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贷款投放分析和措施建议说课材料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52181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季度贷款投放分析和措施建议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季度贷款投放分析和措施建议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季度贷款投放分析和措施建议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季度贷款投放分析和措施建议说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季度贷款投放分析和措施建议说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季度贷款投放分析和措施建议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季度贷款投放分析和措施建议说课材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季度贷款投放分析和措施建议精品文档一季度贷款投放简要分析及工作建议 一、总体情况截至3月31日,全行各项贷款余额为49213.87亿元,较年初增加6475.0亿元,增长15.2%,同比多增5019.7亿元,完成了年度贷款增量计划的122.2%。其中:公司客户人民币贷款余额35295.2亿元,较年初增加3966.7亿元,同比多增2146.7亿元;个人贷款余额(不含银行卡透支)8621.4亿元,较年初增加499.0亿元,同比多增223.53亿元。票据贴现余额5297亿元,增加2009.3亿元,同比多增2649.5亿元。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4.7亿美元,较年初增加4.9亿美元,同比少增30.4亿美

2、元。二、一季度贷款增长的时序比较从贷款增长总量来看,今年一季度全行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呈现出超常规增长态势。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1季度增加额分别为502.2亿元、1212.3亿元、1552.7亿元、1455.3亿元,而今年1季度增加额为6475亿元,为近三年同期平均增加额的4.6倍,超过近几年度增加额,出现超常规增长态势。从贷款投放节奏来看,3月份增幅较大, 3月份各项贷款余额增加3095.8亿元,占一季度增量的47.8%。3月31日当日各项贷款余额增加1241.5亿元,占3月份增量的40.1%,占一季度增量的19.2%。一季度贷款增长和投放加快,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

3、支撑信贷增长的市场基础持续扩大。为积极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国十条”颁布后,大量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和固定投资进度的加快,去年四季度及今年1、2月份的融资需求增加,从而拉动了贷款增长。今年以来由各级政府主导的一大批新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启动,新建项目融资需求开始明显增加,并进入提款期。项目开工节奏对银行贷款节奏有直接影响。并且从项目规划、投资和建设周期来看,由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成为未来支撑信贷持续增长的基础。因此,在年内,信贷增加很可能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过程,也就是说信贷增长仍是可以预期的。二是出于市场的考虑,集中放款。中央及各省市政府已经将未来规划建设的项目予以提前实施,并且

4、今年以来各地集中推出了一大批新建设投资项目计划,这些项目也主要集中在近两三年完成。由于预期今后几年各行将面临以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减少,因此,各行为了抢占这部分市场,主动加强了竞争,提前投放贷款,致使近期贷款增量迅速放大。三是信贷政策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年初以来,总行审时度势,加快调整信贷政策,重点加强对铁路、公路、电力、城建等少数优质信贷市场竞争,有步骤地扩大了铁路、公路、城建等重点行业信贷业务授权,并在2月中旬后相继出台了并购贷款、项目搭桥贷款、项目前期贷款、项目营运期贷款、固定资产支持融资、搭桥贷款等新产品,调整了固定资产支持融资的资产范围、贷款期限等,有效提高了各行市场竞争能力。

5、四是部分分行出于时点绩效考核的需要。总行对分行的考核要求强化了同业占比的指标,部分分行出现了贷款季末冲高现象,这对3月份贷款增长影响较大。截至4月2日,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回落至48710.5亿元,较年初增加5971.5亿元,较3月末下降了503.4亿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下降了315.8亿元。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下降了70亿元。综上分析,一季度信贷高增长具有客观的外部市场需求支撑、基本符合全行经营管理政策和策略,也是全行整体竞争实力的一次展现,但是季末冲高而虚增的短期行为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对一季度6475亿元增量影响约为7.77%,对3月份增量影响约为16.25%,对3月31日增量影响40.53%)

