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蜜柚一标段土方开挖方案[实施版]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7564676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9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碧桂园·蜜柚一标段土方开挖方案[实施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碧桂园·蜜柚一标段土方开挖方案[实施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碧桂园·蜜柚一标段土方开挖方案[实施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碧桂园·蜜柚一标段土方开挖方案[实施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碧桂园·蜜柚一标段土方开挖方案[实施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碧桂园·蜜柚一标段土方开挖方案[实施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碧桂园·蜜柚一标段土方开挖方案[实施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碧桂园蜜柚工程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碧桂园建筑工程XX施工方案 XXXX碧桂园项目部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工程概况12.2基坑工程概况12.3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3、施工准备53.1人员准备53.2技术准备63.3机械设备和人员准备63.4作业条件64、施工方案74.1挖土原则74.2技术措施74.3施工进出道路的安排84.4土方开挖施工注意事项95、质量标准及安全措施95.1质量标准95.2质量通病防治105.3注意事项106、基坑施工监测117、土方开挖应急预案117.1应急措施117.2应急机构与职责127.3应急资源准备127.4应急流程138、施工质量管理148.1质

2、量管理网络148.2质量保证措施149、安全文明施工159.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159.2安全措施159.3施工机械安全防护169.4临时用电安全措施169.5文明施工措施1626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工程施工招标文件。(3)工程施工图。(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5)规范、规程类: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武汉市深基坑支护工程管理规定国家、湖北省及武汉市其他相关规范、规程及规定。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碧桂

3、园蜜柚一标段工程建设单位:武汉碧桂园塔子湖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中协成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总承包单位: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2基坑工程概况2.2.1 主体建筑本工程由地下车库、1#、2#、商业A、商业B组成。地下车库地下二层建筑面积24896.52 ,建筑高度-8.7 m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6度;1#地上25层 ,建筑面积34774.61 ,建筑高度131.3 m ,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 ,抗震等级3级;2#地上25层 ,建筑面积29696.04 ,建筑高度131.3 m ,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 ,抗震等级3级;商业A地上2层 ,建筑面

4、积1644.12 ,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 ,抗震等级4级;商业B地上2层 ,建筑面积1630.08 ,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 ,抗震等级4级。2.2.2 开挖深度本项目0.00标高为21.9m ,地面标高21.7521.9m ,地下室承台底标高13.2m ,基坑开挖深度约8m左右。拟建建筑物基础为桩基础 ,选用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工艺。2.2.3 周边环境概况拟建场地位于武汉市江岸区健美街与华隆路交汇处 ,用地红线为市区主干道。拟建项目被在建市政道路和现有马路围起。2.3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3.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勘察资料成果 ,拟建场地出露和揭露的地层有:近代人工填土层(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

5、4al)层、上更新统冲积层(Q3al)、冲洪积层(Q3al+pl) ,下伏基岩为志留系坟头组泥岩组成。根据本次勘探成果 ,勘察揭露与基坑支护工程有关的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1-1)杂填土(Qml):杂色 ,湿饱和 ,松散 ,主要表现为生活垃圾混少量碎石及黏性土 ,局部地段为建筑垃圾混少量生活垃圾。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揭露层厚介于3.00m8.50m之间。(1-2)素填土(Qml):褐黄色、灰黄色 ,稍密 ,局部松散 ,主要成份为黏性土 ,局部含少量植物根系。该层土均匀性差 ,属高压缩性土。为新近堆填。该层在拟建场地大部分地段内均有分布。揭露层厚0.505.20m ,层顶深度2.006.90m

