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流动习题(计算题)解答.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538124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体流动习题(计算题)解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流体流动习题(计算题)解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流体流动习题(计算题)解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流体流动习题(计算题)解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流体流动习题(计算题)解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体流动习题(计算题)解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流动习题(计算题)解答.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题解答1-41一敞口贮槽中装有油(密度为917kg/m3)和水,液体总深度为3.66m,其中油深为3m。试计算油水分界处及贮槽底面的压力,分别用绝压和表压表示。(当地大气压为101.3kPa)解:油水分界处: 表压: 绝压:贮槽底面的压力:表压: 绝压:习题1-42 附图 h1h21-42用U形压力计测量容器内液面上方的压力,指示液为水银。已知该液体密度为900kg/m3,h1=0.3m,h2=0.4m,R=0.4m。试求:(1)容器内的表压;(2)若容器内的表压增大一倍,压力计的读数R。解:(1)如图,1-2为等压面。 则容器内表压: (2)当容器内的表压增大一倍时,此时整理得 1-43如

2、图所示,用复式压差计测量某蒸汽锅炉液面上方的压力,指示液为水银,两U形压差计间充满水。相对于某一基准面,各指示液界面高度分别为z0=2.0m, z2=0.7m, z4=1.8m, z6=0.6m, z7=2.4m。试计算锅炉内水面上方的蒸汽压力。水 pa习题1-43 附图解:等压面: 整理得蒸汽表压为习题1-44 附图 1-44精馏塔底部用蛇管加热使液体汽化,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为1.093105Pa,液体密度为950 kg/m3。采用形管出料,形管顶部与塔内蒸汽空间用一细管AB连通(见附图)。试求:(1) 为保证塔底液面高度不低于1m,形管高度H应为多少?(2) 为防止塔内蒸汽由连通管逸出,形管

3、出口液封高度H至少应为多少?解:(1) 因A、B连通,所以(2) 所以,p1p2z1z2习题1-45 附图1-45如图所示,两直径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均装有乙醇(密度为800kg/m3),底部用一连通器相连。容器1液面上方的表压为104kPa,液面高度为5m;容器2液面上方的表压为126kPa,液面高度为3m;试判断阀门开启后乙醇的流向,并计算平衡后两容器新的液面高度。解:比较两容器液面处总势能的大小。贮罐1: 贮罐2: 因 故阀门开启后乙醇将从容器2向容器1流动。设平衡时,容器1的液位上升了h米,因两容器直径相同,故同时容器2的液位也下降了h米 。平衡时,两贮罐液面处势能应相等,即 故平衡时两容

4、器液面高度分别为 1-46 附图所示的是丙烯精馏塔的回流系统,丙烯由贮槽回流至塔顶。丙烯贮槽液面恒定,其液面上方的压力为2.0MPa(表压),精馏塔内操作压力为1.3MPa(表压)。塔内丙烯管出口处高出贮槽内液面30m,管内径为140mm,丙烯密度为600kg/m3。现要求输送量为40103kg/h,管路的全部能量损失为150J/kg(不包括出口能量损失),试核算该过程是否需要泵。 习题1-46 附图解: 在贮槽液面1-1与回流管出口内侧2-2间列柏努利方程,并以1-1面为基准面: 简化: 不需要泵, 液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可自动回流至塔中。 1-47如附图所示,水由高位槽经管道从喷嘴流入大气,

5、水槽中水位恒定。已知d1=125mm ,d2=100mm ,喷嘴内径d3=75mm,U形压差计的读数R80mmHg。若忽略水在管路中的流动阻力,求水槽的高度H及喷嘴前压力表读数。解:在1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习题1-47附图即 (1)由连续性方程 (2)将(2)代入(1)中,喷嘴处流速: 在水槽与喷嘴出口处列柏努利方程,并简化 在喷嘴前后列柏努利方程,并简化 喷嘴处压力:(表压)Z习题1-48 附图h2h1121-48如附图所示,水从倾斜直管中流过,在A与B截面间接一空气压差计,其读数R=10mm,A、B间距离为1m。试求: (1)A、B两点的压力差;(2)若管路水平放置而流量不变,则压差计读数

6、及两点的压差有何变化?解:(1)等压面 而 ,所以 整理得: (2)对于等径管路,U形压差计读数实际反映流体流经该段的能量损失。因流量不变,流动阻力不变,故U形压差计的读数没有变化,即R大小与管路放置方式无关。水平放置时,1-49 欲测定液体的粘度,通常可采用测量其通过毛细管的流速与压降的方法。已知待测液体的密度为912kg/m3,毛细管内径为2.22mm,长为0.1585m,测得液体的流量为5.3310-7m3/s时,其压力损失为131mmH2O(水的密度为996kg/m3)。不计端效应,试计算液体的粘度。解:设液体的流动为层流。液体的流速 由哈根-泊谡叶方程得 校核雷诺数 所以层流流动成立

