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543803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1 学习压力过大的心理辅导案例介绍案例中的女孩就读的是某市最好的中学,她在初中曾是父母及老师心中的骄傲,升入中学后在强手如林的年级考试中,依然能保持年级前四十名的成绩,但这么优秀的成绩却带给她极大的压力,她害怕被别人追上,放弃了许多娱乐时间,一心扑在学习上,但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成绩,导致过于紧张,睡眠不好,心跳过快,这样让她又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出问题,她想,自己才高一就如此,那到高三还了得,因此她向心理老师求助。案例分析她在向老师求助时,话题一直围绕“如何能睡好觉,学习很辛苦而成绩却不如意,怎么排解?”展开,心理老师在与她交谈第一次,教给她一些放松的技巧,并试让回答三个问题作为家庭作业:1你

2、学习的目标是什么?2你学习的动力是什么?3你如何看待成绩?女孩第二次咨询时,她带来了答案:1考大学2考大学,赶上比她好的同学3成绩考得好,怕落后,被人赶上;成绩考得差,就恐惧、灰心。心理老师在每个回答的后面画上为什么,女孩子很茫然,考大学是她读书的终极目标,她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看来,她的情绪现状及学习现状已形成一种自动化的思考,心理老师分析后,觉得这女孩思考问题已偏离合理性,通常没有充分理由就往坏处想,而且非常极端,非好即坏,针对她这种心态,心理老师进行分析后,与女孩重新探讨了如何确定适合的学习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引导她对自己学习动力中非理性的说法进行自我辩驳,让她意识到学习实质

3、是种成长,也是种乐趣,要学会正确看待成绩,并树立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心理期待。经过心理老师的几次辅导,女孩逐惭意识到自己从初中升中学后,在学习方法及学习信念上都存在问题,对学习成绩过分关注及对成绩不合理的信念,给她带来越来越紧张的心态,导致学习活动成了负重的竞赛,因此才越走越累,她在对学习生活的描述中,会存在许多不合理的负面语言,这些负面的情绪累积,就严重影响了她学习的愉悦感,心理老师在辅导她的过程中,由浅至深地剖析她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有效的建议,女孩也极力配合老师的辅导,最终走出心理阴霾。这个案例之所以有不错的效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理老师能准确定位,正确地剖析这个女孩学业压力过大的原因,

4、并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思维不合理之处,让她学会正确地看待成绩及名次,她采用的理性情绪疗法及“放松训练”让学生缓解了学业压力,在后期的辅导中,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学生对考试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够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附“放松训练”法“放松训练”是指通过循序交替收缩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细心体验个人肌肉的松紧程度,最终达到缓解个体紧张和焦虑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实践证明,放松训练对于治疗失眠、头痛和考虑焦虑有显著效果。在做放松训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放松训练前的准备工作。最好能寻找一处安静的场所(以单人房间为宜)配置一把舒适的

5、椅子(以单人沙发为宜)。若这些物质条件不具备,利用自己的卧室和床也可以,放松前要松开紧身衣服和妨碍练习的饰物等,减少外界的刺激。2形成一种舒适的姿势。使身体形成一种舒适姿势的基本要求是减少肌肉的支撑力。轻松地坐在一张单人沙发里,双臂和手平放在沙发扶手之上,双腿自然前伸,头与上身轻轻靠在沙发后背上。按一定的顺序交替收缩与放松身体各部分的肌肉群,比如从头部到脚趾,逐个部位进行“收缩放松再收缩现放松”的练习。3合理安排时间。最好是每天早、晚各次,每次1530分钟。务必做到持之以恒,坚持训练。“放松训练”非常强调持之以恒,有的人做了几次,感觉没有效果就放弃了,其实,只有坚持不断地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6、。案例2 学习动机过强的心理辅导案例介绍这个案例中的女孩,在初中拥有非常傲人的成绩,所有人都说她考上重点中学没有任何何问题,但事实上,她中考并没有考好,勉强过了某所重点中学的分数线,她觉得那只是一次失误,高一期中考试,考了班上十多名,觉得自己应该能考得更好些,所以更加倍努力去学习,谁想到,期末考试竟然比上一次还下跌了好几名,面对越考越差的成绩,她油然而生一份深深的挫败感,学习的自信心都没有了,觉得自己脑子太笨了,不是学习的料,期中考试后的加班加点换来的结果这样,她真的无法接受,感觉自己整天精神恍惚,都快要崩溃了。案例分析第一次心理咨询时,心理老师任其宣泄,没给她任何建议。谈话结束后,心理老师找

