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试卷.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541366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试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科技大学20062007学年第学1期自然辩证法(A)卷参考答案一、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1请简述唯物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答:唯物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世界是由物质及其现象所构成的;人的正确思想是对物及其物质现象的反映。(4分)衡量或判断一个思想是否是真理的标准就是:这一思想是否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物质及其现象的真实情况。(3分)2对科学命题的证实为何是不可能的?答:因为构成科学理论的命题是无时空限制的全称命题,其外延所指称的分子对象是无穷的,(4分)人们不可能用有限的经验现象去证实一个指向无限时空和无穷分子对象的命题。(3分)3.请简述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办法。答:生态危机根源

2、于人类所持的绝对中心主义认识论及其行为模式:把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当作“改造者”,是典型的人类绝对中心主义的表现,视万物为“白云苍狗”,一切为了人的需要,彻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类在动物谱系中扮演了一个贪婪而无节制的物种角色。(2分)但是,另一方面,人类的思维及其行为特征又不可能不是自我指向的,故而,人类又不可能不以自我为中心,在此情形之下,我们只能通过自我反省而选择一个相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2分)解决之道是:大智若愚,人对自然作用一分自然也对人反作用一分。“克己复礼”,修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克己,指克制人类的不恰当的欲望;礼,是指自然界的秩序。寻求替代能源。共同行动。(3分

3、)4.请简述技术哲学的主要思想内容。答:对于发明者来讲,技术就是他生命力量的象征,是生命智慧的确证;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他在发明感受到了此在不同于历史中的彼岸,生命就是每分每秒,发明让他感受到了存在的意义与快乐。发明使他超越了历史,他达到了一个前人不曾达到的智慧高峰,他因此成为了技术史上的一座高峰。(1分)()首先,人是动物谱系中的一个分支。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也适合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自己的身体直接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则不同,人是通过制造工具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将自然物质转化成自己的身体部分的外部设备。(1分)()动物是通过自己身机能的进化来获得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关系;而人则

4、是通过“代具”工具系统,来获得进化的力量。技术进化,即表现为工具系统的改进、更新和代替,从青铜器、铁器刀具到枪支、原子弹等等,工具系统体现了人的智慧水平的代际提高。技术进化,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动物谱系的分支系统的进化。(1分)()技术进化是围绕着一个由某种特定技术的具体化而产生的平衡点,即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技术是由相互关联的技术事件构成的集群。技术创新具有集群特征。(1分)()技术具有时间性、历史性、自我理解特性和实际功利性。时间性,即是说,过去的技术并不属于此刻的我,我的发明或创新是对前辈智慧的替代力量,我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山峰,后人必须从我这里超越过去。我的技术既是历史的绵延,也是技术史

5、的改写者,是对过去的超越,是未来的起点。自我理解特性,即我的技术即能为他人所理解和应用,改善他人的生活,为他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不仅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快乐,我也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那种交换权力(收入回报)。(1分)(5)普罗米修斯原则代表着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积极因素;而厄庇墨透斯代表着技术的负面因素。法国思想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Stiegler)认为,厄庇墨透斯代表遗忘、造成过失、欠思考、愚蠢等;普罗米修斯代表沉思、反思、智慧。(1分)(6)人类是双重过失遗忘和盗窃的产物.人类早期阶段是圆满的起源,然后是沉沦.人类缺乏动物的原始性生理缺陷,所以才需要技术来弥补。(1分)5

6、.请简述科学共同体的作用。答:近代科学具有群体特征,科学是由一群人围绕着共同的兴趣与领域,进行探索未知事物奥秘的活动。(1分)科学共同体,是一个协会或行会组织,其成员按照共同的行为规范独立的开展研究,同时,组织通过必要的交流与信息手段来公布其成员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同行评价体系对这些成果进行鉴定;与此同时,协会内部禁止性规范保护成员的知识产权,但又通过知识共享的手段和途径来促进研究领域向纵深和横向领域拓展。(3分)支配这个共同体的运行存在着一些基本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比如,优先权,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必须注明,不得盗取他人研究成果等。(3分)二、材料题(第1道材料题25分,第2道材料题25分,共计5

7、0分)材料题1.1不同科学理论的争论对科学进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5分)第1小题,答:同一科学内部不同理论之间的争论对科学进步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太说与微粒说之争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推动科学进步最重要的力量不在于科学假说,假说只是用以说明或解释某类现象产生或变化的秩序,它满足的是人类理智中寻求理论解释一致性的逻辑要求;而对科学理论的是非曲直真正起判决性作用的是实验检验。即使假设是错误,但其实验探索往往却能够发现非常重要的新的科学事实。(5分)2请你从中思考西方科学研究的制度与我国的科学研究制度的差别何在?(5分)第2小题,答:西方科学研究制度具有如下特征:公共性、公开性、共享性、可交流性和平

8、等性。从材料中可看到,当时法国科学院每周一次例会,公开讨论前沿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且不管进行报告的是年轻学者,还是年长的学者,大家都是平等地讨论问题,公开地检验、讨论和共享最新研究成果,同一科学的共同体成员共同分享、交流、讨论同行的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氛围是中国科学界所缺乏的。这一点值得中国科学界学习和借鉴。(5分)3科学进步是个革命过程呢?还是个累积的渐进过程?(5分)第3小题,答: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到,现代物理科学的成就并非是少数科学家个人智慧的成就,而是通过一系列累积的科学发现、非常激烈的思想争论之后诞生的。不能将现代物理科学的成就看作是突然的、非渐进的革命过程。从上述材料看到:现代物科学

