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语文下册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551747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级语文下册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级语文下册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级语文下册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级语文下册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级语文下册5《黄河颂》教案新人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5 黄河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重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热情。(重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中华之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重点)导语设计设计1:(背景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保卫黄河。同学们,黄河被誉为“母亲河”。她滋润了一片黄颜色的肥沃土地,哺育了一个黄皮肤的伟大民族。古往今来,众多的英雄豪杰,无数的文人墨客,来到黄河之边,站在高山之巅,歌唱着黄河,赞叹着黄河。当狼烟四起,抗战爆发之时,诗人向

2、着黄河母亲,唱出豪迈的颂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颂,读一读,品一品,感受黄河的无穷魅力,学习黄河的不朽精神。设计2:(知识导入)同学们,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打开智慧的背囊,搜索一下,你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俗语等。(生答,师小结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祖国大地之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她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孕育了五千年灿烂的古国文化,她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黄河用她坚强的风骨、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 。设计3:(对比导入) 对比播放展现黄河汹涌澎湃,祖国美好江山及日寇侵略祖国,人民惨遭涂炭的画面或影片

3、而引入本文学习。设计4:(激发兴趣)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通过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诗歌兴趣导入文本的学习。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 :首次朗读,初步感知1.自己放声朗读,读后正音。2.聆听名家朗读黄河颂,思考我们要学习黄河的什么精神?学生明确:伟大坚强3.诗人光未然又是在什么情景下创作的这首诗?学生简介背景:光未然写这首诗歌,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的作家、艺术家开始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此为其二。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

4、实的图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目标导学二:再次朗读,研读交流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3.全班齐读诗歌。目标导学三:赏析文本,读后研讨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2. 思考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黄河的?写出黄河什么特点?“色彩、气势、形态、力度”,“雄浑壮阔”“蜿蜒宏大”。3.正是黄河这种雄浑壮阔、蜿蜒宏大的美,激起诗人澎湃

5、的赞颂之情。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赞颂之情,是通过哪个句子抒发出来的?出现了几次?分别赞美了黄河的哪些方面?“颂”“摇篮”“屏障”“精神”。4.试想赞颂黄河三方面的美,在朗读时,读法、感情是不是一样呢?不一样。应分别是“深情”“坚定”“激昂”。5.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6. 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目标导学四:配乐朗读,体味诗情1.教师小结:黄河颂,以它充满斗争性的激昂旋律与黄河般桀骜不驯的血性激励中华儿女与日寇英勇搏击,今天它仍然以其

6、气势磅礴的史诗般的英雄气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2.师配乐朗读朗诵词作示范,各小组自由练习。3.各小组男女生分角色上台配乐朗读表演。4.师生共同评出最好的小组。目标导学五:巩固总结,拓展延伸1.巩固总结: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所以,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2.拓展延申黄河是摇篮,养育了炎黄子孙;黄河是屏障,护卫了神圣国土;黄河是臂膀,激励着中华民族!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象征着我们中华的民族魂!可在我们今天呢?近代以来,黄河屡次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

7、这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的“杰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愈而愈形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请同学们下课后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来保护我们的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学法指导朗读提示: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教学提示朗读时,教师时时提醒学生,出感情才

8、能读好诗歌。朗读技巧的指导不必过多过细,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老师视情况适当的范读。教学提示通过深入理解诗歌,朗读时可以更好地把握感情,再配以音乐的辅助,将学生的感情提升到最高。借助表演和评选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给予适当的刺激和压力,更易达成教学目标的要求。板书设计 黄河颂望-颂-学 雄浑壮阔摇篮伟大坚强屏障精神教学反思可取之处:1. 借助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指“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诗歌,主要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黄河颂唱出黄河的雷霆万钧之势,奔腾咆哮之声,更写出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联系时代特征,读出激昂、雄健、悲壮!再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读出诗歌的韵味。2.借助音乐。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黄河颂音乐壮阔、热情、深切,表现了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学生听后,激情澎湃,情不可遏,在其中激越飞腾,在其中濡染陶冶。 强化了对导语的解析及新闻的语言品味。不足之处: 1.对于诗歌,尤其是现代诗的赏析,在课堂上学生很难主动融入。2.因为时间有限,课堂有些环节引领不够,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