7、孩子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对这女孩印象非常好,说她很用功,好强,有服不服输的劲儿,只是个性非常执著,也很情绪化,会因考试没考好当场落泪。心理老师调查分析断定,这女孩子表现出过强的学习动机,并由此产生较严重的情绪障碍,其根源在于女孩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模式,在以后的辅导中,心理老师着重要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在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的过程中,改变她的认知模式,让她那过强的学习动机回归理性。第二次辅导中,心理老师采取辩论的方式让女孩懂得,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获得好成绩的,因为成功需要的因素很多,努力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在这个案例中,第一次咨询时,心理老师并没有做过多的引导,因为女孩

8、需要一个情绪释放的过程,心理老师可以通过关注、倾听与探问来获得辅导所需要的信息,在第二次辅导中,心理老师掌握主动权,采取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澄清不合理信念,对自己现状有清楚的认知,使失衡的心理状态调整过来。适当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而过强或不足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的却会是负面影响了,学习动机过强的学生,他们表现主要是过于勤奋、好胜心强、害怕失败、情绪波动、心理脆弱;而学习动机不足的学生,则表现为学习懒惰、容易分心、注意力差、对学习冷漠厌倦、依赖心强。案例3 学校适应不良的心理辅导案例介绍这个案例中的女孩叫小欣,她是以优异成绩从外地考入重点中学的,在入学的欣喜还没来得急消退时,她掉入“新生

9、适应不良”的沼泽中难以自拔,她告诉心理老师,她在学业、生活、交友,方方面面的不适应,吃不习惯学校伙食,听不懂老师的语言语,学校寝室又挤又吵,学校各种活动也无法参加,她拚命学习,但成绩还是上不去。案例分析像小欣这样,具有“新生适应不良”的孩子在入学后,常会产生迷茫、困惑、苦闷等情绪障碍,他们原来的心理平衡状态已彻底打破了,而新的平衡点没有建立,他们需要在老师及家长的引导下,打破以前那种一直很优秀的错误认知,学会自我调整及重新定位,只有领悟这点,她才能有决心与勇气走出自卑的泥沼,自信快乐起来。心理老师第一次辅导小欣时,只是让小欣尽情宣泄出自己不良情绪,并给予无条件的心理关注与尊重,这种宣泄可让小欣

10、获得轻松感,并在交流中让小欣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通过内心暴露,找到问题的症结。随后的辅导中,心理老师运用尊重、理解、同感的辅导技艺,让小欣感受到与心理老师之间是平等的,拉近两人的心理距离,再引导她确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当前的困难,为她自我反省奠定了基础。为了激励小欣从当前困境中走出来,心理老师还与小欣探讨了应该怎样辩证地看待目前的挫折,引导小欣对现状有正确的认知,心理老师与她一起分析她目前需要解决的各方面问题,帮她理清学习及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并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措施与计划,除此外,还常鼓励她抽出时间主动去接触别人,有意识地参加一些群体活动,逐渐融入新的集体中去。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两个月后的小欣不再

11、迷茫与孤独,她走出自卑的泥沼,想方设法改进学习方法,主动向同学与老师寻求帮助,将与同学的差距当成学习动力,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案例4 早恋心理辅导案例介绍婷是清秀的高三生,男友向他提出分手,她很伤心,她不相信男友分手的理由,想找男友问个明白,高考的临近又让她很着急,她觉得,这件事弄不清楚,就跟本无法安心学习。她向心理咨询师倾述时,充满痛苦,但她的痛苦仅仅是想弄清分手原因吗?从对话中,咨询师知道,婷找了男友几回,但都因面对男友而感情失控,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心理老师明确,婷到底要不要去找男友问清楚并不重要,但是要帮婷弄清楚,自己是否应该找男友问清楚。案例分析在咨询过程中,心理老师用了质疑、角色扮演

