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六章.ppt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564013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六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六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六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六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六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六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课件第六章.ppt(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政治经济学,君主制象一艘造型优美的小船,它航行顺利,直到某个昏庸的船长使之触礁为止;而民主制则象一个木筏,它永不沉没,但糟糕的是,你的脚总是湿的。 埃姆斯,引 言,市场失灵及其补救措施的相关讨论,是我们对政府产生乐观的看法。国家可以很容易的把所有市场缺陷纠正过来,这种观点与公众对政府运行的普遍不满大相径庭。 运用经济学原理来理解政治决策,该领域被称作“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模型假定,人们把政府看作是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构。 本章首先考察直接民主制,看它如何将公众的偏好变成集体行动。然后,考察不由人们自己而由他们选出的代表做出决策时(代议民主制)出现的复杂情况。,第一节 直接民主

2、制,一致性规则,因为存在免费搭车者问题,共用品的提供不足。如果共用品以有效数量被提供,每个人的境况就会变好。这表明,如果用投票来决定是否提供有效数量的共用品,那么,只要有一个适当的税制为其筹资,全体选民就会达成一致意见。,横轴表示烟花筒的数量。亚当的纳税份额由从O点开始的垂直距离表示。曲线Dar表示亚当所需求的烟花筒数量如何随其纳税份额的在增加而下降。 林达尔模型中的纳税份额与一般需求理论中的市场价格的作用十分相似,纳税份额也被称为“林达尔价格”。 均衡是在一组林达尔价格上实现的,每个人都投票赞同相同的共用品数量(r*),亚当的均衡纳税份额为OS*,夏娃的均衡纳税份额为OS*。,一致性规则,林

3、达尔模型表明,存在着每个人都同意的纳税份额和公用品提供数量。 这种均衡的实现,可以由一个拍卖者来宣布最初的一组纳税份额,亚当和夏娃根据各自的需求曲线以投票方式表明对烟花筒的需求量。如果意见不一致,拍卖者再宣布另一组,一直持续到出现亚当和夏娃一致同意的烟花筒数量为止。 林达尔程序作为提供共用品的一种实用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他假定人们在投票时是诚实的。如果亚当能够猜到夏娃愿意为烟花筒支付的最大费用,亚当就会迫使她支付那么多。当然夏娃也有同样的动机。因此,博弈行为可能使林达尔均衡无法实现。 第二,找到大家都同意的纳税份额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如果有多个当事人,要让每个人都同意,决策成本会很

4、高。 虽然一致性规则确保无人遭受“剥削”,但也往往造成做不出决策的局面。 WTO谈判,多数票规则,由于一致性难以实现,故不要求一致性的投票制度也许是合意的。在多数票规则下,只要有一半以上的投票者赞同某项措施,该措施就获得通过。,有三个选民,他们要在三种导弹提供量A、B、C中做出选择,A表示低,B表示中,C表示高。 假定在A和B之间进行投票选择,B会以2:1获胜。同样,如果在B和C之间投票选择,B会以2:1获胜。因此,根据多数票规则,B获胜中选。并且B中选和投票顺序无关。,多数票规则,多数票决策规则并不总会产生如此明确的结果。,在A和B的选择中,A以2:1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 B以2:1获胜

5、;在C和A的选择中, C以2:1获胜。这是个令人尴尬的投票结果。 虽然每个选民的偏好是前后一致的,但整个社会的偏好却不一致,这种现象被称为“投票悖论”。,多数票规则,最终的结果完全取决于投票的顺序: 如果第一种选择在A和B之间进行,胜者是A,A再与C进行比较,C将成为最终的选择。 另一方面如果第一种选择在B和C之间进行,胜者是B,B再与A进行比较,A将成为最终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投票程序议程的能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议程操纵(Agenda Manipulation)是指为确保某种偏爱的结果得以出现而安排投票顺序的过程。,多数票规则,配对投票能一直进行下去,但没有结果: 在A与B中选择,

