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实施版]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7565125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7.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碧桂园·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实施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碧桂园·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实施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碧桂园·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实施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碧桂园·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实施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碧桂园·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实施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碧桂园·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实施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碧桂园·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实施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建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碧桂园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碧桂园建筑工程XX施工方案 XXXX碧桂园项目部目 录一、工程概况21、结构设计概况22、钢筋规格与型号23、钢筋保护层厚度24、钢筋连接方式35、纵向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连接区段长度及接头位置3二、主要施工技术方法41、钢筋翻样与后场加工42、钢筋加工53、钢筋绑扎与连接6三 质量保障措施181、重点检查项目182、验收标准183、成品保护204、质量控制技术措施21五 安全环境保护221、安全文明制度222、安全技术措施223、环保技术措施24一、工程概况1、结构设计概况结构设计概况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抗震设防标准8度设防烈

2、度抗震等级二级抗震构造措施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震基本加速度值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场地类别(二)类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2、钢筋规格与型号钢筋需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及其它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 ,选用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比值不应大于1.3;钢筋最大拉力下的总的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比值不应大于0.85 ,刚才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 ,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 ,刚才应有良好的焊接

3、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钢筋型号统计表(C:HRB400 A:HPB300)构件名称钢筋型号备注柱C 8、C 10、C 12、C 14、C 16、C18、C 20、C 22、C 25、A 8板C8、C 10、C 12、C 14梁C8、C 10、C 12、C 14、C 16、C18、C 20、A 83、钢筋保护层厚度本工程正负零以下与土壤接触的外墙及底板的环境类别为二(b)类 ,其他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二(a)类。正负零以上外露女儿墙及悬挑等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二(b)类 ,卫生间处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二(a)类 ,其他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一类。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从最外边钢筋外皮起计)根据环境类别按照钢筋保

4、护层厚度一览表确定。且基础、底板下筋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采用50mm。本工程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览表(单位mm)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板、壳、墙梁、柱、杆C25C30C25C30一20152520二a25203025二b302540354、钢筋连接方式钢筋连接形式接头形式应用范围连接部位和要求搭接接头机械连接范围以外的钢筋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直螺纹套筒连接直径大于等于16mm;接头位置按16G101设置 ,接头连接为直螺纹 ,端部接头采用正反丝扣套筒连接。接头采用一级接头。施工工艺按照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6注:1、本工程钢筋绑扎均满绑 ,梁柱接头部位、梁交叉处钢筋加密以及钢筋的

5、搭接、锚固长度严格按照图纸混凝土标号、抗震等级及规范要求进行绑扎。5、纵向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连接区段长度及接头位置钢筋接头百分率、连接区段长度及接头位置项目要求接头百分率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采用搭接接头时 ,对于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 ,不大于25% ,当确有必要增大接头百分率时 ,不应大于50%;对于柱及剪力墙边缘构件 ,不应大于50%;2) 当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时 ,不应大于50%。连接区段长度连接区段长度:对于绑扎搭接 ,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对于机械连接 ,不小于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对

6、于焊接 ,不小于 35d及 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接头位置1)基础以外的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 ,上部钢筋在跨中1/3跨长范围内 ,下部钢筋在支座处;2)柱: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区域详见国标图集 16G101-1第 57、58、63页;3)剪力墙墙身及边缘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区域详见国标图集 16G101-1第 70、73页;4)梁、柱、剪力墙暗柱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搭接时 ,搭接范围内箍筋直径不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 0.25倍 ,箍筋间距不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倍 ,且不大于100mm。二、主要施工技术方法1、钢筋翻样与后场加

7、工 钢筋放样及加工项目内容原材料钢筋的品种、规格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在钢筋进场时要核查钢筋生产厂家的备案登记证和出厂合格证 ,并检验其炉号、批号与出厂合格证上的填写是否一致。工程技术部内业技术员对拟进场材料填写“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 ,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进场后工程技术部试验计量员在监理现场工程师的见证下现场取样、送检 ,取样送检合格后方能使用。取样送检合格后 ,试验计量员及时取回送检结果并报告监理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 ,送检合格报告归档技术部资料员。料表制作料表需根据图纸要求注明抗震等级、并结合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搭接要求和锚固等规定填写加工料表

8、 ,加工料表包括钢筋的根数、规格、形状简图、加工尺寸等内容。必须按项目规定下料表格式进行下料。后场加工1、根据工程的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 ,对工程各部位进行详细的钢筋配置 ,配置过程中 ,若发现框架节点、暗柱及连梁节点钢筋过密 ,一定要先放样 ,提前采取措施 ,便于现场的加工制作。2、配筋单必须提前15天提供给技术部 ,在技术总工审核无误并签字后方可进行钢筋加工。3、应综合考虑原材用料 ,按照钢筋原材长度9m 和12m 两种长度适当比例制订下料计划 ,以减少钢筋加工的损耗。4、下料原则: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 ,长短搭配 ,统筹配料;先断长料 ,后断短料 ,减少短头 ,减少损耗半成品标识半成品钢

