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控制要求-三通一平分册v2(已调)

上传人:zhuli****0000 文档编号:13756254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控制要求-三通一平分册v2(已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工艺控制要求-三通一平分册v2(已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工艺控制要求-三通一平分册v2(已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工艺控制要求-三通一平分册v2(已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工艺控制要求-三通一平分册v2(已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艺控制要求-三通一平分册v2(已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控制要求-三通一平分册v2(已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 北 省 电 力 公 司质 量 工 艺 标 准 及 控 制 要 点(三 通 一 平 分 册 )二一年九月目 录说 明 .11、地质勘察 .32、场地平整 .43、毛石挡土墙 .54、混凝土挡土墙 .75、片石护坡 .86、护坡植草 .97、护坡格构 .108、排水沟 .119、高边坡治理 .12 1 说 明1、本要求依据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工艺及有关验收规程、通病防治措施以及有关强制性条文要求编制,特别是针对我公司近年来多发、常见的质量工艺问题从施工工艺策划、方案选择、过程控制、缺陷处理等方面制定了针对性的措施。2、本要求突出了以下要求: 质量工艺管控的超前性:强调从上一工序的结果、准备工作的提

2、前、样板及试点的先行等方面,实现施工管理的统筹安排、质量工艺的源头控制。 质量工艺管控的针对性:主要针对我公司在质量工艺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问题制定简要的针对性措施,便于各单位在实际管理中把握重点、有的放矢、确保效果。 质量工艺管控的可追溯性:对重点管控过程强化数码照片管理,确保对工程实体质量的有效管控,明确各方的责任归属,为质量考核打下基础。3、公司在后续的施工招标时,要将本要求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各单位在签订施工及施工分包合同时,要将本要求作为合同附件,签订质量工艺合同。4、公司及各单位要在后续的工程建设管理中,要把本要求制成检查表进行对照逐条检查。公司将把检查结果纳入评价考核,作为

3、工程结算及资信评价的重要依据。5、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应针对要求组织学习培训,结合各项检查 2 发现的质量工艺管理方面的问题对有关控制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上报公司基建部,公司基建部将对本要求进行动态更新。6、本分册编制分工:设计: 张 凯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电话: 15972064031施工: 张 哲 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 电话: 13907131797监理: 曾祥林 湖北环宇监理公司 电话: 15895588302业主: 汪 军 湖北宏源电力工程公司 电话: 13908642648联 系 人:彭开宇 电 话:88566386电子邮件: 3 1、地质勘察工艺标准不良地质条件勘探准确,勘

4、探范围符合要求,后期不出现较大因地质勘探原因引起的设计修改及质量问题。控制要点设计 施工 监理 业主1 地质及岩土勘测旨在评价输变电工程所处场地的稳定性,查明影响工程的不良地质作用,建筑物低端的岩土结构,岩土性质、力学指标及地下水条件等,并结合场地的特点,提出岩土工程评价和建议,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基础资料。2 地质及岩土勘测按照不同阶段的要求,采取定性定量分析,依据的材料内容和定量分析依据的岩土参数和计算模式,必须充分、可靠,并符合有关规定的精度要求。3 有关场地适宜性和地质条件的稳定性,仅作定性评价;岩土体的变形、强度及稳定性应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作出定量分析评价。4 岩土工程分析时,应充

5、分考虑岩土体的不均一性、各向异性及室内试验条件与实际工况的差异,并应预计到岩土性质随时间、环境、施工等因素的改变而产生的变化,正确确定岩土参数的最佳估值。5 地质及岩土勘测同时充分考虑地区经验和同类型工程实践经验。6 当场地整平存在大挖大填时,应分析由于自然条件改变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人工高边坡稳定问题、压实填土、地基均匀性与土层遇水湿陷或软化的可能性。7 对于存在高边坡、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应予以专项勘测并做出针对处置设计。8 地质勘测贯穿于输变电工程整个建设过程,对设计、施工不同阶段的工作予以密切配合。1 按照设计提供初勘报告进行施工。1 查看地质报告,了解基础应挖至持力层。2 根据

6、地质报告,审查施工方案是否针对地质报告中特殊地形采取针对性措施。3 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合理化建议。组织对地勘资料的验收。 4 2、场地平整工艺标准场平回填按照每 300mm 分层夯实、分层碾压措施,换填材料及方式符合设计,场平无明显积水,不均匀沉降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场平标高误差低于 50mm。控制要点设计 施工 监理 业主1 场平施工前现场实测 10 米*10 米方格网,结合场内建构筑物开挖数量,精确计算实际挖填土方量,确定场平标高,误差不大于 50mm。2 设计前结合地质资料对回填土类别、性质进行分析,确定回填土的类别及配合方式、提出机具要求以及密实度要求(一般大于 0.9

