6,二、民間力量民間團體、民間企業及環保志工,在民主社會中,單靠政府不

3、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也應採納民間及社區力量,也只有民間及社區力量的協助才能發揮監督及改善的功能。 民間團體的活動有助於邁向環境教育目標,因此,民間及社區力量對於環境知識、態度、技能及價值觀的啟發,甚至落實於環保行動上,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7,(一)民間團體,民間團體又稱為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或第三部門。 共同特性包括:非營利的、非政府的、自主的、民間的、公共的、自發的(江明修、陳定銘,2000)、工作具彈性、活潑性強、多樣化、彌補政府正式管道推展之不足(張良鏗,1998)。,8,民間環保團體是以促進環保為目的之非政府組織。 民間環保團體就參與程度與本質而言,因不同宗旨及可動員的人力、物力、

4、財力等差別,存在極大差異,但推廣環保理念都是相似的,主要功能包括:環境意識的喚醒及理念的傳播、促進民眾參與、促進政府落實環教及環保政策、協助企業關心環境並採取環保行動、環保立法與政策推動及污染受害辯護等。,9,政府應如何結合民間力量推動環境教育? 首先,配合環教法的立法,應建立優良正確的環保教材,透過多元管道(機關、學校、社區、部落、媒體等)推動心靈環保、行動環保、科技環保及創意環保;期望不僅減碳、減廢、減災、資源再生,更要提升生活品質,創造適合人居的永續環境。,10,其次,政府應建立橫向聯繫的公開資訊網,公共政策應主動提供學校、社區及民間團體參與規劃協商,推展環教及環保行動,傳遞至各民間團體

5、。 政府也應建置具公信力的資料庫,內容應包括環保知識、環保技能、環保科技及環境教育團體等資訊,以科學證據充分和民眾溝通,化解紛爭,共同落實永續發展理念。,11,政府應編列經費,結合民間團體進行環教培訓工作,推動學校、社區、企業環境教育種子教師及志工,協助公私部門認養社區、部落,落實環保知識、環保技能及環保行動,並與國際接軌。 政府應結合各部會與民間團體,建置環境教育機制,以適人性、適地性、適時性管理合作平台,建立長期夥伴模式。,12,(二)民間企業,企業比其它機構在社會及環境挑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Edelman et al., 2008),這是因為企業掌握了各種能資源,所以企業有義務與責任在

6、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社會公平及環境正義,並履行環境義務,這正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真諦。,13,企業除考量自身的財務運作及經營管理外,也應考量對社會及環境的影響,因為企業必須體認到永續發展的真諦為環境包含社會,社會包含經濟的階層關係。 如果環境生態無法保護,便無法提供創造企業成長的各種能資源,也無法提供滿足社會正義及優質生活的國家建設。,14,企業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個全面的過程,必須要從企業內部員工到客戶消費終端,從技術研發到產品生產,從原料採購到供應商管理等環節都貫徹永續發展理念。 企業應將其發展與公眾利益及環境生態結合在一起

7、,為實踐企業社會人的目標而努力。,15,環保不只是污染防治的技術問題、政策與策略的問題、結構與管理的問題、投資與利益的問題,更是社會責任和企業生存的問題。 環保是企業永續經營中最重要的一環,企業須把環保視為使命,除提升生產力外,必須生產綠色產品來因應綠色消費者;易言之,落實清淨生產、節能減碳及資源再生,是企業永續經營須面臨的重大挑戰。,16,企業採行環保創新技術,不僅可減少對環境的衝擊與危害,更可降低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及形象。 在面對全球暖化及環境變遷的挑戰下,企業提出碳足跡及低碳經濟等永續發展理念,說明了解決環境問題不只是政府責任,也是企業的任務。在政府提出各種環保政策及行動時,企業應有責

8、任感及使命感地採取適當行動來配合。,17,(三)環保志工,民間環保團體要推動環保理念及環境教育,除表面上的系列推廣活動,以及組織動員、課程安排、解說員訓練等相關運作外,背後龐大的人力支援更是不可或缺,這些龐大的力量便是由有興趣參與民眾所志願組成的環保志工。,18,環保志工係指熱心環保、志願參與各項環境工作與活動,而不支領薪資的非專職人員。 志工乃志願服務工作者,是指民眾出於自由意志,非基於個人義務或法律責任,秉誠心以知識、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務效能及增進社會公益所為之各項輔助性服務(志願服務法第三條),19,志願工作是相對於非志願的概念,因此

9、,志工的最大特徵就是其工作意願是出於自由意志,並未受到外力干擾。 志願工作的主要特性為:無酬、自發性、利他性、互助性、互惠性、非專職性、社會福利之增進、及個人自我價值之提昇等(宋世雯,2000;吳美慧等,1995)。,20,在利他的社會價值及道德良心下,每個人有義務協助他人,因此志願服務的特質是:非利己行為、非外力強迫的利他行為、非具階級和歧視態度的行為、社會責任感行為、滿足個人心理需求。 志工從直接提供服務者,擴大至志願組織的管理階層,因此其社會功能包括:開拓創新、改革倡導、價值維護及服務提供(曾華源、郭靜晃,2000)。,21,志工行動是創造與斡旋的力量,可協助建立健康、永續且尊重所有人尊

10、嚴的社會。志工使人們可享受公民的權利,並改善生活;志工也協助解決社會、文化、經濟及環境問題,並透過全球合作,創建一個更人性、更公正的社會。 公私部門應創造對志工友善、讓志工有尊嚴、對志工有組織的環境,並盡力提供與志工活動相關的人員、資訊、設備與經費等的資助。,22,三、民間團體對環境保護的貢獻,作為與政府及企業並存的第三方,民間團體具有主體廣泛、成員多元、獨立運作及相對公正特點。 民間團體應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獨立地位,建立多層次、多管道、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尤其在生產鏈結中,民間團體以第三部門的身份獨立運作,在監督社會責任落實及維護員工權益方面具有明顯作用。,23,民間團體具有資訊網絡多元的優勢

