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最新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7542033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最新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最新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最新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最新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最新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最新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最新PPT课件(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邹宗英,老年期的涵义,何谓老年期?这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指一个个体从出生到逐渐成长、衰退再到死亡的一系列形态和功能的变化过程。 通常我们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几个阶段,显然,老年期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 年龄,是标记人的生命周期的时间尺度,老年期的界定也是以年龄为标准的。,年龄的不同内涵,生命年龄(Life age,LA) 又称“自然年龄”,指个体出生到现在按年月计算而确定的年龄。 西方国家一般将老年期的起点年龄定为65岁,我国则为60岁。在我国,“年过花甲”即称为老年人,并有着不同的阶段划分。,年龄的不同内涵,周礼曾将老

2、年期分为五个阶段:“五十曰艾,六十曰耋,七十曰耆,八十、九十曰耄,百岁曰期颐。” 说文上则从70岁算起,将老年期分为四个阶段:“七十曰老,八十曰耋,九十曰鲐背,百年曰期颐。” 应该承认的是,每个人的生命年龄增长的速度虽然相同,但由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千差万别,以及个人的体质等其它因素的影响,生命年龄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生理功能、心理状况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年龄的不同内涵,生理年龄(Physiological age,PA) 指以正常个体生理学和解剖学上的发育状况为标准确定的年龄。 一般来说,生理年龄会随着生命年龄的递增而增长,也就是说机体的结构和功能会随着增龄而发生老化性改变。分为

3、四个阶段:0-19岁为生长发育期,20-39岁为成熟期,40-59岁为衰老前期,60岁以上为衰老期。生理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其机体内各脏器组织的活动已呈现老化,并逐渐衰竭,因此称之为“老年人”。 当然,生理年龄并不完全等同于生命年龄。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疾病、营养、运动等因素的不同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的老化速度是不同的,个体差异很大。,年龄的不同内涵,心理年龄(Mental age,MA) 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与功能确定的年龄,也叫“智力年龄”。 人的心理年龄分为三个时期:0-19岁为未成熟期,20-59岁为成熟期, 60岁以上为衰老期。心理年龄在60岁以上的被认为是老年

4、人,它反映出一个人在经历了漫长的人生中其主观感受方面的老化程度。 心理年龄和生命年龄、生理年龄并不完全同步。例如,有些人年纪不大,但心理上却“未老先衰”、“老气横秋”,整日意志消沉,感叹生命苦短;而有些人年纪虽大,仍然思维敏捷、动作稳健,情绪乐观,可谓“老当益壮”、“人老心不老”。很明显,后者的心理年龄要低于前者。,老年期的生理特征,老年期的典型特征就是“老”,即老化、衰老的意思,而人的老化首先就是从生理方面开始的,这种生理特征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上述的老年人的外观形态上,还反映在人体内部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以及身体各功能系统的变化上。,一、人体结构成分的衰老变化 二、代谢平衡失调 三、各系统的生理

5、性老化,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1、人体结构成分的衰老变化,水分减少 60岁以上老年人全身含水量男性为51.5%(正常为60%),(细胞内含水量由42%降至35%),女性为42%-45.5%(正常为50%),所以老年人用发汗退烧药要小心发生脱水。,1、人体结构成分的衰老变化,脂肪增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逐渐减慢,耗热量逐渐降低,因而食入热量常高于耗消耗量,所余热量即转化为脂肪而储积,使脂肪组织的比例逐渐增加,身体逐渐肥胖。人体脂含量与水含量呈反比,脂肪含量与血总胆固醇含量呈平行关系,因此血脂随增龄而上升。,细胞数减少 器官及体重减轻。细胞减少随增龄而渐加剧。75岁老人组织细胞减少约30%,

6、由于细胞萎缩,死亡及水分减少等,致使各器官重量和体重减轻,其中以肌肉、性腺、脾、肾等减重更为明显,细胞萎缩最明显的是肌肉,肌肉弹性降低、力量减弱、易疲劳。老年人肌腱、韧带萎缩僵硬,致使动作缓慢,反应迟钝。,1、人体结构成分的衰老变化,1、人体结构成分的衰老变化,器官功能下降 主要表现在各器官的储备能力减少,适应能力降低和抵抗能力减退等。,一、人体结构成分的衰老变化 二、代谢平衡失调 三、各系统的生理性老化,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2、代谢平衡失调,糖代谢的变化: 老年人糖代谢功能下降,有患糖尿病的倾向。研究证明,50岁以上糖代谢异常者占16%,70岁以上异常者占25%。,2、代谢平衡失调,脂代谢

