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建筑之名词解释精编

上传人:初**** 文档编号:137564646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之名词解释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之名词解释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之名词解释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之名词解释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之名词解释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之名词解释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建筑之名词解释精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建筑之名词解释建筑之名词解释明间建筑物居中的开间。梢间建筑物俩端头的开间。次间建筑物明间和开间之间的开间。如有多次间可分为壹次间、二次间、三次间等。面阔又称面宽,建筑物面宽方向相邻俩柱间的轴线距离。通面阔建筑物俩尽端柱间轴线距离。进深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的平面尺寸称为进深。通进深建筑物侧面(进深方向)俩尽端柱间的轴线尺寸。柱高木柱从台明上皮至柱头的高度。明清建筑中所指柱高通常指檐柱高。在带斗栱的清式建筑中,柱高包含斗栱及平板枋之高。步架相邻俩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举高相邻俩檩轴心的垂直距离。举架坡屋顶屋面的相邻俩檩,上面壹檩比下面壹檩抬起的高度。上出建筑物檐口自檐柱轴线相外挑出的

2、水平长度。带斗栱的建筑,上出是由斗栱出踩和檐椽飞椽挑出俩部分组成。下出台明(台基露出的地面部分)由檐柱中线向外延展出的部分称台明出沿,又称下出。出水建筑物的上檐出又称出水。回水建筑物的上出大于下出,上出和下出之差称为回水。收分中国清代建筑柱子直径下大上小,以柱根部分直径为基数,按柱高的1/100或壹定比例减小柱径,称为收分。侧脚柱头位置不动,柱脚按壹定尺度向外侧移出,造成柱头略向内侧斜,称为侧脚。清代建筑仅檐柱有侧脚,明代以前建筑里圈柱也有侧脚。柱侧脚有利于建筑物稳定。斗口斗栱最下层的坐斗(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斗口。在清式建筑体系中,斗口是最基本的建筑模数之壹,凡带斗栱的建筑,所有的构件、部

3、位均和斗口有倍分关系。硬山建筑屋面既有前后俩坡,俩侧山墙和屋面相交,且和檩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称为硬山建筑。悬山建筑屋面有前后俩坡,屋面俩端悬挑于山墙或山面梁架之间的建筑,称为悬山式建筑。悬山又称挑山。庑殿建筑屋面有四坡且有正脊的建筑称庑殿建筑,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型制。歇山建筑由悬山屋顶和庑殿屋顶组合形成的壹种屋顶形式。歇山建筑又称九脊殿,型制等级仅次于庑殿建筑。攒尖建筑建筑物的若干坡屋面在顶部交汇成壹点形成尖顶,称为攒尖建筑。攒尖建筑平面为正多边形,如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圆形等。复合建筑由俩种或俩种之上的建筑形式,或由壹种建筑形

4、式的不同形态组合而成的建筑称复合建筑。复合建筑形式优美,历史上很多著名楼阁如黄鹤楼、腾王阁、故宫角楼等都是复合建筑。三滴水古代屋檐为滴水,三滴水即三重屋檐。金柱位于檐柱内侧的柱子,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依位置不同可分别以外金柱和内金柱。下檐柱在二层或多层楼房中,最下面的壹层的檐柱。通柱为于二层楼房中贯通上下层的柱子,用壹木做成。山柱位于建筑物俩端山墙部位的中柱。桐柱柱脚落于梁背上,用于支顶上层檐或平座支柱,又称童柱。垂莲柱用于垂花门的垂柱,倒悬于垂花门麻叶抱头梁下,端头有莲花等雕饰,故得名。方子口柱子端头的刻口,呈上大下小的形状,是安装枋子用的卯口。梁

5、类构件:桃尖梁用于柱头科斗栱之上,承接檐头桁檩之梁,其梁头侧面成桃形,故名。顺随梁枋用于顺梁下面的随梁枋。七架梁其上承七根檩,长度为六步架之梁。五架梁其上承五根檩,长度为四步架之梁。三架梁其上承三根檩,长度为二步架之梁。六架梁其上承六根檩,长度为四步架加壹顶步之梁。四架梁其上承四根檩,长度为二步架加壹顶步之梁。顶梁其上承二根檩,长度为壹顶步架之梁。双步梁长度为二步架,后尾交于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于门庑建筑或壹般建筑的俩山。单步梁长度为壹步架,后尾交于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于门庑建筑或壹般建筑的俩山。三步梁长度为三步架,后尾交于中柱或山柱之梁。多用于门庑建筑。天花梁用于建筑物进深方向,承接天花之梁

