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说课讲解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543779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说课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说课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说课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说课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说课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说课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说课讲解(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 以世界史为例,湖州市菱湖中学 徐豪杰,1.(浙江2011.38题)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2.(浙江2012.13题)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2、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晋国是姬姓封国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 B C D,3.(2013浙江T14题)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禅让制 分封制 世官制 宗法制 A BCD,核心概念,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404页中的定义:“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比如从白雪、白马、白纸等事物里抽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得出白的概念。”,历史概念 “在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史实本质性的认

3、识”。 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一、什么是历史核心概念,二、为什么要解读历史核心概念?,第一个原因:高考需要,浙江高考常青树: 分封制、宗法制、君主专制制度、工业革命、海禁、光荣革命、世界大战、1787年宪法、重农抑商、三权分立、内阁、新文化运动、道家思想、民族工业、心学、戊戌变法等,高考是指挥棒!,第二个原因:教学中的不足,1、核心概念在教材中没有解释和解读。 比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中,可以说“君主立宪制”是本课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但纵观本课的正文和知识链接,或者是本专题的导语,都没有对这一核心概念进行阐述。,2、核心概念在教材中有解读,但不到位。 比如罗马人的法律一课中,

4、教材对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等稍有解读,比如对公民法的解读是“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显然,这样的解读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既然有公民法和万民法之分,为什么还要有习惯法和成文法之说?它们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不同?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的?,3、教师对核心概念认识不清。 当教学中遇到学生难懂的概念时,很多教师通常仅用直接下定义的方式一带而过,或仅从一节课一个方面解释了事。这种做法是很多教师将概念的意义看成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的无意识表现,概念成了只需要教师灌输而学生就能掌握的东西,成了只有一个固定

5、不变的、单面意义的僵化知识。,4、教师重理论分析,轻概念解读。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或将教学引向一些自认为“正确”的理论、观点或结论,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说明在中国走不通”等,但由于学生掌握的学科理论概念太少,根本无法对这些观点是否正确进行独立的反思,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分析和所有结论。这使原理和理论教学徒有其表。,三、怎样解读历史核心概念?,1、筛选和整理核心概念,筛选依据: 教学目标(最主要) 高考高频考点 学生疑难点 专题、课、目的核心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了解凡尔赛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不稳定性”,巴黎和会、十四点原则、凡尔赛和约、埋

6、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委任统治”等,2014年9月28日,湖州市历史学科基地“教材疑难问题和核心概念解读”专项研讨会在菱湖中学召开。,工作组 主编:魏钧 审核:郑芳 编者:周玲花、吴磊、潘琴芳、 刘丽琴、 杨敏华、董星、孙雯、陈林、陈峰、徐豪杰,必修一核心概念,专题一:“大同”、“小康”、分封制、宗法制、大一统、郡县制、司隶校尉、三省六部制、九品中正制、行省制度、内阁制、改土归流 专题二:半殖民地半封建、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门户开放、“海防”与“塞防”之争黄海海战、扶清灭洋、“攘外必先安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共七大 专题三:清末新政与预备立

7、宪、辛亥革命、民主革命、国民革命、“左”倾右倾、近代中共军队的演变 专题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革命委员会、依法治国、一国两制 专题五: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背景之国际关系变化(美中苏)、中美关系正常化背景之台湾问题、新的时代主题、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专题六:城邦、公民、雅典被称为“卓尔不群”的原因、解负令、公民大会、苏格拉底之死、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的关联、罗马法的历史影响 专题七:责任内阁制、联邦制、代议制 专题八:工业革命、空想社会

8、主义、共产党宣言、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十月革命 专题九:冷战、两极格局、雅尔塔体制、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柏林墙、世界多极化,2、把握历史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概念的内部结构,它包括时间、地点、主体、内容(过程)、结局等史实要素以及对概念本身的本质和核心特征的认识,外延:概念的外部联系,它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与之相关事件(事物)的联系、影响(作用、意义)等评价要素,本质/对史实的认识,现象/史实(时间、地点、主体、内容过程、结局),内涵,外延,(背景、联系、影响),(2012浙江高考T39)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

9、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 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7分),解读“光荣革命”,参考答案: 1、斯图亚特复辟王朝倒行逆施。 2、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来英国,并成为国王。 3、詹姆士二世逃亡。 4、没有流血而政治制度发生变革(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背景,史实(过程、结局),本质,