7、的变化 随机体的老化,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易积聚,后者极易产生自由基,血清脂蛋白也是自由基的来源,随年龄的增长,血中脂质明显增加,易患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脑血病。,2、代谢平衡失调,蛋白质代谢的变化 老年人蛋白质代谢分解大于合成,各种蛋白质的量和质趋于降低。细胞活力降低,功能下降。蛋白质轻度缺乏时,可出现易疲劳、体重减轻、抵抗力降低等症状。严重缺乏时则可引致营养不良性水肿、低蛋白血症及肝、肾功能降低等。但长期过量的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肝、肾等器官的负担。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易发生翻译差错,导致细胞的凋亡。,2、代谢平衡失调,无机物代谢的变化 老年人细胞膜通透功能减退,离子交换能

8、力低下,最显著的无机物异常代谢表现为骨关节性,尤以骨质疏松为甚。,2、代谢平衡失调,适应能力的变化 对内外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下降,体力活动时易心慌气短,活动后恢复时间延长。对冷、热适应能力减弱,夏季易中暑,冬季易感冒。一些年轻人很易应付的体、脑力劳动,老年人常难以负担。对体位适应能力减退,血压波动大;代谢能力低下,内环境稳定性较年青人低。,一、人体结构成分的衰老变化 二、代谢平衡失调 三、各系统的生理性老化,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1.皮肤系统 2.感觉系统 3.呼吸系统 4.循环系统 5.消化系统,各系统的生理性老化,6.泌尿系统 7.神经系统 8.内分泌系统 9.免疫系统 10运动系统,皮肤

9、是保持身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第一道防线,从面积和含量而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老年人皮肤的触痛、温觉减弱,表面的反应性减弱,对不良刺激的防御等功能降低,再生和愈合能力减弱,通常在40岁左右皮肤开始出现老化特征。,皮肤改变:老年人皮肤因皮脂腺分泌减少而无泽易裂,搔痒,由于表面粗糙、松弛、弹性降低而出现皱纹、下眼睑肿胀,形成眼袋,皮肤毛细血管减少,变性,脆性增加易出血(老年性紫癜),随增龄,皮肤神经末梢的密度显著减少,致皮肤调温功能下降,感觉迟钝,脂褐素沉积形成老年斑。 毛、发改变:毛发失去光泽,头发脱落,眉毛、鼻毛变白脱落。,1.皮肤系统 2.感觉系统 3.呼吸系统 4.循环系统 5.消化系统,各

10、系统的生理性老化,6.泌尿系统 7.神经系统 8.内分泌系统 9.免疫系统 10运动系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感觉等感官功能的变化。 1、视觉。老年人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比较常见的是远视(即老花眼),还会出现视野狭窄、对光量度的辨别力下降以及老年性白内障等。 2、听觉。随年龄增长,中耳、内耳出现骨质硬化和增生,鼓膜变厚、硬,失去弹性,听神经功能衰退,听力下降,对声音的定位功能减退;前庭功能改变,平衡功能减退,易发生眩晕。 3、味觉。老年人味觉迟钝,常常感到饮食无味 4、嗅觉。老年人嗅粘膜退变,神经细胞数量减少、萎缩,嗅觉敏感性减退,而且对从鼻孔吸入的冷空气的加热能力减弱

11、。鼻粘膜干燥、血管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5、皮肤感觉: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由于皮肤内的细胞退化,老年人的触觉和温度觉减退,容易造成烫伤或冻伤。另外,痛觉也会变得相对迟钝,以致难以及时躲避伤害性刺激的危害。 6、其它:此外,老年人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也出现功能减退,容易因失去平衡或姿势不协调而摔倒,造成意外事故。 总之,所有以上变化都标志着老年人感觉器官系统的老化,各种感觉能力和功能的衰退,他们对外界各种刺激往往表现出感受性较弱、反应迟钝等状况。,1.皮肤系统 2.感觉系统 3.呼吸系统 4.循环系统 5.消化系统,各系统的生理性老化,6.泌尿系统 7.神经系统 8.内分泌系统 9.免疫系统

