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治疗教学文案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566372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特色治疗教学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特色治疗教学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医特色治疗教学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医特色治疗教学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医特色治疗教学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特色治疗教学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特色治疗教学文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筑于形 贵于心,印,中医特色治疗,中药封包疗法概述,封包疗法概述: 即在皮损处涂抹外用药物后用敷料和塑料薄膜进行密封包扎,以增加药物对局部皮肤的渗透,延长作用时间,从而起到比单纯涂抹更好的治疗效果。 封包疗法的适应症: 皮损呈粗糙、肥厚、浸润、脱屑及苔藓化的慢性皮肤病。特别适宜于对四肢及掌跖部位皮损的治疗。 封包疗法的禁忌症: 皮损处于急性炎症期,有糜烂、渗出者。皮肤水肿,感觉异常,传染性皮肤病。,中药封包疗法的作用,1,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消除无菌性炎症及水肿,改善无氧代谢功能。把有效的中药活化物质转化为离子状态,通透皮肤,直接渗入病灶,克服血脑屏障,用药集中。对症用药、辩证施治、针

2、对不同的疾病导入不同的中药活化物质。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疗效稳定。,用于患处解除或缓解中风引起的各种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利;颈椎病引起的头晕;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腰酸等。通过运用温通经络、消肿散结、祛湿散寒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2,概念: 塌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湿敷换出。 渍是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 塌渍法是通过湿敷、淋洗、浸泡对患处的物理作用,以及不同药物对患部的药效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适应症: 皮损渗出液较多或脓性分泌物较多的急慢性皮肤炎症及筋骨关节损伤等。 如:丹毒、脱疽、急性湿疹、足癣感染、烧伤、肢端骨髓炎、扭挫伤、筋骨关节劳损等。 禁忌症: 疮疡脓

3、肿迅速扩散者,大疮性皮肤病,表皮剥脱松懈症等。 忌用于皮肤破损处、身体大血管出、局部无知觉处、孕妇的腹部和骶部。,中药塌渍疗法,目的: 中药塌渍治疗是通过中药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辅以红外线灯局部热疗,扩张毛细血管,一方面可以提高药物浓度交换和吸收速度,另一方面增强局部代谢,达到缓解疼痛、促进损伤修复的目的。 作用: 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除湿、补益肝肾。,中药塌渍目的和作用,中医耳穴疗法,耳穴: 是指分布在耳朵耳廓上的穴位。本质上是全身各部位的器官、组织分布在耳廓上的信息点。人体各部位在耳廓上都有特点的信息点,这些信息点与相关部位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按传统的说法称这种信息区为

4、“穴位”。现在的耳穴也叫“耳全息区”。 耳穴的特点: 1.耳穴在耳廓分布表浅:都在皮肤表层,轻轻一碰,就能触及穴位。 2.耳穴信息反映的显性率高:人体内部各器官组织的生理、病理信息,在局部都有反映。 3.耳穴的对应性强:体内器官组织病变,很快就会在耳穴出现反映。 耳穴的优点: 1.耳穴的分布有规律,易学易记易用。 2.穴位敏感度高,疗效好。 3.信息点多,应用面广。 4.耳穴与其他疗法协同作用强,可与其他疗法联合,形成强大合力。 5.刺激手段多。 6.耳穴疗法有“多病同治”的功效。,中医针刀疗法,针刀学: 是研究针刀手术操作和作用机理及其所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继传统针灸学发展起

5、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借针与刀融为一体的特殊器械而得名,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已趋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是中国医学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刀的分类: 平刃针刀、凹刃针刀、斜刃针刀、推割针刀、弯钩针刀、剑形针刀、注射针刀、凿骨金针、拔骨金针、腰间盘转为器,针刀的适应症: 1.慢性软组织损伤。 2.骨质增生。 3.关节微小移位。 4.脊柱相关疾病。 5.骨伤骨病及畸形。 针刀的禁忌症: 1.凡一切有发热症状的患者。 2.一切严重内脏病的发作期。 3.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肌肉坏死者。 4.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开者。 5.施术部位有红肿、灼热或在深部有脓肿者。 6.患者有

6、血友病者。,拔罐的特点:无痛无创,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拔罐的定义: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拔火罐部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医术,儿童同样适用。,中医拔罐疗法,概述,拔火罐时应注意什么? 拔罐时室内须保持20以上的温度。最好在避风向阳处。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 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有肺部基础病的患者,如慢阻肺、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不适用拔火罐。肺部有炎症时,经常会伴随肺泡的损伤或肺部有体液潴留。如果用拔火罐进行治疗,会使胸腔内压力发生急剧变化,导致肺表面肺大泡破裂,从而发生自发性气胸。,中医拔罐疗法,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