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制冷知识课件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551715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米制冷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纳米制冷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纳米制冷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纳米制冷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纳米制冷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纳米制冷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制冷知识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纳米技术与与材料在制冷领域的应用,关键字: 纳米、制冷、效率,2,纳米技术现状与前景展望1,1.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和生存环境改善及人体健康的保障都将做出更大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将是一个纳米世纪。由于表面纳米技术运用面广、产业化周期短、附加值高,所形成的高新技术和高技术产品、以及对传统产业和产品的改造升级,产业化市场前景极好。,3,纳米技术现状与前景展望2,2. 在纳米功能和结构材料方面,将充分利用纳米材料的异常光学特性、电学特性、磁学特性、力学特性、敏感特性、催化与化学特性等开发高技术新产品,以及对传统材料改性;将重点突破各类纳米功能和结构材

2、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检测技术和表征技术。多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高性能的纳米硬质合金等为化工、建材、轻工、冶金等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机遇。,4,纳米技术现状与前景展望3,3. 预期十五期间,各类纳米材料的产业化可能形成一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将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纳米技术的应用逐渐渗透到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将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6,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纳米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7,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通过在纳米微粒的表面做异性物质及表面修饰可以改变物质表面带电状态、表面结构和粗糙度。例如,导电的金属在超微颗粒时可以变成绝缘体等;通

3、过纳米微粒在多孔基体中的分布状态(连续分布还是孤立分布)来控制量子尺寸效应和渗流效应;通过设计纳米丝、管等的阵列体系(包括有序阵列和无序阵列)来获得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特性。此外,纳米分体还表现出超导电性、介电性能、声学特性以及化学性能等方面的特性。,8,纳米科技与材料应用于制冷领域的最新进展,1纳米粒子能够显著地增大液体的导热系数(如果在水中添加5vol的铜纳米粒子,可以使导热系数增加1.5倍)。 2用纳米粒子对空调器换热器外表面做渗透处理,可催化分解空气中的苯、甲醛等有害物质,而且分解率接近100,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效果。,9,3将纳米微粒添加到制冷系统中运行发现:(1)添加了纳米颗粒的制冷系

4、统蒸发器出口温度降低的速度要明显快于不含纳米介质的制冷系统,且系统达到稳态时的温度要略低;(2)制冷系统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略有降低,吸排气压力的降幅都接近5。由于吸排气压力各自降低的比例接近,所以采用纳米介质的制冷系统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差要小于不含纳米介质的制冷系统,从而降低了压缩机的功耗;(3)添加纳米介质后,可以改善矿物油与氢氟烃制冷剂的互溶性。,10,纳米添加剂,相关研究小组开展了纳米添加剂改善HFC类制冷剂与矿物冷冻油相溶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利用纳米添加剂改善制冷剂和冷冻油的热力学性质、传热特性、流动特性,从而达到优化参数、强化传热、改善油溶性、提高压缩机耐磨性、减少噪音等效

5、果,将是提高制冷空调热泵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的重要创新手段之一。,11,目前,纳米科技与材料在制冷领域的应用正在引起科学界、企业界以及一些政府的高度关注。为解决已有设备的制冷剂置换问题,自2000年以来,美国海洛克国家实验室、IUPAC实验室和英国帝国化学实验室等欧美主要研究机构又相继重新开始了HFC与矿物油相溶性的研究工作。纳米材料和技术是美国国家基金会在暖通空调领域资助的惟一课题领域。同期,ASHRAE(美国采暖、制冷空调工程学会)已经将纳米材料光催化、抗菌以及基于矿物油工艺的HFC工质置换新工艺等相关研究分别作为研究主题内容纳入到其战略研究规划中。在日本,富士通空调事业部开展了纳米材料强化空调器换热器换热性能的研究。在中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地方基金的资助下,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也开展了在纳米科技与材料应用于制冷方面的研究。,12,可以预测,纳米技术与材料在制冷领域的应用,将能改善制冷产品能效、速冻等性能指标,并改进产品的制作工艺、扩展产品使用功能,例如,增加空调器的空气净化功能,冷藏冷冻器具的抗菌功能等,这将给制冷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