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历史教研活动高三复习讲座讲解材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552073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8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历史教研活动高三复习讲座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南京市历史教研活动高三复习讲座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南京市历史教研活动高三复习讲座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南京市历史教研活动高三复习讲座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南京市历史教研活动高三复习讲座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历史教研活动高三复习讲座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历史教研活动高三复习讲座讲解材料(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历史教研活动 高三复习讲座,高三历史主观题的训练与思考,主讲人:南京师大附中 陶建萍,时 间:2010年4月22日,09届2个文科班,历史高考情况调查,与您分享,共同回顾2009年的“主观题”,回顾反思正方向,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第21题,(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感觉老教材讲过,理解材料 知识迁移能力,第22题,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1920年),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

3、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1950年),(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 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

4、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 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第23题,材料一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5、,材料二 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 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具体原因:乔治三世指使下院剥夺威尔克斯议员资格;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的惨败;国王个人干预造成英国在处理北美问题上的重大失策。 根源:乔治三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材料三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

6、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2)据材料三 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2)使命:扩大选举权;进行议会改革。 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 影响: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第24题,请回答: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该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这一机制对美国有何特殊意义? (2)欧洲经济一体化将

7、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背景:国际金融秩序混乱;二战后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汇率机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意义:美元取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美元充当黄金等价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影响:欧元区(欧盟)已成为与美国实力相当的经济体;欧元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构成强有力的挑战。,第25题A,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

8、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 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

9、”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第25题B,材料一 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一战。),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

10、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促成这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甘地始终是一个谜: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1)变化:从合作到不合作。 因素: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失望。,材料二 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

11、进步。,材料三 甘地还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的象征。,(2)据材料二、三,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2)西方文明诸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英国的侵略使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3 )人们对甘地毁誉不一,为何有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何在?,(3)甘地多次在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时,中止不合作运动并谴责使用暴力的群众。 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材料解析题,材料问答题,纯问答题,主观性试题,材料论述题,纯论述

12、题,纯问答题,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08年江苏历史高考第23题(14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美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

13、?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分),纯问答题,08年江苏历史高考第23题(14分):,(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纯问答题,第24题,请回答: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该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这一机制对美国有何特殊意义? (6分) (2)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2分),09年江苏历史高考第24题(8分):,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

14、决问题的方案。 问题:(8分) (1)“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 (3分) (2)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2分) (3)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 (3分),纯问答题,(08年上海卷),(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受时势的刺激,检讨明朝灭亡的原因。 (3)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或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明君贤相”(或答“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王夫之:主张实学,让富民放手经营工商业。如将三者的主张概括回答也给分。,材料问答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

15、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08年广东卷),(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5分) (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4分),问题:,材料问答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

16、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问题:,(1)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阶级做出了哪些努力?(6分) (2)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代各阶级揣摩了哪些纲领和政策?(4分) (3)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分),(09年广东卷),材料问答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问题:,(1)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哪些人不享有民主权利?(2分) (2) 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