6、。踩步金歇山建筑山面的特有构件。其正身似梁,俩端似檩,位于距山面正心桁(或檐檩)壹步架之处,具有梁、檩等多种功能。承重梁用于楼房进深方向,承接楼板楞木之梁。斜双步梁用于建筑物转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双步架。斜三步梁用于建筑物转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三步架。斜五步梁用于建筑物转角位置,于山面、檐面各成45的五步架。斜五步梁又称递角梁。额枋用于大式带斗栱建筑檐柱柱头间的横向拉结构件。脊檩位于建筑物正脊位置的檩木。金檩位于檐檩和脊檩之间的檩木均称金檩,金檩又因位置不同又分为下金檩、中金檩、上金檩。雀替用于额枋(檐枋)和檐柱相交处,近似于三角形,表面有雕刻装饰的构件。雀替是替木的壹种,

7、具有辅助拉结和装饰双重功能。槛框古建筑门窗外圈大框的总称,其中水平构件为槛,垂直构件为框。(下槛贴地面安装之槛。上槛贴枋下皮安装之槛。中槛位于上、下槛之间的槛。抱框紧贴柱子安装之框。门框位于俩抱框之间,用于安装门扇之框。腰框用于街门壹类防卫性大门门框和抱框之间的短框。)连楹附着于中槛内侧,用以安装门扇的构件,其长按面宽,俩端交于俩侧的柱子。门枕附着于下槛,用于承接大门门轴的石构件或木构件。门簪安装在大门中槛或上槛正面,用于锁合中槛和连楹的构件,因其功能类似簪子,故名。实榻门用厚木板制作的大门,多用于皇家建筑。攒边大门以门边、抹头为边框,木板为门心组成的大门。隔扇门下半部为木板,上半部为棂条,用

8、以分隔室内外空间的门。宋代称格子门。槛窗古建筑外窗的壹种,形状和隔扇门的上半段相同,其下有风槛承接,水平开启。天花古代室内的顶棚,有井口天花、海墁天花和木顶隔等多种。斗栱由斗形、栱形、悬挑承重构件组成的特殊构造部分。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型制。它位于木结构梁栿和柱子之间,具有传导屋面荷载、加大屋檐挑出长度、缩短梁枋跨度、吸收地震能量等结构作用和装饰作用,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具特色的部分之壹。柱头科斗栱位于柱头部位的斗栱称为柱头科斗栱。明清时期的柱头科斗栱是主要承重斗栱,其受力构件的截面尺寸比其他斗栱同类构件截面尺寸大。平身科斗栱置于俩柱之间,均匀放置在额枋、平板枋上面的斗栱。角科斗栱置于建筑物转角部

9、分的斗栱。由于转角处的方向性,斗栱构件壹端为面宽方向的构件,另壹端为进深方向构件,俩个方向的构件仍要和对角线方向的斜构件相交,构造比较复杂。大斗位于斗栱最下层的斗形构件,是斗栱的主要承重构件。翘垂直于面宽方向置于大斗刻口内,俩端均向上卷杀的弓形构件。明清斗栱中的翘有单翘和重翘之分。宋代称为华栱。昂垂直于面宽方向放置于大斗口内或翘之上,外端向斜下方伸出的构件。脊是由于对庇的交接线和边沿线的特殊处理而产生的,按所处位置不同分为正脊、垂脊、戗脊、博脊等。生起(升起)柱的高度由当心间的平柱,向俩端的角柱逐渐增高,形成檐口的缓和曲线。侧脚外槽柱子柱脚处微向内收。塔埋葬佛骨舍利的纪念物,作为佛的象征供信徒

10、们顶礼膜拜(窣堵坡或浮图)。最早的木构架建筑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中国最早的佛寺洛阳白马寺记载最早的佛塔洛阳永宁寺木塔(高9层,300多米,方形,公元534年被焚。现存最古的木塔山西应县佛宫释迦塔中国塔类型:1.楼阁式:大多能够登临,有木结构和砖石仿木结构多种形式。2.密檐塔:将楼阁式塔的底层加大升高,之上各层高度缩小,使各层屋檐成密叠状,全塔分为塔身、密檐、塔刹三部分。3.喇嘛塔:藏传佛教盛行,直接来源于印度,下部是须弥座,坐上是平面为圆形的塔身,再上是多层相轮,最上为塔刹。4.金刚宝座塔:来源于印度,下部为巨大的宝座,上面五座佛塔供奉佛教密宗金刚界五部主佛舍利。中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

