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讲地球的自转创新学案必修1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542709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讲地球的自转创新学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专)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讲地球的自转创新学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专)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讲地球的自转创新学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专)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讲地球的自转创新学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专)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讲地球的自转创新学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讲地球的自转创新学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讲地球的自转创新学案必修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地球的自转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知识体系预览必考加试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昼夜交替现象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国际日期变更线分析地理自转的地理意义考点一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加试)考点梳理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图甲)(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乙)。(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丙)。2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有太阳日和恒星日。含义参照物时间长度自转角度意义A恒星日遥远恒星23小时56分4秒360自转真正周期B太阳日太阳24小时36059日常所用3.自转速度(如图)角速度除极点为零外,其他地点都

2、相等,均为15/时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极点为零考点突破1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思考(1)比较纬度相同、海拔相同两点的自转速度及纬度相同、海拔不同两点的自转速度。(2)比较60纬线上的线速度与赤道上线速度的关系。(3)比较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地面对应点运行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4)分析航天发射基地为什么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的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提示(1)纬度相同、海拔相同两点的自转速度相同。纬度相同的两点,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角

3、速度相同。(2)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一半。(3)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4)纬度低,海拔高,自转线速度大;向东发射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发射时可借助地球自转线速度,节约发射时所需的燃料,降低发射成本。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1)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2)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3)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4)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5)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4、6)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地区。2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1)发射时间选择:发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2)我国航天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航天器的监控、管理、回收。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3)发射方向选择:发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燃料。(4)回收场地选择:我国的航天飞行器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索;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

5、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读下图,回答12题。1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 B C D2与地相比,地地球自转的()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小D角速度较小,线速度相等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所以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大。第2题,地纬度比地高,所以地线速度小于地;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角速度都约为15/h,所以地角速度与地相同。答案1.A2.C考点专练1下图中,图甲为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图乙为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1)图甲中所示的区域位于_(南或北)半球,其判断依据是_。(2

6、)图甲中同纬度的a、b两地比较,_的自转线速度较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3)a地对应的自转线速度数值与图乙中K、P、Q、M相似的点是_。(4)若只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人类的航天发射基地选址在图乙的_所在的纬度带附近,其主要原因是_。解析图甲中的自转线速度显示出变化特点是自南向北增大,说明位于南半球;ab两地的纬度相同,但自转线速度存在差异,只能是地势高低存在差异;从数值上看,a地的自转线速度介于840870千米/小时之间,应对应于纬度60附近。图乙中显示出K、P、Q、M四点对应的线速度状况及纬度状况,赤道地区线速度最大,从节约能源的角度看,最有利于航天发射。答案(1)南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

7、律是随纬度增高而降低,依据图中指向标及等值线数值变化可知,地球自转线速度自南向北增大,说明位于南半球(2)b地地势高低(3)P点(4)M点赤道地区纬度低,自转线速度最大,进行航天发射可以节省能源2(2017单元测试改编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2)若以牛郞星为参照物,D点自转的时间间隔是一个_,约为_。(3)在A、B、C、D四点中,角速度相等的是_,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无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是_。解析第(1)题,图中箭头指向为逆时针,所以A应为北极点。第(2)题,以恒星为参照物,地球的自转周期为恒星日。第(3)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零外,

8、其他各地均相同,大约为15/时。而线速度除极点为零外,其余各点都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答案(1)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2)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3)BCDDCBAA3结合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及发射平台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两个海上发射场及发射平台建在赤道地区的原因是_。(2)世界各国大多采取向东发射的方式将卫星送入轨道,主要考虑的因素为_。(3)我国拟在海南文昌新建卫星发射基地,与我国其他三大卫星发射基地相比,其最大优势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发射卫星的条件:为了获得更大的加速度,节省燃料,应选择在低纬度发射卫星。答案(1)地球赤道地区自转的线速度最大,在发射过程中可获得

9、较大的初始速度,节省燃料(2)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3)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考点二昼夜交替现象(加试)考点梳理1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且不停地自转。2周期: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3影响:导致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为“生物钟”现象);白天植物以光合作用为主,夜晚呼吸作用旺盛。考点突破晨昏线判读及应用1晨昏线的判断方法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线,能正确判断晨昏线是判读光照图的关键。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方位法

10、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2.晨昏线的应用晨昏线是地球光照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很多地理信息,利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读光照图,其主要的应用总结如下:(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南北半球上图中若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2)确定地方时(3)确定日期和节气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间为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极昼极夜分布情况日期节气(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6月22日前后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

11、以南出现极昼)12月22日前后冬至(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纬度: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上图中Q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Q的纬度90AF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确定经度:上图中太阳直射点Q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度数。思考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地球就没有昼夜交替,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果有,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少?提示不正确。一年。中国泰山站(7658E,7351S)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它位于我国南极中山站(7622E,6922S)与昆仑站(7707E,8025S)之间。据此回答(1)(2)题。(1)泰山站

12、位于长城站的_方向,长城站自转线速度_泰山站。(2)若图中甲、乙、丙、丁四条弧线代表晨昏线,则画法错误的是_,能代表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当日晨昏线状况的是_。解析第(1)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泰山站位于长城站南方和东方,即东南方向;长城站与泰山站相比,纬度较低,因此长城站自转线速度大于中山站。第(2)题,由图可知,甲曲线与60纬线相切,事实上与晨昏线相切的最小纬线度数是66.5,因此甲是错误的晨昏线。中国泰山站于2014年2月8日建立,此时南半球是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而图中乙晨昏线表示的是二至日的状况,丁晨昏线表示的是二分日的状况都不符合此日,故丙晨昏线正确。答案(1)东南大于(2)甲

13、丙考点专练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晨昏圈是一个大圆,将地球平分成_和_两部分。晨昏线以15/小时的速度_(方向)移动。(2)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_;昼半球太阳高度_,夜半球太阳高度_。(3)晨昏线(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_。晨昏线永远和赤道相互_。(4)晨昏线和极昼圈(极夜圈)的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上图中90)。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如上图中C)地方时为_时(0时);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如上图中D)地方时为_时。(5)晨昏线(圈)在_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答案(1)昼半球夜半球自东向西(2)000(3)垂直平分(4)2412(5)二分日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图表示的半球为_。(2)图中晨线为_,昏线为_。(3)晨昏线MPN移动的方向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