6、。因此,总体来看,全行一季度贷款投放总量和节奏是特定时期的一次集中投放,具有较为合理的宏观基础和环境。三、贷款投放的结构和质量从公司客户贷款品种结构看,流动资金贷款较年初增加853.5亿元(其中贸易融资业务增加345.2亿元),占公司客户贷款增量的21.65%;项目贷款较年初增加2708.3亿元,占68.73%;房地产开发贷款较年初增加378.1亿元,占9.59%。项目贷款为主导的特征非常明显。从公司客户贷款行业结构来看,截至3月末,贷款增长最多的行业是城市基础设施1399.2亿元(其中:依托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财政做为还款来源的贷款余额4018亿元,占比86,增量为1240亿元,占比为8

7、8,县和县级市贷款余额143亿元,增加29.7亿元,占2.1)、商务服务(含开发区)537.7亿元、房地产367.2亿元、电力及电力设备310.2亿元、公路及运输271.6亿元、铁路130.2亿元,上述6个行业共计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016.1亿元,占全部公司客户贷款增量的75.8%。其他制造业贷款也有增加,但仍然得到有效控制,一定程度上避免扩大产能过剩风险。从个人贷款品种结构看,截至3月末,个人住房贷款较年初增加311.4亿元,个人消费贷款较年初增加168.1亿元,个人经营贷款较年初略增19.5亿元。从各项贷款区域结构来看,截至3月末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地区分行贷款较年初增加4213亿元

8、,占全行增量的65.1%,带动了全行贷款增长;部分中部和西部地区分行增长较快,如安徽增加250.7亿元、湖北增加234亿元、四川增加225.6亿元、湖南增加199.5亿元、重庆增加176.8亿元、云南增加170亿元;东北地区分行主要增加的票据贴现341.9亿元,而公司贷款增长为0。从客户规模分布看,至3月末,大型企业贷款余额19490.6亿元,比年初增加1700.9亿元,占公司贷款增量的42.72%;中型企业贷款余额14086.8 亿元,比年初增加2040.2亿元,增量占比51.24%;小企业贷款余额2650.5亿元,比年初增加240.3亿元,增量占比6.04%。综上来看,我行贷款投放结构既有

9、集中的方面,同时也有均衡增长的另一面,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增量贷款的行业集中度提高。贷款投放重点集中在城建、公路、房地产、电力和铁路行业上,占全部公司客户贷款增量的75%,总体看,基本符合我行优先选择信贷投向的政策导向。其中城建贷款增量占全行公司客户贷款增量的35.14%。二是绝大部分地区贷款增长快速。一季度各分行贷款增长普遍较快。三是增量贷款的期限结构基本均衡。法人客户贷款(公司客户贷款和票据贴现)余额较年初增加5976亿元,其中中长期的项目贷款和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3086.4亿元,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和票据贴现余额增加2889.6亿元,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增量基本持平。四是优质客户贷款高度

10、集中。据统计,今年一季末,全行贷款增加5亿元以上的客户为152户,贷款余额为3780亿元,比年初增加1829亿元,主要集中在我行的重点优质客户;从客户信用等级看,AA-以上客户贷款增加1503.4亿元,增量占比82.19%,比年初约提高了12个百分点。五是贷款质量继续改善。预计截至3月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1025.6亿元,比年初下降7.2亿元,不良贷款率低于2,继续保持“双降”。公司客户不良贷款下降,个人客户不良贷款有所上升。3月末的公司客户关注类贷款占比为4.39%,比年初下降0.86个百分点,关注三级贷款余额184亿元,比年初下降15亿元。综上,今年以来,总行适时调整了一些信贷业务授权,并

11、在基本保持现有管理制度稳定的前提下,集中在项目贷款领域和个人贷款领域研发并投产了一些信贷产品,取得了积极效果。从贷款投放结构和质量来看,全行信贷主要投放在风险相对可控,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信贷业务领域,资产质量基础较好,结构基本合理。四、当前信贷增长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面临的是政府过度负债风险和产能过剩风险这两类系统性风险,以及操作性风险、合规风险、结构性风险等局部风险。1.面临持续扩大的政府过度负债风险。当前信贷投放的主要领域是城建、铁路、公路等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这些贷款的还款来源除了项目本身收益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政府的财政能力。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滑,以及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进