6、A获胜;在C与A中选择,C获胜;如果在B与C中选择,B获胜。 这一过程无休止,被称为投票循环。,多数票规则,多数票规则不一定会导致这些问题,其原因在于个人对于不同的导弹采购水平的偏好结构不同。,我们把一个人的偏好中比所有相邻点都高的点,定义为峰(Peak)。 如果一个选民偏离其最中意的结果,不论偏离的方向如何,他的效用都是下降的,那么它就具有单峰偏好。如果他偏离其最中意的结果,其效用先降后升,那么他就具有双峰偏好。 双峰偏好会破坏多数票规则,是导致投票悖论的原因。 如果所有的选民都是单峰偏好,就不会出现投票悖论。,多数票规则,双峰偏好出现的可能性: 有人喜欢要么很大,要么很小,不喜欢中间数量的

7、支出; 在公共提供物品有私人替代品的情况下,多峰偏好可能很容易出现(大、中、小公园支出与乡村私人俱乐部的案例); 如果问题不能按一维顺序进行排序(可供选择的方案不具备相似性),多峰偏好也很可能出现。,多数票规则,现在让我们回到一种简单的情况,各种备选方案具有同一特征,只是在数量上有大有小。人们对每一备选方案进行排序。 中位选民(Median Voter)是指其偏好位于所有选民偏好序列中间的选民,一般选民想要的共用品比中位选民多,一半选民想要的共用品比中位选民少。 中位选民定理表明,只要所有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多数票规则的结果所反映的就是中位选民的偏好。(选民为偶数时,出现两个中位选民票数相同,

8、需要裁定),假定五位选民商定一次聚会的规模,每个人对这次聚会的规模都有一个单峰偏好,因此支出水平越是接近于某个选民的峰点,他就越偏好于该支出水平。所有选民都认为支出从0升到5要比不花钱好;从5升到100会得到四个人的赞同;从100升到150会得到三个人的赞同,但超过150会有三个人抵制。因此,多数票赞同150,而这正是中位选民休伊所偏好的支出水平。,多数票规则,当所有偏好都是单峰偏好时,多数票规则会产生一个稳定的结果,所选出的结果反映的是中位选民的偏好。 由于多峰偏好在许多场合可能很重要,故不能指望多数票规则总能产生一致的公共选择。 即使当多数票规则产生一致决策时,从总效益大于总成本的角度来考

9、虑,这种决策也不一定具有效率。,互投赞成票,多数票规则可能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它无法使人们表达他们对某一方案的偏好程度。某选民在A与B之间勉强赞同A,还是强烈赞同A对投票结果没有影响。 互投赞成票(Logrolling)制度可使人们进行投票交易,从而表达他们对不同方案的偏好程度。 假定某选民对一个方案非常赞同,但其他两人反对,则此选民可通过向反对的两人中的一人提供好处的方法,使其赞成此方案,从而使该方案通过。,对于投票交易,存在争议。支持的理由包括: 投票交易会导致共用品的有效提供,就像商品交易导致私用品的有效提供一样; 这种投票交易在表露偏好强度和建立稳定均衡方面具有潜力。 投票交易所隐含的妥

10、协,是民主制度运行的必要条件。,互投赞成票,每个项目的净收益总额都是正值。因此,如果每个项目都付诸实施,整个社区的境况就会变好。但是,如果每次投票对一个项目进行表决,根据多数票规则三个方案都被否决。 投票交易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假定梅兰妮同意,如果雷特投票同意建医院,他就同意建图书馆。通过交易梅兰妮赚了160(200-40),雷特赚了100(150-50)。因此,他俩拍板成交,医院和图书馆都获得通过。同理梅兰妮也可以和斯卡莱特交易。结果互投赞成票使三个项目都能通过,这正是各方满意的结果。,互投赞成票,反对者认为互投赞成票会使特殊利益集团得到的好处,不足以抵消一般损失,造成大量浪费。,以上三个项目

11、的净收益总额均为负值,因此每个项目都应该被否决。但在互投赞成票的情况下,有些或所有这些项目都可能获得通过。 假定梅兰妮为使雷特投票赞成建医院而支持见图书馆,这笔交易可以做成,因为梅兰妮赚了160,雷特赚了40。两个项目得以通过。同样,雷特和斯卡莱特也可以做投票交易,从而使这两个项目通过。,互投赞成票,再考虑一下梅兰妮和雷特在建医院和图书馆上的投票交易。斯卡莱特在这两个项目上都是赔的。这表明在互投赞成票制度下,大多数人是如何结成联盟,投票赞成有利于自己的项目,而让少数人承担大部分成本。 尽管对于多数人来讲,项目的收益大于成本,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并非如此。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互投赞成票能改进简单多数

