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师培训-技术方法考试要点资料讲解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52176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师培训-技术方法考试要点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环评师培训-技术方法考试要点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环评师培训-技术方法考试要点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环评师培训-技术方法考试要点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环评师培训-技术方法考试要点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评师培训-技术方法考试要点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师培训-技术方法考试要点资料讲解(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科目,20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主讲专家:李中和 国家环保总局规划环境评价专家库成员 中国环境学会环境经济专业委员会成员,技术方法的知识组成,十五章,不可怕,拆解它,掌握它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工程分析 第三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六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七章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八章 声环境 第九章 生态环境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十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一章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积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第十二章 清洁生产评述 第十三章 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 第十四章 环境影响的经济

2、损益分析 第十五章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技术方法的知识组成,从工程分析到验收监测与调查,从头到尾 前4章,评价前期通用部分:通则、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影响识别和因子筛选,评价的前期基础工作 五、六、七、八、九、十章共6章,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固体废物共6个子系统的评价预测技术,工程分析与清洁生产评述的关系,工程分析地位重要,清洁生产属较新内容 工程分析,客观描述,独立分析 工程分析包括非污染生态型项目 清洁生产评述利用标准 受标准限制,清洁生产评述仅限于制造业和采掘业 工程分析纵横交织,横为系统,纵为环节 清洁生产是平行的6个方面,环评技术方法的要点,技

3、术方法的地位承上启下,是对法规、标准和导则的展开与具体化,规范各环节评价工作的程序、内容和方法。 分两次,23日介绍一、二、三、四、十一、十二、十四、十五章,偏重综合评价; 24日介绍五、六、七、八、九、十、十三章,偏重单项评价 建议与导则和标准部分串联复习,环评技术方法的作用和内容,给出了近80个计算公式,用于计算评价等级、工程污染源分析、污染物扩散降解等,应当记住公式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参数的意义,掌握使用条件要求 具体回答了实现导则要求的做法,如水平衡计算、污染源分类、采样位置等 给出了20个基本术语的准确表述,应记住 同时给出了许多概念和定义,应阅读,第一章 绪论,本章介绍了环评有关法律法

4、规规定和建设项目有关基本内容和工作程序,有交叉 大纲对本章中环评法的要求都是要掌握的,其他是熟悉和了解层次,要和法律科目相关内容联系起来。把握20个定义和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定义 对于规划环评的规定:需做环评的规划的类型、范围和评价要求,绪论部分应熟悉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共13项,参见教材p23 13项当中重点是与法规、规划、政策、环境保护管理要求的一致性,其次是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部分,要熟悉环境影响预测,包括预测原则、预测方法、预测阶段和时段+、预测的范围和内容,评价分类中的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在规划或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

5、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价。检查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落实程度和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判断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一些评价是尚未认识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补救措施,消除不利影响,评价分类中的后评价,包含多种意义和要求 验证环境影响的实际表现 落实执行法规的程度 检验评价结论的正确性 提出补充和补救的措施 后评价一定程度上要求高于现状和预测评价、范围宽于现状和预测评价,重要的建设项目环评基本内容和工作程序,流程周期-生命周期,工 程 分 析,现状调查 和评价,环境影响 预测,环境影响 评价,有关解释和提示,各部分内容的关系 工程分析是内因,是影响的核 现状调查和评价

6、是外因,是本底和平台 环境影响预测是增量:新增加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是叠加:本底加增量 教材上的基本内容过于简单:评价中有风险、清洁生产、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环境经济;评价后有对策;评价完有结论,掌握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环评按环境要素(大气、水、声、生态等)分别划分评价等级 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一、二、三级,一级要求最高) 对各单项环评工作等级划分的具体要求联系环评导则的总纲和各个单项导则 确定等级的原则是内外结合:项目影响越大要求越高,保护目标标准越高要求越高,确定评价等级的注意事项,对每一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各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不一定相同;也无需包括所

7、有的单项环评。 对需编制环评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各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不一定全都很高。 对环评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各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一般均低于三级;个别需设置评价专题,评价等级按单项环评导则进行。,第二章 工程分析,工程分析是技术方法的重点之一 考点多,要求具备的知识面较宽 分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和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前者重点在污染源、污染物、污染排放,主要考察运行期 后者重在占用土地,改变生态系统,主要考察施工期。水利、采掘运行期同样重要,第二章 工程分析,全章共16个考点,其中掌握的9个,熟悉的5个,了解的2个;要记忆的含量较大 要掌握的简单计算公式10个,重点是物料平衡法计

8、算排放源强和水平衡计算 掌握两个简单的流程图的计算:工业流程图和水平衡图 掌握污染物排放量 “三本帐”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类比法、物料平衡法及资料复用法的基本原理、 计算与应用,类比法。基本原理:相似类比。今年提前 注意点:相似性和可比性三个相似条件 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计算与应用:经验排污系数 教材p1011 A=ADM AD=BD-(aD+bD+cD+dD),类比法的基本原理、 计算与应用,类比分析法基本原理:相似相近归类 注意相似才可比(工程一般特征、污染物排放特征、环境特征),必要的分析及修正。 计算与应用:经验排污系数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9、产排污系数手册;四同和五同:原料、工艺、规模、产品、末端治理设施 工业源、农业源、城镇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源,掌握物料平衡法基本原理、 计算与应用,物料平衡法 基本原理:质量守恒定律。最精确 目的:核算确定污染源污染物产生量。 三个层次的衡算: 总物料衡算 有毒有害物料衡算; 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工程分析 物料衡算法,方法 工程分析节给出了确定污染物源强、物料衡算、风险源强识别、清洁生产水平评价等的做法和计算公式 物料平衡法计算污染物产出量 派生出,物料平衡法的基本原理、 计算与应用,应用举例 有毒有害物料衡算和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石化-烃平衡、硫平衡; 化工-(化肥)氨平衡、磷平