6、。(3-1)粉质黏土(Q4al):褐灰色 ,粉质黏土呈饱和、软塑状态为主 ,局部呈流塑状态。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少量有机质 ,无摇振反应 ,切面光滑 ,干强度中等 ,中等韧性。粉土呈稍密状态。含有机质、腐殖物 ,局部夹淤泥质土。属高压缩性土。该层在拟建场地大部分地段内均有分布。揭露层厚0.808.30m ,层顶深度7.1011.10m。(3-2)粉质黏土(Q4al):灰灰褐色 ,以粉质黏土为主 ,局部夹有粉土。粉质黏土呈饱和、可塑状态 ,无摇振反应 ,切面稍光滑 ,干强度中等 ,中等韧性。粉土呈中密状态 ,摇振反应中等 ,无光泽反应 ,干强度低 ,低韧性。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该层在拟建场地大部分

7、地段内均有分布。揭露层厚1.209.80m ,层顶深度5.2012.10m。(3-3)粉质黏土(Q3al):褐黄色 ,湿 ,可塑状态 ,含铁锰氧化物及高岭土。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在拟建场地主要分布于1区。揭露层厚0.703.60m ,层顶深度6.9011.50m。(4-1)粉质黏土(Q3al):褐黄色 ,湿 ,可塑状态 ,含氧化铁 ,铁锰质结核及条带状高岭土。局部夹少量粉土 ,粉砂。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该层在拟建场地主要分布于1区。揭露层厚1.2010.70m ,层顶深度8.0013.20m。(4-2)粉土(Q3al):褐黄灰褐色 ,湿 ,中密 ,夹软塑状薄层黏性土 ,含铁锰氧化物及灰白色高岭

8、土。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该层在拟建场地主要局部分布于1区。揭露层厚1.207.20m ,层顶深度10.4015.80m。(5-1)粉质黏土(Q3al):褐黄色灰褐色 ,饱和。粉质黏土呈软塑可塑状态 ,局部夹流塑状淤泥质土。粉土呈稍密状态。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在拟建场地大部分地段内均有分布。揭露层厚0.708.40m ,层顶深度15.4022.80m。(5-2)粉砂(Q3al):青灰色 ,饱和 ,稍密中密状态。含云母片、长石、石英等矿物 ,局部夹薄层黏土。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在拟建场地局部地段分布。揭露层厚1.104.80m ,层顶深度18.9025.00m。(6)含黏性土砾砂(Q3al):青灰

9、色 ,饱和 ,中密状态。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该层在拟建场地局部地段分布。揭露层厚0.602.40m ,层顶深度23.4027.20m。2.3.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位于长江级阶地与长江级阶地过渡地带 ,基坑影响范围内分布主要有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1)上层滞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1)层填土中 ,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散水、地表水体的渗透补给 ,水量有限 ,水位不稳定。场地施工期间 ,上层滞水是基坑内积水的主要水源 ,必须予以处理。勘察期间测得场地上层滞水静止水位在地面下1.103.80m间 ,相当于绝对标高16.3418.24m。稳定水位埋深1.903.50m ,相当于绝对标高15.5417

10、.14m。(2)孔隙承压水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场地北部的(5-2)层粉细砂及(6)层粉黏性土砾沙 ,水量丰富 ,具承压性 ,与区域地下水有着紧密的联系。(5-2)层粉砂、粉土、粉质黏土互层中赋存过渡型弱孔隙承压水。3、施工准备3.1人员准备按计划调集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 ,做好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做好动员工作:(1)选派有经验的项目经理 ,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选择技术强 ,装备精的专业队伍 ,操作工人做到持证上岗。(2)明确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工期要求 ,确保高速、优质、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3)通过动员 ,达到参加人员明确任务和目标 ,设备配备齐全 ,使工程施工有一个良好开

11、端 ,能按业主的要求按期、优质、安全的完成施工任务。(4)设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并及时做好记录及更改、必须具备有特种作业人员证的的员工执证上岗。3.2技术准备(1)熟悉基坑支护结构图纸 ,工程基础设计图纸 ,用白灰线放线基坑开挖边线 ,了解设计基底标高 ,确定开挖深度。(2)确定降水井的位置 ,做出降水井处明显标志(根据深基坑设计认证意见确定降水井位置)。(3)设置照明设施 ,接入配电柜。(4)场内汽车行走道路平整 ,确定开挖顺序。3.3机械设备和人员准备碧桂园蜜柚一标段工程项目基坑工程开挖面积达12500平方米 ,土方开挖深度为11.2m左右 ,土方量约140000m3。机