12、的咨询技巧帮助她意识到自己再次找男友,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问题变得更糟。心理老师又找到婷的班主任,了解到婷从小生活在暴力家庭,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家庭不和睦让她感觉每天生活在担心、害怕、毫无安全感的世界中,这给她的心理造成极大的阴影。也正因为如此,婷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严重的创伤,孤独的心需要温暖,男友的出现是雪中送炭,这才是婷留恋男友的最主要的原因。心理老师在接下来的咨询,就是要让婷认识到,她对男友的感情并不出于爱,而只是因为他填补了她的感情空白。为了让婷更清醒地认识到男友,心理老师让婷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客观地评价男友,评价后,婷意识到,男友并不像她想像中的那般完美,纵然如此,婷依然处于一种挣

13、扎中,她一时还是无法忘怀男友。内心有两个“我”在互换,一个要摆脱,一个却依恋。另外,心理老师还给婷一些建议:清理掉与他有关的所有物品,以免引起对他的回忆;再就是将他的缺点纸大声朗读,如果一下子想到他,马上转移注意力。婷接受心理老师的建议,过了一个月,婷来高兴地告诉心理老师,她已完全走出这份感情的困惑与苦痛了。在这个案例中,心理老师能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内容,并帮助学生人迷茫中走出来。在辅导进程不仅停留在问题表面,更注意挖掘更深层的原因,让沉迷在失恋痛苦中的婷,看清自己情感需求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其实,学生早恋,并非如洪水猛兽般不可制止,家长或老师要着重去了解分析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原因,指责是没有

14、一点效果的,只有倾听,才能捕捉重要的信息,找到事情的突破口。现阶段,中学生早恋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按书中的观点,“早恋”的说法是错误的,充其量只能算是“青春恋”实质上指生理或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异性迷恋的现象。在处理青春恋问题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切忌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因为当恋爱中青少年,出现干扰恋爱双方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更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要尊重学生,我们应当承认青春恋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人是有情感的,青春期的感情萌动是成长发育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异性相吸”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人也不例外。我们

15、老师与家长,应该明确告诉学生,让她知道老师是理解他们行为的,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有助于以后坦诚交流与有效沟通。 对中学生进行必要的性教育,避免产生严重的后果。案例5针对牛犊恋的心理辅导案例介绍案例中的女孩子叫小敏,她刚转学过来,表面看上去是有外语考试焦虑症,因为,每次外语考试,拿到试卷,就紧张,感到自己与试卷间隔了层浊气,无法看清试卷内容,有次,别人都做了一面了,她却连一行都未看完但在交谈中,心理老师发现,只要谈到她原来的英语老师,她的就特别激动,甚至情绪失控。心理辅导老师第一次只好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结束咨询。第二次,为了让辅导更快进入主题,辅导老师直接从小敏原来的英语老师谈起,小敏告诉心

16、理老师,她在认识英语老师前,曾因身体不好休学一段日子,再回学校有些不适应,有许多话无处倾述,只能倾述于日记随笔中,班主任(也就是英语老师)对她关怀有加,时常鼓励她,让她很感动,觉得班主任是世上最好的人,许多内心想法都写在随笔本上。有一天,她的随笔无意掉到地上,被班主任拾到了,并随手翻了翻,小敏害怕老师知道她的心里感受,从此后,再也不敢抬头看老师,就算老师有时无意走到她的身边,她就会感到身子发抖,老师给她说话,她头脑一片空白,什么也听不进去这种情况发展到她不得不为此转学,但情况依然没的改观。交谈深了,心理老师知道,小敏的英语老师高大帅气,年轻有为,有风度、有修养、有气质,小敏与班主任朝夕相处中,被老师的知识、才华、品格、教学魅力所崇拜和爱慕,产生了暗恋情怀,这份感情,让小敏感到苦痛与焦虑,因为这份情感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