10、否定了君权神授,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否定了君主专制,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史实,本质,背景,议会邀请国王,复辟王朝的倒行逆施 (加强王权、恢复旧的专制统治),革命的主要目的和性质,内 涵,外 延,3、整合资源,全方位多角度解读核心概念,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 “写历史的人也像游山水一样,要是溯江而下,看清了河流入海的过程,回顾上游的山脉形势,则对其组织结构更多了解。”,史学新研究成果 史观 史料 立场 档案材料 研究方法,本质/对史实的认识,现象/史实(时间、地点、主体、内容过程、结局),内涵,外延,(背景、联系、影响),史学新研究成果、史观、史料、立场、档案材料、研究方法,(2013温州二

11、模T39)材料四 冷战为什么会发生?上世纪的年代末.50年代初,西方学术界在冷战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正统派”。进入60年代以后,美国卷入越战并触发对外政策危机和国内政治与社会动荡,西方学界发生内在分化,“修正派”挑战“正统派”,将冷战发生的责任归之于美国方面。进入70年代以后.冷战初期的有关档案资料在美国等国开始解密,后修正派开始崛起,后修正派学者指出美苏两大国都对冷战的发生负有责任。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及一些西欧国家的核案资料进一步介放,同时来自冷战“另一方”的新资料使得西方学者第一次有可能从双边乃至多边视角审视冷战起源,“冷战史新研究”这一学术新朝洗逐步涌起,但仍未形成定论。 摘编自

12、陈兼.余伟民“冷战史研究”的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等 根据材料四,简述两方学术界对冷战起源问题的观点演变历程,并指出哪些因素影响了对这一问题的研宄.,参考答案: 历程:认为冷战发生的责任在苏联方面; 将冷战发生的责任归于美国方面; 认为美苏双方都负有责任; 从双边乃至多边视角审视这一问题,但未形成定论。 因素:意识形态、社会现实(时代背景)、内外政策、档案资料等。,多角度、全方位解读,根据材料四,简述两方学术界对冷战起源问题的观点演变历程,并指出哪些因素影响了对这一问题的研宄.,冷战,4、适时构建核心概念体系,核心概念1,核心概念2,核心概念3,核心概念4,核心概念5,核心概念体系,好处: 1

13、、把局部(核心概念)放在整体(核心概念体系)里面,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更好的理解这个局部 2、核心概念与已有的认知相结合,理解不会显得支离破碎,欧美代议制,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母核心概念,第一层 子核心概念,第二层 子核心概念,核心概念体系,四、如何进行历史核心概念教学?,以必修一专题七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为例,选取部分核心概念,每个概念解读时间限定在15分钟之内,由6位教师分三组以同课异构形式进行解读。 (1)长兴中学 陆 扬 ,德清一中 周玲花 (2)菱湖中学 费文毅,湖州五中 孙雯 (3)湖州中学 孙丽丽,孝丰高级

14、中学 罗建云,湖州市“历史概念解读”微课展示活动 2014.11 湖州市菱湖中学,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光荣革命 德清一中 周玲花,问题一:英国女王在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问题二:英国女王今天的政治地位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国家元首,统而不治,苏格兰公投前夕,白金汉宫方面曾发表措辞相当强硬的声明说,根据英国宪法,女王对政治议题须保持中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光荣革命,问题三:请同学结合教材来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几位国王的命运。,查理一世,他们处死了一位国王,詹姆士二世,他们赶走了一位国王,威廉三世,他们请来了

15、一位国王,国王是被_请来的, 国王权力的来源由 _转为 _。,议会,神,议会,(2012年高考浙江卷)39(26分)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遂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 (2)辛亥革命中

16、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7分),历史事实 :斯图亚特复辟王朝倒行逆施。(1分)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来英国,并成为国王。(2分)詹姆士二世逃亡。(1分),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没有流血而政治制度发生变革(3分),概念:1688年,应议会之邀,詹姆士二世的女婿、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军队来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被迫远走法国,复辟王朝的统治结束。历史上把这次没有流血但却推动英国制度变革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亮点: 周老师以苏格兰公投的材料和图片情景拉开了此次概念教学的大幕,用现代社会的事件来阐释300多年前的光荣革命无疑是正确的,瞬间就把学生飘渺空洞的思绪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然后,从164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