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2讲染色体畸变与育种讲义浙科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564285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2讲染色体畸变与育种讲义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2讲染色体畸变与育种讲义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2讲染色体畸变与育种讲义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2讲染色体畸变与育种讲义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2讲染色体畸变与育种讲义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2讲染色体畸变与育种讲义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22讲染色体畸变与育种讲义浙科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讲 染色体畸变与育种考试标准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生物变异的来源(1)染色体畸变(2)染色体组(3)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aaaaaa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1)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2)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转基因技术(4)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5)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abaabacb考点一染色体畸变的判断与实验分析1染色体结构变异(连线)2染色体数目变异(1)含义: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2)类型整倍体变异: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非整倍体变异:体细胞中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3)染色体组

2、一般将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特点:这组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但包含了控制该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4)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2)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3)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4)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5

3、)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多倍体()(6)单倍体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2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面的部分基因。(1)下列各项的结果中哪些是由染色体畸变引起的?它们分别属于何类变异?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有哪些?提示与图中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相比可知:染色体片段缺失、染色体片段易位、基因突变、染色体中片段倒位;均为染色体畸变,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为基因突变,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2)中哪类变异没有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提示中的基因突变只是产生了新基因,即改变基因的质,并未改变基因的量,故染色体上基因的数

4、量和排列顺序均未发生改变。3下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据图确定生物的倍性和每个染色体组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提示甲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1条染色体;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2条染色体;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3条染色体;丁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4单倍体一定只含1个染色体组吗?提示单倍体不一定只含1个染色体组,可能含同源染色体,可能含等位基因,也可能可育并产生后代。题组一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分析与判断1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

5、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D解析A项,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乙是两种果蝇,甲、乙杂交产生的F1虽然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是因为来自甲、乙中的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配对,所以F1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B项,根据题图,甲中1号染色体发生倒位形成了乙中的1号染色体。C项,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倒位会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D项,可遗传的变异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和,和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

6、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图a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未发生改变,性状可能没有变化;图b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性状也随之改变;两者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题组二染色体组与生物倍性的判断3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7、答案C解析图a为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b有同源染色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如果图b生物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则图b代表的生物是单倍体,如果图b生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图b代表的生物是三倍体;图c中有同源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该细胞所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图d中只含1个染色体组,一定是单倍体,可能是由雄性配子或雌性配子发育而成的。4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由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B细胞内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能是单倍体C一般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但有的单倍体生物是可育的D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

8、单倍体答案D解析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与该生物配子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含有3个染色体组,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为三倍体,D项错误。题组三染色体畸变的分析与探究5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猩红眼桃色眼三角翅脉的顺序排列(StPDI);同时,这三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我们把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方式称为倒位。仅仅这一倒位的差异便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倒位和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样,属于基因重组B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完全不能发生联会C自然情况下,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D由于倒位没

9、有改变基因的种类,所以发生倒位的果蝇性状不变答案C解析倒位发生在同一条染色体内部,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也可能发生联会;两种果蝇属于两个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倒位虽然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但由于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改变,往往导致果蝇性状改变。6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

10、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答案A解析由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玉米杂交,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可知,玉米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非甜粒对甜粒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组成如图1。在偶然发现的一个杂交组合中,由某一F1植株自交后代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可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能的原因是:这两对相对性状的

11、基因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其F1的基因组成如图2。故A选项较为合理,而B、C、D选项均不能对该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7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大多数单体动物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1)果蝇群体中存在无眼个体,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无眼果蝇个体与纯合野生型个体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无眼野生型F1085F279245据此判断,显性性状为_,理由是_。(2)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可利用正常无眼果蝇与野生型(纯合)单体果蝇交配,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实验步骤:让正常无眼果蝇与野生型(纯合)单体

12、果蝇交配,获得子代;统计子代的_,并记录。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子代中出现_,则说明无眼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若子代全为_,说明无眼基因不位于号染色体上。答案(1)野生型F1全为野生型(F2中野生型无眼为31)(2)性状表现野生型果蝇和无眼果蝇且比例为11野生型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F1全为野生型,F2中野生型无眼约为31,所以野生型是显性性状。(2)要判断无眼基因是否在号染色体上,让正常无眼果蝇与野生型(纯合)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假设控制无眼的基因为b,如果无眼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则亲本为bbBO(BO表示缺失一条染色体),子代中会出现bOBb11,即无眼果蝇和野生型果蝇,且比例为11。如

13、果无眼基因不在号染色体上,则亲本为bbBB,子代全为野生型。8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实验步骤:_;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若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若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若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答案答案一:用该宽叶红花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收集并种植种子,长成植株.子代中宽叶红花宽叶白花11.子代中宽叶红花宽叶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