9、的进步是一个累积的渐进过程,其中凝聚了众多科学巨匠的智慧和心血。(5分)4科学与生产之间是怎样进行互动的,请你描述这一过程。(5分)第4小题,答:19世纪是电的世纪,电力的广泛使用,产生了一系列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推动着科学家们对低压气体的放电现象的研究,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深入研究,推进了科学研究,并且经由这些累积的研究成果催生了现代物理科学。(5分)5从上述微粒假说与以太假说的双方科学家的科学实验研究中,请你阐明证明与反驳的区别。第5小题,答:哥尔茨坦、赫兹(H.Hertz)的实验虽然可以成为反驳带电分子流的有力证据,但是其实验结果却并不能成为以太说的直接证据和,并且在理论上也不能构成

10、直接和证明。赫兹注意到阴极射线可以穿过金属隔板,使被挡住的玻璃壁发出微弱的荧光。这成为他反驳带电分子说的有力证据。但赫兹的这一实验结果也不能构成对以太说的证据和证明。反驳与证明之间的区别是:反驳只要指出实验结果与理论之间的逻辑矛盾或冲突或不一致性即可;但证明却要求实验结果(作为现象,作为证据)与理论之间要具有逻辑上的支持关系,并且这种支持关系必须是唯一的可能性,对于其他可能性具有排斥关系。材料题2。1“汉芯一号”事件暴露出我国科技体制存在着哪些弊端?第1小题,答:首先,暴露出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体制上的弊端,即科技共同体内部缺乏公开、公正和透明的研究制度,对科学成果的评价,缺乏公开、公正、透明、批

11、评、辩论和实验的可重复性检验这样一种科学研究的制度与社会氛围;(3分)其次,是政治对科学技术研究的计划干预太强,以致出现许多以骗取国家财政资金为目的的研究项目;(1分)再次,是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太强,缺乏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科学研究中的好奇心、荣誉感、知识产权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2分)第四、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1分)2“汉芯一号”事件产生了哪些社会影响和危害?(6分)第2小题,答:第一、损害了中国国家形象;(2分)第二,损害了公众对科学技术研究的尊重的信誉;(2分)第三,败坏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风气。(2分)3请你谈谈如何健全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制度

12、?(12分)第3小题,注:此题没有标准参考答案,请阅卷教师根据学生个人智慧发挥的情况而定。三、论述题(共15分)请论述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答:科学不是人文,但包含人文精神;人文不是科学,但为科学研究导航。(5分)人文价值观的順序是:生命、正义、道德观,生活观。科学需要民主与良知。人文知识是人类各民族在其演化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起来的习俗、文化和思想价值观。人文理性是认知理性、实践理性、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历史理性和交往理性的总称。人文精神是指在特定制度,文化,习俗等背景条件下个人通过其行为选择所体认出的价值取向。价值关怀与价值选择是人文精神的实质。科学精神就是求真、求实,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精神

13、。(5分)科学与人文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人类和每个公民个人来讲,科学与人文尢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5分)2007-08学年自然辩证法试题(A卷)参考答案及其评分标准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从哲学的角度看,产生复杂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复杂性植根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2分)自然事物之间广泛的相互作用是复杂性现象的一个普遍特征。(2分)复杂性是事物现象层次上多维时空的复杂关系的总称。(2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随着相互作用的单元的增加而增加,它们是正相关的。(2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机制是产生复杂性现象的表象特征。(2分)2什么是科学?答:科

14、学是探索事物现象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或活动;它以揭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奥秘和规律为目的。(2分)科学是以一系列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命题所构成的理论体系。(2分)事物现象之间的关系,中国人称之为物理,即宇宙万物之理。(2分)由这些命题所表述和解释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知识;依照事物之理做人,我们称之为人情法理;依此方式做事,我们称之为事理即技术。(2分)合乎天、地、人之理,老子称之为道。(2分)(或答曰:科学具有解释功能、预测功能;探索自然、社会现象的方法,称之为科学方法;追求真理、坚持和守望真理,称之为科学精神。(4分)3.简述科学技术现代化在实现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答: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

15、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2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其他三个现代化的牵引力、火车头。(2分)科技立国、教育兴邦、实业富民、自由安民、多元文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政治制度改革、政治文明建设是采纳这些手段的制度基础。(2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2分)4.请简述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观。答:海德格尔认为,每一种产出都建基于解蔽。一切生产制作过程的可能性都基于解蔽之中。简言之,技术乃是一种解蔽的方式。(2分)认识给出启发。具有启发作用的认识乃是一种解蔽。(1分)技术乃是在解蔽和无蔽状态的发生领域中,在l无蔽即真理的发生领域中成其本质的。(1分)解蔽贯通并且统治着现代技术。(1分)开发、改变、贮藏、分配、转换都是解蔽之方式。(2分)现代技术的本质是集置。集置就像任何一种解蔽方式一样,是命运的一种遣送。(1分)技术之本质居于集置中。集置的支配作用归于命运。作为这样一种命运,解蔽之命运在其所有方式中都是危险。(1分)技术需要救渡。(1分)二、名著阅读理解(每小题10分,共20分)1.亚里士多德著,物理学(节选)第二章第一节问:(1)请指出亚里士多德本人的自然观是什么意思?(5分)答: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概念,是包括构成万物的质料、动力、形式和目的四重原因在内的系统自然观。质料因被解释为:“自然被解释为每一个自身内具有运动变化根源的事物所具有的直接基础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