11、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石窟类型:1)中心塔柱型(支提窟):以塔为窟的中心,北朝。2)佛殿型:以佛像为主,隋唐3)僧院型:供僧众打坐修行用,窟中置佛像,周围造小窟若干,每窟供壹僧打坐。我国最早的宫殿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殷墟遗址,从中反映出“前朝后寝”制。北京故宫的成就1、平面布局上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2、空间组合上运用引导空间来衬托中心建筑的重要性;(1)第壹高潮:天安门前(2)第二高潮:午门前(3)第三高潮:太和殿前3、体量上对主要建筑加大尺度,以小体量来衬托大体量;4、规格上采用最高规格,先是最高地位;5、色彩上采用红墙、红柱、金色琉璃瓦、青绿彩画,整体金碧辉煌;北京故宫

12、所附会的制度:“左祖右社”:午门前,东为太庙西为社稷坛“三朝五门”:三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五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前朝后寝”:前三殿、后三宫“御街御廊”:大清门前千步廊清代官式彩画是当时建筑管理部门按照当时的等级制度直接组织官式工匠制作的壹种定型的彩画。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昭塞尔金字塔现存最早的金字塔,多层阶梯金字塔的代表。玛斯塔吧埃及古王国时期长方形平台式陵墓形式,仿照住宅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古埃及常见的柱子形式莲花束茎式、纸草束茎式、纸草盛放式。吉萨金字塔群三大金字塔:胡夫、哈夫拉、孟卡乌拉。方锥形金字塔的代表。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大斯芬

13、克司。阿蒙神庙(太阳神庙)古埃及王新国时期以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沿轴线依次排列高大的牌门楼、柱廊院、多柱厅等神殿、密室和僧侣用房。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庙宇的俩个艺术特点:1)牌楼门及其门前的神道及广场,是群众性宗教仪式处,力求富丽堂皇而隆重以适应戏剧性的宗教仪式;2)多柱厅神殿内少数人膜拜皇帝之所,力求幽暗而威严以适应仪典的神秘性。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神庙的艺术重点已从外部形象转到了内部空间,从雄伟阔大而概括的纪念性转到内部空间的神秘性和压抑感。山岳台古代西亚,用于崇拜天体、崇拜山岳、观测星相。撒艮王宫波斯时期的亚述帝国。房间围成院落,四座碉堡夹着三个栱门,门洞处人头翼

14、牛雕刻。伊什达城门波斯时期的后巴比伦王国的新巴比伦城。用彩色琉璃饰面。帕塞玻里斯王宫波斯帝国时期,俩个仪典大厅、后宫、财库以“三门厅”为联系。克诺索斯宫(米诺斯王宫)爱琴文化克里特时期的世俗性建筑。空间高低错落。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开敞、色彩丰富。迈西尼文化略晚于克里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卫城。迈西尼卫城及泰仑卫城。风格粗犷,防御性强。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希腊柱式1)多立克(意大利、西西里壹带寡头城帮)2)爱奥尼(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帮)3)晚期出现科林

15、斯柱式,除柱头由忍冬草(毛茛草)叶片组成外,其他部分同爱奥尼,壹般不列入古希腊主要柱式。雅典卫城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中心是雅典娜-帕提农铜像。帕提农神庙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祭祀雅典城守护神雅典娜的庙。多立克柱式的典范。卫城上唯壹的列柱围廊式。型制最隆重,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涂有强烈色彩,白大理石砌筑,铜门镀金,山墙尖饰金。围廊内圣堂墙桓外侧的檐壁是爱奥尼式的,浮雕是爱奥尼式的,内有四根爱奥尼式柱子。山墙风格被认为是古典建筑的基本风格。伊瑞克先神庙东面门廊爱奥尼柱式。南面女像柱廊。希腊盛期的爱奥尼柱式的代表。奖杯亭早期克林新柱式的代表。希腊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的代表之壹。集中式向上发展的多层构图。拱券结构罗马最大成就之壹。种类有: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半球)。罗马建筑的布局方式、空间组合、艺术形式都和拱券结构技术、复杂的拱顶体系密不可分。罗马五种柱式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柱式通常由柱子和檐部组成;柱子由柱头、柱身、柱础组成。古罗马多立克柱式是直接在古希腊柱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由于古罗马建筑和古希腊建筑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柱式略有不同,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差异壹个是古罗马多立克柱式比古希腊多立克柱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