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考试复习课件教材课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571521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灾害考试复习课件教材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气象灾害考试复习课件教材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气象灾害考试复习课件教材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气象灾害考试复习课件教材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气象灾害考试复习课件教材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灾害考试复习课件教材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灾害考试复习课件教材课程(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象灾害,2011年国内10大天气气候事件,1 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 10.55% 11151 2 、西南地区夏秋两季“水贵如油” 9.66% 10205 3 、强降水致多个城市现“海景” 8.68% 9172 4 、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创60年来新低 8.63% 9124 5 、多地刷新高温历史极值 8.61% 9100 6 、雾霾天气频繁,预警不断 8.35% 8829 7 、台风“梅花”路径异常 7.61% 8046 8 、春季我国降水偏少火险等级高 7.05% 7449 9 、太阳活动日益频繁剧烈 6.87% 7256 10 、秋季华西多条江河发生秋汛 5.63% 5954,自1980

2、年至2005年,全世界发生的7000多次自然灾害,造成近200万人死亡和一万多亿美元经济损失,对同期的统计还显示,这些灾害近90%属气象水文灾害,死亡人数的75%和相关经济损失的75%与气象水文灾害有关。,2020/7/9,4,灾害学的基础知识,一、灾害系统的三要素,灾害源-导致灾害发生的自然或社会经济原因。灾害 源可包括多种因素,如泥石流的发生需要当 地山坡,具备风化物的一定堆积数量及一定 的坡度,但直接触发的致灾因素却是大暴雨 或持续阴雨。,灾害载体-在灾害过程中具有破坏作用的事物。如农 作物的病毒病大多是以蚜虫和灰飞虱作为病毒 的载体在吸食叶汁时传播的,具有一定风速的 干热气流是庄稼干热

3、风灾害的载体。,受灾体-灾害中受损害的对象。其又可分为直接受灾体 和间接受灾体,2020/7/9,6,原生灾害、次生灾害、衍生灾害和复合灾害,按照灾害发生的因果关系可将某些灾害区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灾害链中最早发生并起主导作用的称原生灾害; 在灾害发生过程中由原生灾害诱导出的灾害称次生灾害。 而在灾后诱发的一系列灾害称为衍生灾害。 有多种灾害现象同时伴随发生时称为复合灾害。,2020/7/9,7,灾情,灾情指一个地区受灾后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及其社会影响和生态破坏。,度量农业灾情的指标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类:,(1)空间指标。包括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2)时间指标:

4、包括灾害持续时间、成灾时间及连续成 灾时间。,(3)损失指标:包括人口伤亡数、财产损失、生产损失 及灾后损失等。,(4)综合指标:包括灾害强度和灾害等级。,2020/7/9,8,气象灾害的定义,习惯上,人们把气候灾害和天气灾害统称为气象灾害。,是指局地性、短时间的恶劣天气带来的灾害。,天气灾害:,气候灾害:,是指大范围、长时间、持续性的气候异常造成的灾害。,气候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通常指天气、气候异常超过一定程度,给人类和社会经济造成损失的现象或事件。,2020/7/9,9,气象灾害,气象灾害的含义,可以理解为能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损害的气象事件。这种气象事件是大气的某

5、些特殊运动,它们可以形成某些灾害性天气。,沙尘暴三、沙尘天气形成条件,相关研究指出沙尘暴的形成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是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二是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 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说明了局地热力条件的重要性; 四是干旱的气候环境,沙尘暴多发生于北方的春季,而且降雨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沙尘暴是很好的证据。,2020/7/9,11,气象灾害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灾害分析方法,(4)信息系统技术与处理;,(2)相关因子的比较分析;,(3)典型灾例的实地调查分析;,(5)气象

6、灾害危险性分析。,现代气象灾害的特点,现代气象灾害的特点,气象灾害种类多并具有普遍性(发生范围最大) 气象灾害出现的频次高 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气象灾害的危害面最广但影响面差异很大 气象灾害的发生具有季节性,气象灾害持续时间长 气象灾害的发生具有阶段性(群发性) 气象灾害连锁反应显著 气象灾害灾情重 气象灾害经济损失不断增加,死亡人数减少 极端气象灾害增加,现代气象灾害的特点,沙尘暴,3.沙尘暴强度划分为4个等级:1、4级风速6级,500米能见度1000米,称为弱沙尘暴;2、6级风速8级,200米能见度500米,称为中等强度沙尘暴;3、风速9级,50米能见度200米,称为强沙尘暴;4、当其达到最

7、大强度(瞬时最大风速25米/秒,能见度50米,甚至降低到0米时) ,称为特强沙尘暴(或黑风暴,俗称“黑风”)。,气象灾害基本属性,气象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的本质就是自然界部分物质的自然运动并对人类社会造成灾害。,灾害两个基本属性 一是自然属性,灾害基本属性 二是社会属性,气象灾害基本属性,气象灾害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气象灾害自然属性包括致灾和承灾两个方面,气象灾害基本属性,气象灾害基本属性 社会属性,气象灾害社会属性包括致灾和承灾两个方面,致灾:防灾工程与环境治理对气象灾害的抑制和消弱,人为破坏和不科学的社会经济活动对气象灾害的激发促进,承灾:人类及社会经济是受灾对象,危害方式