12、 10运动系统,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前者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 后者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呼吸系统,鼻:鼻软骨弹性减低,粘膜及腺体萎缩,鼻腔对气流的过滤和加温功能减退或丧失,加重下位气道的负担,使整体气道防御功能下降。 咽:咽粘膜和淋巴细胞萎缩,易于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胸廓:因肋骨、脊柱钙化而变硬,粘膜上皮及粘液腺退化,管腔扩张,前后径变大呈桶状。,气管、支气管:支气管粘膜萎缩,弹性组织减少,纤维组织增生、粘膜下腺体和平滑肌萎缩,支气管软骨钙化,变硬、管腔扩张,小气道状细胞数量增多,分泌亢进,粘液潴留,气流阻力增加,易发生呼气性呼

13、吸困难,常使小气道萎陷,闭合。由于管腔内分泌物排泄不畅,发生感染的机会增多,内径变大呈桶状。,肺:肺泡壁变薄,泡腔扩大,弹性降低,肺组织重量减轻,呼吸肌萎缩,肺弹性回缩力降低,导致肺活量降低,残气量增多,咳嗽反射及纤毛运动功能退化,老年人咳嗽和反射机能减弱,使滞留在肺的分泌物和异物增多,易感染。,1.皮肤系统 2.感觉系统 3.呼吸系统 4.循环系统 5.消化系统,各系统的生理性老化,6.泌尿系统 7.神经系统 8.内分泌系统 9.免疫系统 10运动系统,1.心脏增大,80岁左心室比30岁时增厚25%,心肌细胞纤维化,脂褐素沉积,胶原增多,淀粉样变,心脏变厚硬化,弹性降低。 2.心肌的兴奋性、

14、自律性、传导性均降低,心瓣膜退行性变和钙化,窦房结P细胞减少,纤维增多,房室结,房室束和束支都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导致心脏传导障碍。 3.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心排血量减少,易致各脏器缺血。,心脏,血管:随增龄,动脉内膜增厚,中层胶原纤维增加,造成大动脉扩张而屈曲,小动脉管腔变小,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血管硬化,可扩张性小,易发生血压上升及体位性低血压。 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弹性降低,动脉硬化逐渐加重,从而使机体主要器官心、脑、肾的血管对该器官的供血不足,导致相应功能障碍。,血管,1.皮肤系统 2.感觉系统 3.呼吸系统 4.循环系统 5.消化系统,各系统的生理性老化,6.泌尿系统 7.神经系统 8.内

15、分泌系统 9.免疫系统 10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消化系统,口腔: 1.牙龈萎缩,齿根外露,牙釉质丧失,牙易磨损,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牙龈炎、牙周病等 2.舌和咬肌萎缩,咀嚼无力,碎食不良,食欲下降 3.唾液腺的分泌减少,加重下消化道负担。口腔干燥,说话不畅,易感染和损伤 食管: 肌肉萎缩,收缩力减弱,食管颤动变小,食物通过时间延长。,胃: 1.胃液分泌功能降低: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下降 2.胃排空时间延长:平滑肌的萎缩使胃蠕动减弱,排空延迟,是引发便秘的原因之一。 3. 胃液分泌减少,造成胃粘膜的机械损伤,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的形成障碍,加之内因子分泌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吸收vitB1

16、2的能力下降,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造血障碍,肠: 1.小肠绒毛增宽而短,平滑肌层变薄,收缩蠕动无力,吸收功能差,小肠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水平下降,致小肠消化功能大大减退 2.结肠粘膜萎缩,肠蠕动缓慢无力,对水分的吸收无力,大肠充盈不足,不能引起扩张感觉等,造成便秘。,肝: 肝细胞数减少、变性、结缔组织增加,易造成肝纤维化和硬化 肝功能减退,合成蛋白能力下降,肝解毒功能下降,易引起药物性肝损害 由于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差,易引起蛋白质等营养缺乏,导致肝脂肪沉积。,胆:胆囊及胆管变厚、弹性减低,因含大量胆固醇,易发生胆囊炎、胆石症。 胰:胰腺萎缩,胰液分泌减少,酶量及活性下降,严重影响淀粉、蛋白、脂肪等消化,吸收、胰岛细胞变性,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增加了发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危险。,1.皮肤系统 2.感觉系统 3.呼吸系统 4.循环系统 5.消化系统,各系统的生理性老化,6.泌尿系统 7.神经系统 8.内分泌系统 9.免疫系统 10运动系统,泌尿系统,肾结构改变:重量减轻 肾血管:血管硬化、弹性下降,肾血流量减少。 肾小球:数量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