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3751705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1交流平台“交流平台”安排了默读方法的交流,是对此前默读学习的梳理总结,如不出声、不指读、带着问题默读。特别提示了一个要点: 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圈画出来,读完后再设法了解意思,而不是一边读一边查字典解决字词问题,以免打断默读过程、影响默读速度。2识字加油站“识字加油站”通过“你认识这些和目有关的字吗?”的疑问句形式,激发起学生发现、探究交流的兴趣。内容包括:最上面是单独的五个生字,学生可以从字形上直观感受到这五个生字(睁、眨、瞪、瞅、瞧)的部首都是“目”,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猜想

2、到字义都和“目”有关;中间呈现了五个词语,也都包含带有“目字旁”的字,体会汉字在词语中的不同意思。最下面是认识五个生字,可引导学生结合形声字的造字方法进行识记。3词句段运用“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引导学生在例句中区分“陆续”“连续”“继续”三个容易混淆的副词,并选择一个写一句话。第二题创设了“妈妈准备去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练习分类整理购物清单,知道分类列清单的好处,将语文能力运用于实际生活。4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编排了关于如何待人的古代名言,其内容体现了关于为人处世的重要思想和观点。这几句名言呼应了本单元人文主题“美好品质”,旨在让学生初步懂得待人的道理,传承文化、积累语言。

3、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字词的意思。3能辨析“陆续、连续、继续”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句子。4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5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1能辨析“陆续、连续、继续”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句子。2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教学难点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字词的意思。1紧密结合课文“交流平台”是针对本单元“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这一阅读训练要素进行交流。默读这一方法是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的,

4、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从二年级以来默读学习的实践,围绕默读的基本要求“不出声、不指读”展开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的。其次要紧密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本单元时的默读实践,交流一下自己带着什么问题默读了课文,是怎么通过默读理解课文内容的。2结合语境,理解词义“识字加油站”编排了和“目”有关的字、词,旨在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学词,巩固对形声字规律的认识。对于形声字的认读,可以让学生自主认读;关于字词的理解,则可以结合动作来体会词语的意思。如,做一做“眨眼”的动作,指一指“眼眶”,发现与眼睛的动作有关的词语,常常含有目字旁的字,并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如“眯缝

5、”“眼睛”。几个四字词语,可以借助与眼睛有关的动作“睁”“瞪”“睹”来理解;也可以逐字理解,比如,“目瞪口呆”中“目”是眼睛,“瞪”是睁大眼睛的动作,“口”是嘴巴,“呆”是说不出话发愣的样子,连起来就是“目瞪口呆”的意思因为吃惊而发愣 、发傻的样子。3联系生活,有效运用“词句段运用”中的两项内容,都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进行理解。第一题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境,理解“陆续”“连续”“继续”三个词语的意思,辨析近义词的运用。第二题则是要求学生将物品进行归类。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分类的方法,并启发学生联想超市购物的经历,列出购物清单。4熟读背诵,积累语言“日积月累”

6、编排的是与本单元人文主题“美好品质”有关的名言。这些名言中文字精辟的特点和深刻的含义值得学生在正确朗读、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背诵和积累。1学生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和部分语句。2搜集有关如何待人的名言。3多媒体课件。2课时第一课时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字词的意思。板块一回顾交流,总结收获1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种读书方法,大家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默读)2教师讲述:默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学习中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那么默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3引导学生回忆默读的基本要求不出声、不指

7、读,并围绕它展开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的。4学生交流:默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地方是如何解决的。(1)先圈画出来,读后再想办法理解。(2)默读时,要学会加快速度,不太理解的地方可以暂时跳过。5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的默读实践,交流一下自己带着怎样的问题默读了课文,是怎么通过默读理解课文内容的。(1)指名学生分享。(2)教师小结:带着问题默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很大。6引导学生默读“交流平台”,圈画关键词,再对照自己的实践说一说:关于默读,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够。板块二结合语境,理解词义1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眨瞪瞅眶睹2学生自主认读,注意观察