11、,透過及時發佈各種統計資料及調查報告,民間團體可以藉助其在不同領域的影響力,帶動企業社會責任的宣傳,促使此理念深植企業及人心。 民間團體可以加強與傳播媒體合作,充分發揮輿論作用,傳播進步的典範,宣導永續的理念;透過傳播媒體推展環境教育,並鼓勵企業永續經營、承擔社會責任。,24,民間團體透過與國際組織合作,為企業建立溝通平台,從而有助於借鏡國外先進經驗,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民間團體也為政府、企業、社區及學校打造關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合作平台,利用與國際組織的合作關係,邀請國外專家提供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指導,並結合國家發展及風土民情進行探討,加強與本國及跨國企業的溝通、合作、協調及理解。,25,企業尚

12、未形成普遍接受的社會責任標準,因此,在制定社會責任標準時,既要借鏡先進國家的經驗,又要注意結合國內社經發展現況。 扮演監督及協調角色的民間團體可仰賴專業人才,運用資料庫、統計數據及科學流程,推動考核定量化,進而制定企業社會責任標準,並引導企業修訂或導入企業社會責任標準並嚴格實施。,26,民間團體在倡導環保理念、傳播環保資訊、開展環境監督、為環保建言等方面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而環境保護離不開民眾參與,也離不開民間團體的參與。 環保牽涉到公共財(例如空氣)的保護及管理,須靠民間團體協調,包括影響民眾行為、污染監測、參與國際交流等;民間團體也是對民眾進行環教的最重要中介團體。,27,環保團體除致力

13、推廣環保理念外,也舉辦過不少環境教育活動,這一股重要力量,有助於促進國內環境政策的轉型。 要推展環境運動,民眾對環境的認識十分重要,正因為民眾對環境問題未充分瞭解,才更需透過民間力量來推動環境教育,使相關價值理念深入民間,提昇環境意識(蕭新煌等,2003)。,28,由於工業系統產生的污染源,造成環境污染,再加上氣候異常,全球興起環保及節能減碳的浪潮、環保法規日趨嚴格、消費意識日益高漲,對企業永續經營帶來極大壓力。 企業為了要維持競爭優勢並回應環保壓力,開始採取產品、製程及服務技術的改善,期望在環保及節能減碳潮流中贏得先機。,四、民間企業對環境保護的影響及貢獻,29,企業採取重要的第一步,便應從

14、末端處理的污染控制轉為前端處理的污染防治,而不是一味的因應、控制污染的發生。 當較少資源被浪費在污染上,生產效率與效能便可增加,因此,經由環保管理者的優先推動,在更主動的環境管理上,期望污染防治創新科技能在生產作業被充分利用。,30,綠世代的來臨,使企業推動環境管理,使用環保科技,生產對環境友善的產品,並塑造企業新形象。企業若能使用創新環保科技,不但可降低成本,以綠色產品開創新市場區隔,更能增加獲利機會。 企業在面臨環保問題時,不應消極躲避環保壓力,應積極處理環保問題,採取有利於環境的生產技術,長期將有助於企業的永續發展。,31,由於企業社會責任已成為社會共同價值,民間企業如果從源頭落實永續發

15、展及資源有效利用便可大大降低成本,但如果著重在末端處理則勢必增加負擔。 民間企業在訂定經營管理計畫時,必須從長期經濟利益的合理投資及改善,並納入永續發展理念。,32,企業投入環保公益及協助推動環教,不但可提升形象,對於公益支出所獲得的商譽,更是無形的資產。 民間團體需獲得民眾支持,不論在人力物力都應有源源不絕的注入,才可讓團體持續,團體本身亦應努力,才能得到社會肯定與認同。 企業可透過提供各種資源來協助推動環教及環保行動,例如人力、設備及經費等。,33,五、環保志工的招募、訓練、獎勵,環保志工是由一群有愛心、具服務熱忱、肯撥出時間為公益活動付出心力的人士所組成。 隨著環保觀念越來越發達,各種環

16、保志工也正蓬勃發展,協助進行環保工作,宣導正確環保觀念,謀求環境清潔,建構生態永續。,34,為提昇環保志工的服務品質,保障受服務者權益,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應對志工辦理基礎訓練及特殊訓練(志願服務法第九條)。 基礎訓練課程包括:志願服務內涵、服務倫理、自我了解及肯定、服務經驗分享、服務法規認識、志願服務的發展趨勢等;特殊訓練可針對不同主題及專業領域聘請專業師深入教育及培訓。,35,志願服務計畫應包括志願服務人員之召募、訓練、管理、運用、輔導、考核及其服務項目。 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應為志工辦理意外事故保險,必要時並得補助交通、誤餐及特殊保險等經費。志願服務運用單位對於參與服務成績良好之志工,因升學、進修、就業或其他原因需志願服務績效證明者,得發給服務績效證明書。,36,志工服務年資滿一年,服務時數達一百五十小時以上者,得向志願服務運用單位申請認證服務績效及發給志願服務績效證明書。 志工因升學、進修、就業或其他原因需志願服務績效證明者,應檢附志願服務紀錄冊及相關證明文件向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提出申請。,37,運用單位受理申請後,經業務承辦人、志工督導及負責人審查後,於七日內發給績效證明書。 志工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