7、,以上计算正确,该液体的粘度为9.0610-3Pas。0.3m习题1-50 附图1-50如图所示,水在f573mm的倾斜管路中流过,管路中装有U型压差计,其读数为94mmHg。AB段管长为5m,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为5,管内摩擦系数为0.025。试求:(1) AB两截面间的压力差;(2) 水在管中的流量;(3) 若保证水的流量及其它条件不变,而将管路水平放置,则U形压差计的读数及AB两截面间的压力差有何变化? 解:(1)U形压差计读数直接反映两截面静压能与位能总和之差,即 (1)则A、B两截面间的压力差 (2)对于均匀的管路,U形压差计读数实际反映流体流动阻力的大小,即 (2)将阻力计算式代入,

8、 即 水流速 则水的流量 (3)当水流量及其它条件不变而将管路水平放置时,由于水的流动阻力未发生变化,而U形压差计读数又仅反映流体流动阻力的大小,因此其读数不变,仍为94mmHg。由式(1),此时,则两截面的压力差 1-51用压缩空气将密度为1200 kg/m3的碱液自低位槽送至高位槽,两槽的液面维持恒定。管子规格为603.5mm,各管段的能量损失分别为,(J/kg)(u为碱液在管内的流速)。两U形压差计中的指示液均为水银,R1=60mm, h=100mm。试求(1)压缩空气的压力p1;(2)U形压差计读数R2。习题1-51 附图4m12m解:(1) 在低位槽1与高位槽2间列柏努利方程 (表压

9、)(2)在低位槽1与B处3间列柏努利方程(表压)由静力学方程1.0m0.5mAB习题1-52 附图1-52如图所示的输水管路系统,测得A、B两点的表压分别为0.2MPa和0.15MPa。已知管子的规格为f894.5mm,A、B间管长为40m,A、B间全部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为20m。设输送条件下水的密度为1000kg/m3,粘度为1cP,摩擦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为。试求:(1)A、B间的压头损失; (2)若在A、B间连接一U形压差计,指示液为汞,则其读数为多少?(3)管路中水的流量。解:(1)在A、B间列柏努利方程(2)U形压差计(3)解得 流量 1-53 某厂有一蒸汽锅炉,每小时产生烟道气360

10、000m3,通过烟囱排至大气中。烟囱底部气体压强较地面上的大气压强低25mmH2O。设烟囱是由钢板铆接而成的圆筒,内径为3.5m,烟囱中气体的平均温度为260,在此温度下烟道气的平均密度为0.6 kg/m3,平均粘度为0.028cP。大气的温度为20,在此温度下,在烟囱高度范围内,大气的平均密度为1.15 kg/m3。问此烟囱需多少米高?(设相对粗糙度)解:烟囱内气体流速为:,湍流,由摩擦系数图查得设烟囱底部为1-1截面,且为基准水平面,烟囱顶部内侧为2-2截面,在1-1与2-2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中,(表压),烟囱内侧烟气压力 等于烟囱外侧空气压力,而空气看作静止,根据静力学基本方程 (表压

11、)将各已知条件代入柏努利方程 解得:1-54 密度为800 kg/m 3的油在水平管中作层流流动。已知管内径为50mm,管长为120m(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管段两端的压力分别为,(均为表压)。已测得距管中心 r=0.5R(R为管子的内半径)处的点速度为0.8m/s,试确定该油品的粘度。解:根据圆形管内流体层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方程,当时,m/s, 代入 解得 平均流速 根据哈根-泊谡叶方程,层流时压力损失 则 习题1-55 附图3m 1-55附图所示为溶液的循环系统,循环量为3m3/h,溶液的密度为900kg/m3。输送管内径为25mm,容器内液面至泵入口的垂直距离为3m,压头损失为1

12、.8m,离心泵出口至容器内液面的压头损失为2.6m。试求: (1)管路系统需要离心泵提供的压头; (2)泵入口处压力表读数。 解:(1)对于循环流动系统,泵所提供的压头完全用于克服管路阻力,即 (2)在容器液面1与泵入口处2间列柏努利方程4mAB习题1-56 附图 1-56 如附图所示,将密度为920 kg/m3,粘度为 0.015Pas的液体利用位差从贮槽A送入贮槽B,A 、B槽中气相压力分别为57kPa、60kPa。管路为mm的钢管,其长度(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为25m。试求管内液体流量。解: 在高位槽液面1-1与管出口外侧2-2间列柏努利方程:简化 (1) 其中 设流动为层流,则,代入(1)式 (2)校核:故假设成立,以上计算有效流量 1-57 kg/m3、cP的冷却水由高位槽送往常压冷却塔喷淋(见附图),输送管尺寸为mm,直管及全部局部阻力当量长度之和为120m,设湍流时摩擦系数可按计算,试求冷却水流量。习题1-57 附图 解:在高位槽液面1与喷嘴出口2面间列柏努利方程,且以2面为基准面式中,简化 即 设流动为湍流,则 有 得 验证:为湍流,以上计算正确。冷却水流量 习题1-58 附图1-58从设备排出的废气在放空前通过一个洗涤塔,以除去其中的有害物质,流程如附图所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