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枫桥夜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755115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枫桥夜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枫桥夜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枫桥夜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枫桥夜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枫桥夜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枫桥夜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枫桥夜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枫桥夜泊教材依据: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 3 课古诗两首之二。教材分析: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深秋的夜晚,月亮西沉,寒霜满天,只有孤舟、渔火相伴,点点愁思满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沉重而悠远。感物伤怀,残月、鸟啼、霜天、江枫、渔火、寺影、钟声,与诗人愁苦的心境交织在一起,让人品到的就是那浓浓的寂寞惆怅。在教学的时候,我紧紧抓住诗眼“愁”进行教学,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到诗人出自内心的忧愁。教学目标: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作者对环境的描写,体会诗人思乡、思念亲人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感。 3、

2、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感受古诗意境,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明白诗人为何而愁。教具准备:PPT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认识张继,理解题意。21.师: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这首诗就是枫桥夜泊 。2.出示课件,板书课题,强调“泊”的读音。同学们看看图,你知道“泊”是什么意思吗?(停靠)3.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张继。 (出示张继的图片)张继的诗作并不多,然而他却能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一样名垂千古,由此可见枫桥夜

3、泊的影响是多么深远。4.通过预习,你们还知道哪些跟作者、诗句有关的内容?百度百科张继:http:/ ,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二、初读,读准诗句,读通读顺。1.下面请同学们听一下老师的朗读。 (教师范读诗句)2.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想读一读吗?请大家自由练读这首诗,这首诗里面有几个生字,老师都把它们注上音了,你们在读的时候可以借助这些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 (出示带拼音的古诗)3、学生自由练读。4、指名 23 人读。齐读。【设计意图】通过听老师的激情诵读,让学生对本诗的感情基3调有个初步的感受。初读诗句时我只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这样注重学习目标的梯度。三、再读,读懂诗句,读出韵味。1.听了同学

4、们的朗读,老师也跃跃欲试,能让老师读一下吗?(师范读全诗,同时出示不带注音的古诗)2.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想跟老师读得一样吗?我们在读诗的时候,一定要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所以我们可以像老师一样来读,里面有停顿。我们也还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 “乌”是第几声?“天”是第几声?“落”是第几声?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读:月落乌啼霜满天3.同学们,请大家在书上为每个字标上调号,然后根据老师的提示,并模仿老师的读法来练读这首诗。4.学生练读。5.指名读 23 人。 (出示带节奏的诗句)6.刚才,我们这样读只是把诗的平仄读出来了,其实要想真正地读好这首诗

5、,还必须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先来看诗的题目,只有四个字,看看这四个字写了几样东西?(枫树、桥、江、船、人) (同时出示不带节奏的诗句)7.同学们真厉害!居然从四个字中就读懂了这么多内容,诗句共有 28 个字,你们一定能从里面读出更多的东西!请同学们细细地品读这 28 个字,你能把哪些地方读懂,还有哪里不懂?如果有读不懂的地方你可以先做上记号,等会儿同桌可以互相交流一下。8.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9.同桌交流,汇报自学情况。4在学生说完字词的意思后,问:“好的,你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你能读好这个词吗?”学生读时,教师稍微作指导,力求做到读懂词语、读出韵味。 (教师重点理解“对”的意思,讲解“

6、愁”的造字特点。 ) (指导读好“月落” 、 “霜满天” 、 “对愁眠” 、 “夜半钟声到客船” )10.你能根据刚才的理解和老师的指导读好这首诗吗?(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充分读书,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初步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初步体会诗人的“愁” 。四、三读,读出愁思,读懂作者。1.古诗和画都是紧密联系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边读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吗?(出示课文插图)2.我们先从第一句开始:月落乌啼霜满天。开始想像,你想到什么了?3.讲讲第二句,诗人睡觉时的情景。4.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你想到了什么?5.听了同学们的描述,老师的眼前

7、真的浮现了一幅画:深秋的夜晚,月亮西沉,寒霜满天,诗人张继孤身在外,只有小船、渔火相伴,愁思满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沉重而悠远,使诗人张继感到非常惆怅。6.在这幅画里,哪些景物是诗人看到?(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7.看到残月、秋霜,你的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孤单、忧愁)对!诗人也有这样的感受,他一样孤单,一样忧愁。5让我们一起读这首诗,读出诗人的那份凄凉。 (出示诗句,学生齐读)8.眼睛看到的景物让诗人感到凄凉、孤单,然而此时诗人有听到了让他感到忧愁的声音。他听到了什么声音?(乌啼、钟声)A.你们喜欢听乌鸦啼叫吗?为什么?(凄凉)张继也不喜欢

8、听,因为这会让他更感觉孤单、凄凉。B.(播放钟声)听,这就是半夜从寒山寺传来的沉重而又悠远的钟声,诗人喜欢听吗?他为什么不喜欢听呢?(更忧愁)9.你能用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忧愁吗?(齐读)10.你知道诗人真正忧愁的原因吗?(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张继落榜的小故事。 )(张继和好友一起进京赶考,结果同窗好友一个个榜上有名,张继 却名落孙山。落榜后, 张继非常失望,他一个人独自来到苏州,想借 苏州的美景,排解心中的烦闷,可看着眼前的美景,他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的落寞,不但没有解去心中的烦闷,反而新增了许多忧愁,正是借景消愁愁更愁啊!) 附:落榜的张继与枫桥夜泊古代名人故事:http:/

9、,我们一起读,读出他的忧愁。11.指名读。你能读得再愁一点吗?再读。12.你想更深层次地了解张继,了解枫桥夜泊吗?请查看“百度百科 ”枫桥夜泊:http:/ 、6“乌啼” 、 “寒霜” 、 “钟声”等意象表现出来的深深的“愁” 。结合诗文,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漂泊在外、四处奔波的寂寞之愁、思乡之愁,然后,介绍作者,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愁、人生求索的愁。五、拓展,举一反三,增加积累。1.其实,古人有很多情况下都是在忧愁的时候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名篇,老师这里有两首诗。大家读一读,从字里行间能不能读懂诗人的愁思。2.出示秋浦歌 、 宿建德江 。百度百科秋浦歌:http:/ 、李煜虞

10、美人 ,领悟两位诗人不同的愁情。72.以枫桥夜泊为题材创作书法作品。板书设计:枫桥夜泊愁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教学古诗总是侧重于诗句的疏解,思想的分析,较少涉及诗歌意境的感悟,认为意境感悟对小学生而言是比较艰深的。因而,意境感受一度在诗歌教学中缺席。如何引导学生那颗幼小的心灵深入到那优美而又深邃的诗歌意境中去呢?我以为朗读就是一道通向诗意的桥梁。如何才能读好诗句呢?我在设计教案的时候采用了三个层次的朗读。初读,读准诗句,读通读顺;再读,读懂诗句,读出韵味;三读,读出愁思,读懂作者。通过反复诵读诗句,理解诗句内容,走进诗歌画面,体会诗人情感。另外,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主要元素,体悟诗意绝对不能回避意象。意象就是饱含着诗人思想情感色彩的形象,透过这些形象营造的情境进入诗人的心灵世界,就是由“象”而得“意”的过程,这一切必须借助想象。想象是学生与诗人、与文本对话的桥梁。如在品味愁思时,让学生对景物进行扩展,然后切己体察,从而感悟诗人的情感:有的从“江枫”生发,扩展为隐隐约约的江枫,像妖魔鬼怪似的江枫,从中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忧愁;有的从“霜满天”入手,扩展为寒冷的霜,弥漫江天的霜,想到诗人冷得发抖,想到诗人心冷,从中悟到诗人的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