12、行结构性减税等因素的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可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增长有限,甚至出现下降,影响政府的偿债能力。此外,之前上马的很多项目,可能存在低效投资、低水平投资建设和过度超前建设等问题,如果下半年或明年经济形势出现好转,或者政府出于抑制过高投资、抑制通胀因素等考虑,减缓项目建设进度,暂缓甚至暂停部分项目的建设,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投产时间和收益能力,对我行贷款资金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2.可能存在为了竞争市场,放松风险防控的问题。在较大的竞争压力下,为了抢占客户资源,会出现用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搭桥贷款的方式“跑马圈地”,特别是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垒大户的风险。新增项目贷款也普遍存在贷款期限偏长、利率偏低,贷

13、款准入条件有所放宽的问题。此外,表外业务发展迅猛,也可能出现企业利用监管漏洞套取信贷资金的风险。3.面临客户过度融资和资金挪用的风险。信贷集中既有防控风险的需要,同时也易造成客户过度融资,在客户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反而导致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下降。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往往超越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和投资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银行贷款,储备多余资金以应付下半年或今后可能出现的信贷市场紧缩或通货紧缩困境。而银行对集团企业类“优质客户”的过度竞争,使得集团企业较易在多家银行获得授信和贷款,不但增加了过度融资风险,对银行监控资金的真实流向增加了难度,可能出现一些企业挪用信贷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

14、高风险领域。4.部分区域和信贷业务发展仍显滞后。虽然我行贷款增长迅猛,但是信贷增长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一些分行的信贷资源相对不足,信贷增长乏力;而东北地区分行竞争力相对不足,贷款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票据贴现;还有一部分分行在主观上存在“抓大放小”的思维,对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仍不够重视。这些因素可能造成我行在这一轮信贷快速增长过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5.个别行业和区域的信贷风险可能会进一步显现。面对金融危机,政府在保增长的同时,也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一些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企业兼并重组增加,政府干预信贷行为可能增加,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行信贷资产质量。五、

15、下一步措施建议基本判断,世界经济危机没有见底,我国经济困境仍会加剧。央行仍将坚持“短期防通缩、长期防通胀”思路,货币政策总体上仍宽松。但是,也不排除在2季度末或年内,央行适当收缩流动性的可能。因此,我行信贷政策上,需要两手准备,一是坚持稳健审慎的经营取向。要既稳健又积极,保持信贷增长的均衡、可持续,力戒信贷投放的大起大落;二是坚持市场和风险两手抓,仍要着重防控信贷风险,确保信贷资产质量安全。1.继续调整信贷政策,继续加强优质信贷市场竞争。目前,我行信贷业务处于重大机遇期。能否在本轮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中竞争和储备一批优质项目、优质客户、优质市场,将直接决定我行今后几年信贷业务发展的空间。因此,还要

16、进一步调整信贷政策,加快推进区域信贷政策,全力支持前台抓好优质信贷市场,继续扩大铁路、公路、电网、电力和城建等政府主导投资的主要基础设施领域的信贷投放。2. 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加大信贷退出。要坚持区别对待、有进有退,不能为了争市场份额、保增长而不愿信贷退出。今年的潜在风险贷款退出转化计划要完成,还要把握好防止劣变和防控风险的工作中心,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防止分行“劣质贷款驱逐优质贷款”的倾向。对于潜在风险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授信管理、利率管理等措施可以适当放宽,促使分行把更多“问题”贷款纳入潜在风险贷款管理范围。3.要加大信贷类理财产品投放力度。在积极竞争优质客户和项目,储备客户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理财产品来调节信贷规模的增长速度和节奏,储备信贷资源。在理财产品投资对象上可以适当选择期限较长的项目贷款,以利灵活调节信贷投放,避免信贷增长出现大起大落。在面临信贷市场需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