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人教大纲版选修.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527102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人教大纲版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人教大纲版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人教大纲版选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人教大纲版选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人教大纲版选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鼎尖教案】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人教大纲版选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鼎尖教案】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人教大纲版选修.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从容说课 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也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地球的运动有多种,但基本形式只有两种自转和公转。本课教材首先从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运转周期和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阐述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然后来探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即黄赤交角的产生以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而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本课教材知识点多且重、难点集中,如在极地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恒星日、恒星年的产生,地球过近日点、远日点时公转速度的变化黄赤交角是怎样形成的,太阳直射点是怎样运动的等问题,

2、都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借助地球仪,三球仪和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课堂演示、学生讨论、教师引导、讲解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教师可根据课本中1.23图来重新设计,引导学生首先进行定点(二分二至日)分析,然后由此来归纳、总结: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内是如何移动的?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规律时,应通过讲解黄赤交角的产生而引出太阳直射点一年中在地球表面的有规律运动,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地不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关系。本课教材与初中地理内容联系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知识的重组、综合和拓展。另外,本课内容知识点、图幅较多,在教学

3、中教师应注意用图示的方法来说明、解决问题,把知识落实在图上。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在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2.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公转轨道形状及其影响。能力目标1.能正确运用地球仪、三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2.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3.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并能准确地解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天体)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用科学的理论批

4、判伪科学、反科学的观点。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2.黄赤交角的形成。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教学难点1.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速度的变化。2.黄赤交角的形成。教学方法1.让学生分小组活动,通过运用地球仪亲自演示,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2.借助教具、结合课本插图来解释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3.运用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教具准备地球仪、三球仪、经纬模型仪、“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比较表、图1.20、图1.22投影胶片、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

5、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前面三课内容我们简单地了解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与其他星球一样,也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在初中地理课中,我们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已经有了初步简单的了解,这节课针对地球的两种运动我们将做进一步的学习。 (板书)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在初中地理课本中,我们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已经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在这一节课上,针对地球的两种运动我们将做进一步的学习。上节课老师已经布置,让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小地球仪。下面我们分成学习小组,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学生活动)(教师抽查)请哪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用这个大地球仪或三球仪

6、给大家演示一下?(学生演示)(教师讲价、补充)请同学们再结合课文,认真分析、比较,来填出下表:(投影仪显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比较表) 区 别项 目自转运动公转运动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此表通过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填出,然后再打出下表进行对照) 区 别项 目自转运动公转运动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太阳的运动旋转中心旋转中心地轴太阳运动方向通称自西向东通称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地理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地球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4秒)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角速度处处相

7、等,即15/小时360/年(365日)1/日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由快变慢(南北两极点无线速度)约30 km/s (教师做补充、讲解)地球运动(无论自转还是公转)的方向统称自西向东,但若从极地上空看,情况就不同了。(用地球仪或三球仪做演示,边演示边解释)除南北极点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处处相等,即(在黑板上推导)360天(24小时) 15小时14分15分14秒但线速度就不同了。(出示经纬模型仪)因为地球表面的纬线圈长短不同(可简单复习一下纬线的定义、特点),所以在单位时间内,地球自转在不同纬度上所转过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可从课文中1.19图上可看出。(打出图1.20投影片)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

8、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略微偏离轨道的中心,所以一年中日地距离不断随地球公转而发生细微变化,大约每年一月初,地球此时在公转轨道上距太阳最近,处在一个近日点上,此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略大些,线速度略快些(参考表1.2说明);在远日点时刚好相反。(承转、过渡)由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是同时进行的(再用三球仪演示说明),这两种运动各自形成了一个平面(板书):自转运动绕轴运动赤道平面地球运动公转运动绕日运动黄道平面由于这两个平面不是重合的,两个平面之间有一个夹角(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教师可再用经纬模型仪进行演示:把讲桌中间的粉笔盒当作太阳,手拿经纬仪绕着讲桌转动,经纬仪中间的平面是赤道平面,把讲

9、桌面看作黄道平面,这样在经纬仪的赤道平面与讲桌面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夹角),这个角在天文上称为黄赤交角,目前是。(打出图1.22投影片用教鞭给学生指出)(承转)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地轴北端或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所以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师可把太阳直射光线(经纬模型中的铁架子)当作太阳放在讲桌中间,然后手拿经纬仪放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让学生来观察太阳直射点是否发生了变化。(提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变化)有没有规律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17页第二段及18页图1.23来分析、思考。(教师进行板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教师提问、学

10、生回答、教师归纳、讲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在一年中是很有规律的。我们可以把课文图1.23,转换成黑板上这幅图就更容易理解(指图讲解):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最南的一条纬线2326S,此后开始向北移动,大约过三个月,到第二年春分日(3月21日)到达赤道上,然后再继续向北移动,6月22日夏至日时直射在最北的一条纬线2326,过了这一天就开始向南返,秋分日(9月23日)回到赤道上,然后继续向南移动,到12月22日冬至日时,又直射到最南的纬线2323S上,过了这一天又开始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地在南、北纬2326的纬线上做周期性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板书)所以

11、,在天文地理学上把2326N的纬线和2326S的纬线称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天5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我们所用的公历(阳历)一年365天就是由此而来。公历中规定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在二月份加一天),而在400年中又减少3天(凡是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不是闰年)是根据其尾数得来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太阳可以直射,近地面获得的热量最多,所以这一地带称为热带,是五带中惟一有阳光直射的地带。关于这一部分我们还将在后面做详细叙述。课堂小结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太阳直射点只能直射到南、北纬23的纬线,而不会再向南、北扩大或者范

12、围缩小呢?请课后分析、思考,下节课解答。课后作业1.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绕两极点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B.地球自转360,需时间23时56分4秒C.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均为15/秒D.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30千米/秒答案:B2.当地球自转时,地表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等于零的地点是( )A.极圈B.极点C.回归线D.赤道答案:B3.下列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 )A.哈尔滨B.广州C.重庆D.北京答案:A4.关于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的大小因季节而发生变化B.黄赤交角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C.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326D.黄道平面与赤

13、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答案:C二、综合题读“地球公转轨道和恒星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 。(2)在A、B、C三点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发生在 点。(3)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 点。(4)恒星年的时间是 ,回归年的时间为 ,地球绕日公转的真正周期是 。(5)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出从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公转方向。答案:(1)近似正圆的椭圆 (2)C (3)A(4)365日6时9分10秒 365日5时48分46秒 一个恒星年 (5)(略)板书设计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区 别项 目自转运动公转运动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太阳的运动旋转中心旋转中心地轴太阳运动方向通称自西向东通称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地理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地球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4秒)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角速度处处相等,即15/小时360/年(365日)1/日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由快变慢(南北两极点无线速度)约30 km/s- 5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