7、4) 。3 施工前对回填土类别、级配、密实度等进行设计交底,参与施工技术方案审查,确认最优含水量等参数。4 参加施工前小范围试点的确认工作。5 对淤泥、腐值土、冻土、膨胀土、有机含量大于 5%的耕土的清除情况进行现场确认并拍摄数码照片,对回填料、石块和石料作填料的粒径、级配进行现场确认。6 派出设计工代,配合监理跟踪施工分层碾压、土工试验的情况并拍摄数码照片。7 对建筑物地坪、道路、管线、沟道等局部位置填方的压实效果进行现场跟踪,并确认质量。8 对土方平整发生的质量问题和缺陷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9 参加三通一平完工后的转序验收,按照相关程序及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并要求提供完整的检测报告。1 对于场

8、平碾压每层填筑的高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严格按照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现场实验确定。2 场平施工前应先策划实施小部分区域的场平样板,经设计、业主、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大面积回填施工。3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腐殖物等杂物,抽出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经设计、监理确认方可回填。4 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土,应在基底压实后,经监理确认后方可进行。5 施工单位严格按分层厚度压实,并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密实度试验。6 对填方料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经验收后方可回填,对于含水量较大的填方料必须经翻晒后方可回填施工,对于回填料的级配、粒径要经设计确认。7 土方回填过程中,场

9、内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施工措施,如导流明渠、明沟、抽水泵等。8 场平施工过程应及时跟踪天气变化,如遇雨季、冬季时,土方填方料应采取彩条布覆盖防雨、防冻措施。遇高温季节,应采取洒水等方式提高含水量的措施。9 如遇边坡等机械碾压不到位处,应采取小型夯机夯实的措施。1 监理现场见证方格网实测情况。2 组织设计施工图审查,审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条文要求、详细查看场平施工图、设计说明,明确施工要求等。3 见证确认场平前的场地自然标高以及定位放线。4 审查施工方报送的施工方案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开工前督促施工方认真进行技术交底。5 见证回填材料送样检验,正式回填前要求施工方进行分层回填试验,确定

10、在现有机械等条件下的分层厚度、回填料的含水率以及压实遍数等参数,以便正式回填时能够达到设计压实系数要求。6 检查场平开挖完成后的底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见证分层厚度和压实系数的检测结果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用数码拍照记录。7 对边坡等机械碾压不到位处进行旁站,督促进行检测、确认结果。8 场平完成后组织对整个场地平整的验收签证工作,必要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对场地回填质量进行压实系数抽查和承载力试验检查。1 参加施工图会检,重点审查设计是否满足工程实际,是否符合强条要求等。2 对施工方的人员资格和设备配置情况进行进场审查,不满足工程需要的要求施工方及时调整或终止合同。3 审查施工方案是否符

11、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是否可行。4 督促施工方建立样板区进行试压,检查试压质量。5 抽查填方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6 抽查填土前垃圾、淤泥、腐殖物等的清理情况。7 抽查回填土分层碾压厚度、含水量、压实程度、压实遍数等。8 抽查隐蔽工程记录(含数码照片) 。9 组织质量验收,提出整改意见,并对相关单位进行考核。10 对填方区和挖方区的分界线、边坡等机械碾压不到位处进行监督、记录。 5 3、毛石挡土墙工艺标准挡土墙立面及表面平整,立面勾缝饱满美观,无裂纹,反滤层按规定设置,排水孔设置高度一致,排水口采用 PVC 管,管口长度一致并设置 45鹰嘴,沉降缝和围墙位置和形状一致并在围墙抗风柱正中。控制要点设计 施工 监理 业主1 设计标准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其中:1.1 抗滑移稳定性1.3,1.2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1.6。2 挡土墙墙身材料要求2.1 墙体 粗 料 石 砌 筑 材 料 , 外 形 应 方 正 呈 大 面 体 , 厚度 为 0.200.30m, 宽 度 为 厚 度 的 1 倍 1.5 倍 , 长度 为 厚 度 的 2.5 倍 4 倍 , 表 面 凹 陷 深 度 不 大 于20mm。 用 作 镶 面 的 粗 料 石 , 其 丁 石 长 度 应 比 相 邻顺 石 宽 度 大 0.15m, 修 凿 面 每 0.10m 长 须 有 錾 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