10、衡、氯平衡、氟平衡、铬平衡、硫平衡; 有色金属-硫平衡、重金属平衡; 冶金-金属平衡、煤气平衡、硫平衡; 火电-硫平衡。,资料复用法的基本原理、 计算与应用,资料复用法(查阅参考资料法) 与类比法相似,利用二手资料 特点:简便但准确性较差,只能在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项目中使用,或作为前2种方法的补充。 应用注意事项:一般不提倡使用;若使用就应说明资料的来源 、出处,必要时进行校正核实。,答案:,1 全厂的物料平衡关系为: Q1=Q5+Q8 2 车间A的物料平衡关系为 Q1=Q2+Q3 3 车间B的物料平衡关系为: Q2+Q6=Q4+Q5 4 车间C的物料平衡关系为: Q3+Q4+Q7=Q6+Q7

11、+Q8;消去循环Q7后,有Q3+Q4=Q6+Q8 5 车间B、C的物料平衡关系为: Q2+Q3+Q7=Q5+Q7+Q8;消去循环Q7后, 有Q2+Q3=Q5+Q8 注意:要扣除循环的物料量,掌握使用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又称污染源节点分析、源项分析 方法特点:注重应用,结合物料衡算及污染源强分析一起进行 表达上有方块图与设备形象图两种,以满足准确标示产污环节为准。 应包括涉及污染物排放的所有环节,不产生的环节和设备可以简化 有化学反应的工序要列出主反应和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污染源分布调查和污染物排放量统计,项目全过程:按照建设过程(施工期)、运营过程(生产期)、服务期满后(退役期)三期分别调

12、查污染源分布和列表逐点统计污染物类型及排放量,达标排放评价。 新建项目“两本账”:污染物设计排放量和环保措施削减量 “三本帐”:建设前排放量a、项目排放量b、完成后(含以新带老)排放量c, 最终排放量=a-c+b,掌握水平衡计算的方法,掌握水平衡方程式及平衡关系图 名词概念: 取水量、重复用水量、耗水量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和污水回用率。 应重复计算的和不能进入计算的,熟悉无组织排放的含义,含义:是指生产装置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废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或排气筒低于15米排放源的无规则排放。 15米确定的依据: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对厂界附

13、近环境的影响)。,掌握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统计内容,统计内容:难于监测而统计。应给出无组织排放的部位、源强、排放方式及排放源参数(占地面积、等效半径) 统计方法: 物料衡算() 类比法 反推法。,熟悉事故风险源强识别与源强分析的方法,环境风险是近来关注点。风险源强识别方法 通过定性分析及经验判断,识别评价系统的危险源、危险类型和可能的危险程度及确定其主要危险源 事故分析:事故结构分析,数理统计分析,过程分析,综合分析 目前主要是化工气体、液体的风险源项分析,熟悉事故风险源强识别与源强分析的方法,事故源项分析的步骤 划分各功能单元; 筛选危险物质,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因子; 事故源项分析和最大可信事故

14、筛选; 估算各功能单元最大可信事故泄漏量和泄漏率。,事故风险源强识别与源强分析的方法,识别内容及程序: 源项分析步骤 功能单元、危险物质和环境风险评价因子、事故源项分析和最大可信事故筛选、估算各功能单元最大可信事故泄漏量和泄漏率 泄漏量分析 泄漏设备、泄漏物质性质分析 泄漏量计算:液体泄漏、气体泄漏、气液两相流泄漏、蒸发,第三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概述 调查内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重点环境要素、生态换近几个 调查方法:收集资料发、现场调查法、遥感法三种 方法优缺点比较 适用对象,第三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前者性质是本底与保护对象兼有,后者主要是保护对象 自然环境调

15、查基本内容:注意土壤环境、水土流失、动植物与生态 社会环境调查基本内容:注意文物、景观和人群健康,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三个要点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调查的方法 分级的调查内容:从一级递减记忆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现状监测要求和评价的方法 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资料的要求和使用的要求,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水文与水动力学条件 有关基本概念 不同水体:河流、湖泊和水库、河口和近海 对比大气调查和评价,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涉及新评价导则,新的要求 声环境现状调查 声环境的质量表征 声环境监测 声环境现状评价 区别不同时间、空间的不同标准 声环

16、境评价的重要指标量,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调查内容 污染源调查 地下水监测 评价方法 标准指数法、污染指数法、综合评价法 水文地质知识,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特点:有机生命体、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生产力 了解基本概念 现场调查方法 生产能力估测 了解遥感方法 基本原理和提供成果 生态系统现状评价,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了解现状调查的三种基本方法,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对自然环境调查要求掌握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参见教材p3436 自然环境调查内容共8项 对社会环境调查要求了解,参见教材p3637 社会环境调查内容共3项,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大纲要求掌握的7项 大气污染源分类 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常用地面气象资料调查分析方法 不利气象条件的概念和实用方法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方法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单项质量指数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方法,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大纲要求掌握的3项 不同类型污染源的调查方法 一般原则和点源、非点源 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水质监测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方法和取样方法 单项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