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控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7572384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5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控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控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控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控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控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控(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 B15 DB 53/T XXXXX2020 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控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2020 - XX - XX 发布2020 - XX - XX 实施 DB53/T XXXXX2020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三七标准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文山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军文、崔秀明、杨玲、赵久霞、张金燕、寸竹、刘源、朱琳、杨生超、张广 辉、范伟、龙光强、赵艳。 DB53/

2、T XXXXX2020 1 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治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控技术有关的术语和定义、诊断、防控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三七立枯病的诊断及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478植物检疫术语 DB53/T 055.2三七种子质量标准 DB53/T 055.3三七种苗质量标准 DB53/T 055.8三七农药使用准则 DB53/T 055.10三七栽培技术规范 DB53/T 055.11三七病虫草鼠

3、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七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 3.2 三七立枯病 三七立枯病俗称干脚病,是由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侵染引发的三七土传病 害。 3.3 科赫氏法则 又称柯赫氏假设,是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和法则。 4诊断 4.1田间诊断 4.1.1发病条件 发病条件如下: a)高温少雨的月份易发; DB53/T XXXXX2020 2 b)发病部位在距表土 3 cm5 cm 的干湿土交界处。 4.1.2病状特征 病原以侵染

4、种苗假茎基部与土壤接触的部位为主,有如下特征: a)主要危害三七种芽及幼苗; b)感病种芽变黑褐色; c)感病三七幼苗,在假茎(叶柄)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条斑; d)随病情发展变暗褐色,最后病部缢缩,幼苗折倒死亡; e)症状及流行特点详情参见附录 A。 4.2室内诊断 4.2.1诊断原则 应遵循科赫氏法则进行。 4.2.2病样材料采集 根据立枯病症状及流行特点,采集典型的病样标本。 4.2.3培养基制备 制成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灭菌后备用。 4.2.4病原菌分离培养 前处理消毒后,在无菌操作台将切成5 mm小块病样接于PDA培养基上,待培养5 d。按以下方法进 行再纯化和形态特征

5、观察: a)将病原菌菌丝接种于 PDA 培养基中; b)在光照 12 小时/天的条件下,22 培养 7 d; c)观察菌丝的颜色、形状及菌核颜色; d)测量成熟菌丝、菌核大小。 4.2.5病原菌形态鉴定 参见附录B进行病原菌形态鉴定。 4.2.6科赫氏法则鉴定病原物 运用科赫氏法则进一步确定病原物: a)无菌基质栽培三七苗,生长 60 d 后备用; b)将镜检后的病原菌菌株接种于健康三七植株,常规水肥管理; c)观察病害发生情况; d)采集接种茎基部发病部位,再次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参照 4.2.4 过程。 5防控 5.1防控原则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控、持续防控、绿色防控”的防控原则。 D

6、B53/T XXXXX2020 3 5.2农业措施 5.2.1种植地选择 应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较好的沙壤土缓坡地,坡度在15 度左右为宜。 5.2.2种子种苗选择 种子符合DB53/T 055.2质量标准,种苗符合DB53/T 055.3质量标准。 5.2.3土壤消毒 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 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或结合整地用杂草进行烧土。 5.2.4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500 倍液浸种15 分钟30 分钟,捞出滤干播种, 或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5.2.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实行轮作,采取三七与小麦、陆稻、荞麦等作物轮作的方式,

7、如无特殊土壤消毒处理措施,轮 作年限 8 年以上; b)及时排灌,防止种植地积水,土壤含水量保持在 20%25%; c)种植棚通风,避免高温、高湿; d)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e)其余栽培措施符合三七栽培技术规范 DB53/T 055.10 的规定。 5.3化学防控 5.3.1用药原则 农药使用应符合DB53/T 055.8的规定,按DB53/T055.11方法进行防控。 5.3.2前期预防 三七幼苗出土后,选用抑菌脲或多菌灵或百菌清或代森锰锌按使用说明书喷(浇)淋根部预防。 5.3.3病害控制 发现发病严重的病株立即拔除,并对病株周围土壤用石灰粉进行消毒。发病程度较轻者,按下列方 法控制病害蔓

8、延: a)选用甲基托布津、腐霉利、多菌灵等其中一种药剂按说明书用法喷(浇)淋根部; b)7d10d 喷(浇)淋 1 次、连续喷(浇)淋 2 次3 次。 A DB53/T XXXXX2020 4 AB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三七立枯病症状及流行特点 A.1三七立枯病症状 根腐病有以下症状,具体病症见图A.1: a)病原以浸染种苗假茎(即复叶柄)基部与土壤接触的部位为主。 b)初期感病部位出现黄褐色针状小点,以后扩展呈水浸状条形病斑,病斑逐渐变为深褐色。 c)表皮出现凹陷,感病部位失水溢缩,地上部逐渐萎蔫,幼苗折倒枯死。七农称之为“干脚症。 d)病原也能危害二年生、三年生三七的根部,多发生于三七

9、出苗期间天干少雨的月份。 e)主要浸染幼苗基部与芽接触的部位(七农俗称“烂芽”)。 f)感病部位多呈菱形或三角形黄褐色病斑,地上部幼苗逐渐发黄枯死。 图 A.1三七立枯病症状 A.2三立枯病流行特点 三立枯病流行特点: a)三七立枯病病原菌是典型的土壤真菌,能在土壤的植物残体及土壤中长期存活; b)病原菌菌丝在患病的残株上和土壤中腐生,又可附着或潜伏于种子、种苗上越冬。成为翌年发 病的初浸染源; c)条件适宜时,菌丝可在土壤中扩展蔓延,反复浸染; d)引种或移栽带菌的种子、种苗是本病传播到无病区的主要途径。而施用混有病残体的堆肥、粪 肥,或在带菌七园种植三七,则是病害逐渐加重的主要原因; e)

10、在七园内,病菌还可借流水、灌溉水、农具和耕作活动传播蔓延; f)三七苗期的气候条件是影响三七立枯病发生的主导因素,播种后如土温较低、出苗缓慢,则增 加病原菌感染机会; g)出苗后半个月之内,幼茎柔嫩,最易遭受病原菌浸染; h)虽然病原菌的发病适宜温度较高,但其发病的温度较广,一般在土温 10 左右即开始活动。 在多雨、土壤湿度大时,极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传播和浸染,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DB53/T XXXXX2020 5 i)三七立枯病是土壤传播为主的病害,因此,它的发生发展受土壤及耕作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 j)在三七重茬地块,可使病菌在土壤内不断积累,发病加重,七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易造成

11、 园内积水,土壤湿度增大,病害则加重。土质黏重、土壤板结、地温下降,使幼苗出土困难、 生长衰弱,立枯病严重; k)深翻和管理精细的七园,植株生长旺盛抗病力强,发病轻; l)缺乏营养及营养失调也是促成三七感病的诱因, 如在缺钾土壤中, 三七立枯病发病率高且比较 重。偏施氮肥有加重病害发生的趋势,而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施用,有利于减轻病 害。 DB53/T XXXXX2020 6 BC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三七立枯病致病菌形态特征 B.1立枯病致病菌形态特征 三七立枯病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侵染引起,病菌隶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 无孢目,丝核菌属。病菌的有性阶段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 。在PDA培养 基上,菌落平展,白色。菌丝生长初期无色,宽2微米3微米,直角分枝,分枝处缢缩,附件有膈。后 期菌丝淡黄色;有的菌丝细胞膨大似桶状,扭结成菌核。菌核卵圆形,深褐色或棕褐色,直径2毫米3 毫米(如图B.1)。 图 B.1三七立枯病致病菌形态特征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