9、筋要分类码放 ,插标识牌 ,标明钢筋规格、级别、使用部位。2、钢筋加工 工艺操作要点工序操作要点示意图箍筋箍筋末端应有135弯钩 ,弯钩端头应有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接)且不小于75mm的直线长度 ,级钢筋弯钩 ,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级钢筋弯钩 ,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三级钢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拉筋拉筋两端都做弯钩钢筋下料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 ,先断长料后断短料 ,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 ,以节约钢材。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钢筋加工每批钢筋应先预加

10、工 ,经预检合格后批量加工 ,加工成批次的钢筋必须经质检部门验收。半成品堆放制作好的钢筋半成品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制作好的半成品要分门别类堆放在半成品堆场 ,半成品堆放场地要有利于钢筋原材料进场、堆放以及半成品加工、堆放、运输的要求规划。同一楼层钢筋提前制作时 ,先使用的堆放在上面或外面 ,这样便于运输和使用。钢筋代换确需进行钢筋代换时 ,要出具技术核定单征得设计院结构设计人员认可同意后方可执行 ,不得随意进行钢筋代换。3、钢筋绑扎与连接3.1柱筋绑扎(1)柱筋绑扎流程:(2)柱筋绑扎操作要点:工艺操作要点工序操作要点示意图弹柱边线投测柱子尺寸线和20cm模板控制线 ,柱子位置弹线要准确。

11、矫正偏位的纵向柱筋。定位筋为保证柱的截面尺寸、柱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准确 ,在每施工层楼板标高以上1000mm布设一道卡位钢筋 ,在浇筑板砼之前套上卡位钢筋 ,待绑扎柱筋之前取下卡位筋周转使用。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 ,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 ,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上 ,起步箍筋距结构完成面5cm,加密区为嵌固部位1/3,其他楼层的为净高的1/6与500mm取大值.然后立竖向钢筋。竖向钢筋接长位置按图纸及规范要求,连接时设专人负责 ,由专业操作人员连接。划箍筋间距线,绑箍筋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 ,按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箍筋的接头要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要扎牢。

12、绑扎箍筋时 ,钢丝扣要相互成八字型绑扎。柱筋保护层柱筋保护层按设计要求2025mm ,采用塑料卡作为保护层 ,根据不同钢筋直径与厂家直接定做 ,可以保证尺寸完全统一且控制在保护层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塑料卡在外竖筋上 ,间距1000mm ,每个方向至少保证2个以上的塑料卡。3.2 梁筋绑扎(1)梁筋绑扎流程:(2)梁筋绑扎操作要点:工艺操作要点工序操作要点示意图穿梁下铁纵筋先穿主梁的下部纵筋及弯起钢筋 ,并套好箍筋。梁纵向主筋直径大于等于16mm的钢筋均采用直螺纹连接 ,梁的受压钢筋接头位置应在跨中区(跨中1/3处)、受拉钢筋接头应在支座处 ,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在受力钢筋35d区段内(且不小

13、于500mm) ,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 ,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 ,受压区不超过50。放主次梁的架立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 ,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要求。梁筋绑扎绑架立筋 ,再绑主筋 ,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多层钢筋处理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 ,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同梁宽同长钢筋(端头应作防锈处理)。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 ,短钢筋直径规格宜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 ,以保证设计要求。主次梁交接主筋的纵向受力筋在同一高度遇有垫梁、边梁(圈梁)时 ,必须支撑在梁垫或边梁受力钢筋之上 ,主筋两端的搁置长度应保持均匀一致

14、;次梁的受力钢筋应支承在主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上。主梁与次梁的上部钢筋相遇处 ,每边应加密三道箍筋间距为50mm。梁筋垫块采用混凝土垫块作为保护层 ,当梁筋绑好后 ,立即放置垫块于梁纵向受力筋下 ,每根钢筋间距1000mm。主、次梁交接处保护层处理根据施工图纸 ,在主、次梁相交处为能保证次梁面筋保护层厚度 ,须将主梁面筋保护层厚度加大一根次梁面筋直径 ,但因主梁面筋在支座处为通长钢筋 ,且钢筋规格较大 ,实际施工时很难按图示做法将主、次梁节点部位主梁面筋降低 ,致使次梁面筋、板筋偏高 ,混凝土浇筑厚度偏大(约20mm) ,为有效处理主、次梁节点部位施工矛盾 ,提出以下处理意见:将主梁面筋保护层厚度全部按主、次梁相交处梁面钢筋图示做法加大一根次梁面筋直径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 ,统一将主梁面筋保护层厚度在原设计图纸要求基础上再加大30mm。备注3.3板筋绑扎 板绑扎流程:工艺操作要点工序操作要点示意图清理模板、弹线绑扎钢筋前应先修整模板 ,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 ,在平台底板上用墨线将钢筋分布线全部弹出。划间距线按划好的钢筋间距 ,先排放受力主筋 ,然后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同时配合安装固定。待底排钢筋、预埋管件及预埋件就位后交质检员复查 ,在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