12、票规则的结果,但并不必然如此。,阿罗不可能定理,无论是简单多数票规则,还是互投赞成票制度,都不能完全令人满意,那么有没有一些伦理上可以接受的方法,将个人偏好转换为集体偏好而能避开这些问题。 阿罗(K.Arrow)认为,在民主社会里,集体决策规则应该满足下列标准: 1.无论选民的偏好结构是什么样的,他必须能产生一种决策; 2.它必须能对所有可能的结果进行排序; 3.它必须对个人偏好做出反应;(例如每个人都认为A优于B,那么社会的排序必须是A优于B) 4.它必须前后一致;(例如如果A优于B,B优于C,则A必定优于C) 5.社会对A和B的排序只取决于个人对A和B的排序;(不受无关备选方案影响) 6.

13、排除独裁。(社会偏好绝对不能只反映单个人的偏好),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一般说来要找到一个满足所有这些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 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作出一致性决策。,阿罗定理并不是说肯定不可能找到一个一致性决策规则,而只是说社会能否找到这样一个规则是不确定的。比如当社会成员具有相同的偏好时,就没有什么问题。 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实际意义在于,民主制度要正常运行,要求人们的偏好实质上是一致的。强制性公共教育可以确保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越倾向于极权主义的政府,公共教育投资往往越大。 布坎南(J.Buchanan)认为,多数票规则的不一致性有其有力的一面: 多数票规则之

14、所以为自由社会所接受,恰恰是因为他允许在各种备选方案之间来回调整,没有一个方案能达到相对一致的结果。它可保证竞争性备选方案得到试探性的和临时性的采纳、检验,并被不断变化多数人集团所认可的新折中方案所取代。这就是民主选举的过程。,第二节 代议民主制,本章的讨论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即政府实质上是一台巨大的计算机,探得公民的偏好,并运用这种信息产生社会决策。 然而,事实上,政府的事是靠人政治家、法官等来做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必须研究执政者的目标和行为,我们假定政府中的人像其它人一样,企图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当选政治家,现实中,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公民选出代表,代表他们做出决策。在某些假设条件下,中

15、位选民定理有助于解释这些代表如何决定他们的立场。,史密斯和琼斯两个候选人进行选举。假定选民在政治观点上具有单峰偏好。选民投票是为了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候选人则追求选票数量最大化。 在这些条件下,追求选票数量最大化的政治家将采纳中位选民偏好的计划,中位选民的偏好恰好处于偏好分布的中间。 琼斯采取的立场是M,史密斯选择的立场是S。由于所有选民都具有单峰偏好,都想使自身效用最大化,因而每位选民将支持和他意见最接近的人。史密斯将赢得S右边的所有选票,还能赢得S和M之间的部分选票。由于M处于中间,一般选民在M左边,因而琼斯会赢得M左边所有选票和M右边的部分选票,他稳获多数票。史密斯防止失败的唯一办法是向

16、M靠拢。两位候选人尽可能接近中位选民的立场是合算的。,当选政治家,这个模型的两点含义: 从两党都保持接近“中间派意见”的立场来说,两党制趋于稳定; 代议制取代直接全民投票对结果没有任何影响。两者都只是反映出中位选民的偏好。,现实中还需考虑的其他因素: 单维排序。如果所有政治信念无法按单一层次进行排序,中位选民定理就不成立,不同问题上的中位选民是不一样的。另如果选民不是单峰偏好,中位选民定理也不成立。 意识形态。政治家可能并不仅仅是选票最大化者。 个性。选民的决策可能受到政治家个性的影响,并非只取决于问题的不同。 领导地位。政治家可能并非只被动的对选民偏好做出反应,这些偏好可能受到政治家本身的影响。例如一个政治家主要支持穷人,富人就会迁出,选民构成就改变了。 是否投票。极端观点的人也许因为观点对立而不去投票。,公务员,由当选政治家通过的立法,通常是模糊不清的。 一项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法掌握在公务员手里,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回旋的余地和权力很大。,公务员(官僚)受到许多尖刻的批评。麻木不仁、制造了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