8、字音和字形,说说:你有什么发现?“瞪、眶”是后鼻音。这几个字的意思都和“目”有关。3学生交流识记这些生字的方法,与大家分享。动作演示法:“眨”字可以通过眼睛很快地一闭一开的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瞪”可以通过睁大眼睛的动作进行演示。形近字对比识字法:“眶”与“框”区别识记。加一加:目者堵,目秋瞅。4带入词语,体会字义。(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词语。眨眼眼眶怒目圆睁 目瞪口呆耳闻目睹(2)指名读,齐读。(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做动作:指一指“眼眶”在哪儿,做一做“眨眼”的动作。逐字理解:“目瞪口呆”中“目”是眼睛,“瞪”是睁大眼睛的动作,“口”是嘴巴,“呆”是说不出话发愣的样子

9、,连起来就是“目瞪口呆”的意思因为吃惊而发愣、发傻的样子。对于较难理解的词语可以结合字典来帮助理解。如“耳闻目睹”。出示表情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5结合语境,运用词语。请学生根据语境选取前面出示的与“目”有关的词语进行填空。(学生填空后课件出示答案)周末,哥哥和妹妹在家玩躲猫猫的游戏。只听啪的一声,妹妹不小心把妈妈最喜欢的花瓶打碎了,哥哥(耳闻目睹)这一切,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妈妈回来了,看到满地的碎片,顿时(怒目圆睁)。6教师小结:同学们,这些字词都和什么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和“目”有关的词语呢?和眼睛有关的词语真不少!无论我们要看什么东西,都需要用到眼睛,你们可一定

10、要好好保护眼睛啊!第二课时1能辨析“陆续、连续、继续”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句子。2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3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板块一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运用对比,理解词语。(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句子。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2)学生自读教材上的句子,分组讨论:这三个词语可以互相调换吗?(3)教师出示替换后的句子,让学生边读边体会,讨论这三个词语是否可以替换。我军的伤员连续从火线上抬下来。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继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白求恩低下头,陆

11、续给伤员做手术。(4)小组交流。“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句中指伤员先后被抬下火线。“连续”表示一个接一个,句中指白求恩手术不间断、一直做手术。“ 继续”指连续下去、不间断,句中指白求恩结束了与师卫生部长的短暂交流,然后就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这三个词语是不能相互替换的。2运用词语,实践练习。(1)引导学生运用三个词语进行填空。(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答案)体育课下课后,同学们(陆续)走回教室。过了一会儿,他们(继续)往前走。她(连续)三年都担任了我们班的班长。(2)课件出示学生放学时的照片,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用“陆续”“连续”“继续”造句。放学了,同学们陆续地走出了校园。小王看了看小李,

12、又继续扫地。我已经连续几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人了。(3)学生自由想象其他的情景,进行造句。(4)与小组同学分享,相互评议。3过渡:小林的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时,总会忘记买一些东西。快过节了,妈妈又准备去超市买一些东西,我们怎么帮助她整理一份购物清单呢?4学会列购物清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物品。(2)学生自主认读物品,交流自己了解的生活常用物品。(3)小组合作,将教材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分类完成后,小组派代表分享。可以分为食品和生活用品两大类。食品:鲫鱼、速冻饺子、馒头、橙子、饼干。生活用品:毛毯、枕头、棉拖鞋、牙刷、沐浴液、衣架、菜板、垃圾桶、充电器。(4)引导学生可以根据

13、自己家的情况,回家和妈妈商量,列出一份购物清单。板块二熟读名言,传承文化1整体感知,读通句子。(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四句名言。不迁怒,不贰过。论语爱人若爱其身。墨子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2)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好停顿。(3)教师范读。(4)同桌互读,检查字音。2小组合作,理解意思。(1)学生默读,想想每句话的意思。(2)集体交流,说说句子的意思。3教师梳理总结每个句子的大意。“不迁怒,不贰过”的意思是不把怒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犯同样的错误。“爱人若爱其身”的意思是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的意思是仁爱的人爱别人,有礼的

14、人尊敬别人。“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的意思是和人说善意的话,比布帛还要温暖;出言伤人,比长矛利戟的伤害还要大。4熟读成诵。(1)指名读。(2)男女赛读。(3)尝试背诵。5教师小结:同学们,爱人、敬人、与人为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你们不仅能把这些爱的语言记在心里,也能把善的言行传承下去。语文园地的内容涉及的方面较广,因此在教学时,需要设计较为丰富的内容。针对此次语文园地,既要关注默读的训练,也要关注阅读积累,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区别近义词,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学会分类,学习古代名言,突出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语文学习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