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地理 必背知识点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全国通用)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7563588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地理 必背知识点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全国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备战】高考地理 必背知识点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全国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地理 必背知识点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全国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地理 必背知识点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全国通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2013年高考在即,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定义、形成、以及对我国和世界气候的影响供大家学习参考。一、什么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EINino”的音译,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已用来专门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的现象。 拉尼娜为西班牙语“La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用以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以赤道太平洋北纬5 度至南纬5度,西经150度至西经90度区域内的海表面温度平均值连续6个月以上高于或低于正常0.5分别作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怎

2、样形成的 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片东风(称为信风),大洋东侧表层暖的海水被输送到西太平洋,西太平洋水位不断上升,热量也不断积蓄,使得西部海平面通常比东部偏高40厘米,年平均海温西部约为29。 但是,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时,西太平洋暖的海水迅速向东延伸,海温在太平洋西侧下降,东侧上升,形成厄尔尼诺。 相反,当信风持续加强时,赤道太平洋东侧表面暖水被刮走,深层的冷水上翻作为补充,海表温度进一步变冷,就容易形成拉尼娜。 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中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旱。拉尼娜年正好

3、相反。 在厄尔尼诺年的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减少,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拉尼娜年的秋冬季我国降水的分布为北多南少型。 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常常出现暖冬凉夏,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拉尼娜年我国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 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四、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什么影响 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灾害;也使得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造成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严重干旱。厄尔尼诺还常常引起非洲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的干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暖冬以及美国南部冬季潮湿多雨;它与日本及我国东北的夏季低温、日本和我国的降水等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厄尔尼诺常常抑制西太平洋热带风暴生成,但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加。拉尼娜的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但影响程度及威力较厄尔尼诺小。拉尼娜出现时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但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