8、:生命生活、财产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危害,影响成灾程度的社会经济因素:数量、密度、价值、易损性、抗御能力、可恢复性等,霾,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霾发生时的天气条件特点是气团稳定、较干燥。它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影响心里健康。,气象灾害的特点,大范围持久的气象灾害往往是大、中、小各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结果。,如长江流域持续大暴雨的出现,首先是有行星尺度天气系统的相对稳定,这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动态十分重要,若其脊线稳定在20N左右,则可将洋面上的暖湿空气大量输送到长江流域一带,此时,高纬度地区有阻塞高压存在,

9、使大气环流形势比较稳定。中纬度地区有不强的冷空气活动,这一带就有静止锋、切变线、低涡等降水天气尺度系统生成和活动,同时,在这些天气尺度系统中还伴有雷暴、中尺度低压等中、小尺度系统,促使暴雨的形成。如果行星尺度天气系统相对稳定,那么就会有一次次降水及暴雨出现,从而形成这一带持续性暴雨。,气象灾害的特点,我国气象灾害的特点:,一、气象灾害的出现有明显的季节性,二、气象灾害的出现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三、造成气象灾害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多,四、气象灾害的出现有显著的区域性特点,雾-种类,1、辐射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2、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

10、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 3、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4、上坡雾: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绝热冷却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这种潮湿空气必须稳定,山坡坡度必须较小,否则形成对流,雾就难以形成。,雾-种类,5、锋面雾:经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附近。锋前雾是由于锋面上面暖空气云层中的雨滴落入地面冷空气内,经蒸发,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凝结形成;而锋后雾,则由暖湿

11、空气移至原来被暖锋前冷空气占据过的地区,经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形成的。因为锋面附近的雾常跟随着锋面一道移动,军事上就常常利用这种锋面雾来掩护部队,向敌人进行突然袭击。 6、混合雾:兼以上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 7、烟雾:城市中的烟雾是人类的活动所造成的。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雾和霾的区别,雾和霾是两个不同的气象名词。两者在物质构成,水汽含量,外观等方面有具明显差异。 1.雾是由水汽凝结而成,其主要成分是水滴或冰晶;而霾是由悬浮

12、在大气中的细微烟、尘或者盐粒等构成,主要由气溶胶组成。 2.雾和霾中的水分含量也不一样,当相对湿度大于80%时并接近饱和时出现的一般是“雾”,而“霾”的相对湿度一般低于70%。介于之间是2者混合物,但是主要以霾为主。,雾和霾的区别,3.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 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

13、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雾和霾的区别,4.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5.雾有明显日变化特征,而霾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 6.尽管雾天常常出现空气质量下降,但与雾相比,霾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PM2.5,定义: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

14、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健康损害 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PM2.5健康损害,1.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这些颗粒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可在呼吸系统造成沉淀;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 2.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PM2.5健康损害,3.这些颗粒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

15、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4.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灾害防御的基本原则,躲 、让、抗、减、改、疏、控、补、用,9 字 防 灾 原 则,灾害防御的基本原则,躲 - 躲开灾害,例:龙卷风,让 - 避让灾害,例:建设机场、核电站、油库时,尽量让开强 对流天气发生频率高的地方。,灾害防御基本原则,抗 - 抗御灾害,根据灾害的强度采取科学的抗灾 方法。,例:洪水冲破堤岸形成口时,要立即进行抢险堵缺。,减 - 减轻灾害,例:一场超出承载能力的特大暴雨,会造成灾害, 但 是如果事先能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损失。,灾害防御的基本原

16、则,改-改正不足,使其完善。,例:灾害发生前,进行防灾检查,发现隐患, 及时改正。,疏-疏散灾害能量,不让灾能积聚。,例:对洪水治理 - 采取大禹治水方法。,灾害防御的基本原则,补-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这是对灾害发生 后的受灾对象而言。,例:灾害保险、建立救灾基金会,控-尽可能控制灾害的发生。,例:人工影响天气,灾害防御的基本原则,用-利用灾害能源造福人类。,例:暴雨 - 淡水资源 风 - 风力发电,获得洁净能源。 雷电 - 产生高温,矿山进行爆破开采、 烧水,灾害防御的环节和组织系统,整个防灾减灾过程可分为灾前的监测、预报和防御,灾中的抗灾,灾后的救灾和援建等环节,建立监测、预报、防御、抗灾、救灾、援灾等6个子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防灾减灾系统,这样有助于整体减灾效能的充分发挥。,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蓝色: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黄色: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