12、械设备施展空间较大 ,可安排1.3方反铲6台 ,并配备0.3方反铲4台开挖基坑角撑下土方 ,出土渣车50辆。3.4作业条件(1)现场三通一平完成 ,地上地下障碍物已清除。(2)基槽(坑)开挖的测量放线工作已完成 ,并经验收符合设计要求。(3)开挖现场的地表水已排除 ,采用深井降水降低地下水位 ,要求地下水位降至基底500mm以下。(4)参加施工人员已进行了技术、安全和文明施工的交底。4、施工方案基坑开挖施工应遵循“信息法”施工原则 ,勤监测 ,勤巡视 ,及时反馈信息 ,并根据信息指导施工。本基坑的开挖方案应与地下室基坑工程统一布置协调。本基坑开挖需分层分步开挖:第一步开挖至支护桩设计桩顶 ,进

13、行支护桩桩头清理、坡面喷面(锚)网施工、冠梁及支撑施工 ,待支撑结构达到C20强度后方可第二步开挖;第二步分段机械开挖至板底标高 ,每层开挖深度2.5m;第三步土方开挖为对板底余土及基础承台的开挖 ,采用人工跳挖方式 ,不得采用机械开挖 ,并密切注意基坑的变形情况。4.1挖土原则(1)土方开挖前 ,应完成定位、放线、基准点引测工作 ,否则不得开挖该皮土方。(2)土方开挖应结合施工缝严格施行“分层分段、限时支护”原则 ,将基坑开挖造成的周围设施的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3)土方开挖必须按设计规定的开挖深度分层开挖 ,每区段开挖面长度不宜大于12m。(4)基坑坡顶地面荷载不超过20kPa ,周边

14、严禁超荷堆载。(5)机械进出口通道处 ,应事先在基坑护壁附近局部加固地基 ,减少侧压力。(6)坑底2030cm厚的基土 ,用人工挖除整平 ,并防止坑底土扰动 ,开挖到位后及时施工砼垫层 ,随挖随浇。(7)上层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一定强度后(约48小时)方可开挖下层土方。(8)首层开挖前对变形监测进行一次小结 ,并在第一皮土开挖前完成一次初读数 ,以便实际掌握开挖阶段的变形情况。(9)对与开挖有关的资源进行必要的配备 ,确保工程顺利进行。4.2技术措施4.2.1第一阶段开挖至支护桩设计桩顶(施工挂网喷砼、冠梁、内支撑)基坑土方开挖时 ,结合基坑特点 ,选择合理的开挖顺序及开挖层厚。开挖层厚上应分层

15、剥离选择合理的剥离层厚 ,使主动土压力分段释放 ,这样能预防支护结构因局部应力集中而造成的失稳 ,保证基坑的整体稳定性。在基坑开挖前 ,对场地进行整平 ,范围为基坑顶边界线外1.53.0m以内。挖土分层进行 ,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2.5m ,严禁超挖。每层开始先挖出15m左右长基槽 ,以便为挂网喷砼开出工作面。临时坡道待挖土机退出基坑后 ,在坑顶面挖除 ,其余部分用人工挖土修整。基坑的边壁宜采用小型机具或铁锹进行切削清坡 ,以保证边坡的大致平整。4.2.21第二阶段分段机械开挖至板底标高以上0.5m ,每层开挖深度2.5m(施工挂网喷砼)(1)施工车辆荷载和堆载应满足设计单位提出的限载要求。基坑坡顶上严禁车辆行驶速度过快和急刹车。(2)土方开挖挖至出土口时 ,临时运土坡度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