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 新课标.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52119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 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 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 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 新课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 新课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 新课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 新课标.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新课标】一、 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吕氏春秋中有“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中有“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中有“时至而作,竭时而止”。以上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民注重因地制宜2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有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

2、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3关于哥伦布到达美洲,史学界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种种解释或评价。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立场和观点的是 A发现了“新大陆” B开辟了“新航路” C证实了“地圆学说” D找到了“无主地”4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探索新航路 D占据欧洲商业中心地位5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

3、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 )A“光荣革命”成功 B君主立宪制完善 C日不落帝国建立 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6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主要的变化是()A重工业占主导地位 B交通运输业获得迅速发展C化学工业兴起 D轻工业占主导地位7有人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所谓新的经济秩序在当时是指什么政策()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C国家垄断 D殖民扩张81719世纪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示出一些新旧冲突的征兆

4、,这种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这里所说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不包括()A出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如机工B出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如机户C手工作坊开始出现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关系形成9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10为了运输煤炭,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

5、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害怕蒸汽机车的隆隆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马拉火车的奇闻充分说明了()A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B封建顽固势力阻碍了近代化进程C封建迷信对社会危害极大D马拉火车的壮举震惊了世界各国11196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地抓紧秋收已经完毕的时机,大规模地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代食品。中共中央发出该指示主要是为了 ()A进一步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B进一步丰富人民物质生活C进一步调动集体生产的积极性D克服困难以渡过经济难关12苏俄

6、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D运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13“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由这方面引起的。”这则史料作为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改革14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A马歇尔计划 B布雷顿森林

7、体系C关贸总协定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5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西方“福利国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B是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C涉及医保、养老、住房、教育等方面D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也增加政府负担16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方案”和英国的“凯恩斯方案”。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压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这充分说明()A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B美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C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

8、经济的两大中心D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17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峰会在华盛顿召开。下图是胡锦涛在会上发表讲话,从中可以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的趋势是()“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是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尽快恢复市场信心,遏制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胡锦涛A经济全球化 B区域集团化C贸易自由化 D经济多极化18老师发现小明考试作弊,想找他谈心,这时候老师可以引用孔子的主张是()A“因材施教”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温故而知新”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9下图为故宫中的一块匾,你认为体现的思想是 ()A墨家思想 B法家思想C儒家思想 D道家思想20朱熹近思录致知:“凡一物上有一理

9、,须是穷致其理。”朱熹之“理”是指()A宇宙万物的本原 B三纲五常C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D良知21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 ()A主张学以致用 B反对封建专制C主张男女平等 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22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A地理研究 B天文观测C迷信活动 D航海23汉字形体演变正确的是 ()A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B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C甲骨文楷书小篆隶书D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24由陈凯歌执导的2009年贺岁大片梅兰芳,正在全国公演。该片反映了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

10、芳先生跌宕起伏的艺术人生。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京剧是中国古代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D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清朝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2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发展了人文主义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 BC D二、材料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其中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2分,共计50分)26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

11、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12分) 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兴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

12、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是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始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4分) 全面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4分) 材料三中的“同根相煎”是何意?(4分)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13、。”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石惠莲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几点认识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按照各自的方式实行过一些全国性的“计划化”,即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调节。王斯德世界近代史材料三著名学者房宁在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引论中指出:“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关注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从西方发达国家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思想理论界都在思索和探讨这个问题。对战后西方发展的普遍关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事实对于世界所产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人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在多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今天人类的生活

14、。”(1)阅读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让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的主要原因。(2分)(2)材料二中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调节与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有什么不同?(3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出现了哪些新变化?战后西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7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雅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 在希腊,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是在公元前800年以后,在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以至在某些邦里出身和财富都不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