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专)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516915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专)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南专)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南专)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南专)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南专)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专)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专)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复习(四) 实验与探究题一、题型简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此类考题通常利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以实验为载体设计化学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题型多样,涉及选择、填空、简答、信息、计算等多种题型,全面考查各种能力。二、方法指导1根据实验考查的不同要求进行归类:常见仪器的使用;设计化学实验探究方案;对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2重点实验进行重点复习。例如:一些性质实验,既进行了实验操作,又复习了物质知识。3根据不同实验内容,进行专题复习。如:可按常用仪器的使用、气体的制取及收集实验、化学实验的探究、酸碱盐等物质的探究等专题来进行复习。题型之一物质

2、组成的探究解题技巧:物质组成的探究,包括物质元素组成的探究、固体混合物组成的探究、气体混合物组成的探究等,考查形式多样,综合性较强,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也是难点。学生必须认真审题,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综合考虑,这是解决此类题的重要途径。(2015梧州模拟)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熟鸡蛋在常温下放置一两天后就会变臭了。富有营养而味道鲜美的鸡蛋,怎么会散发出臭味呢?同学们立即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问题】这种散发出刺激性臭味的无色气体是什么?它有怎样的性质?【猜想假设】大家按照查阅到的鸡蛋中主要含有的元素是C、H、O、N、S的信息及相应元素的化合价,列出了气体的可能存在形式分别有以下几

3、组:甲组含碳化合物:CH4、CO、CO2乙组含氮化合物:NH3、NO、NO2丙组含硫化合物:SO2、SO3虽然列出了上述可能,但大家都一致提议排除甲组的可能性,大家提出的理由是_。【查阅资料】物质NH3NONO2SO2SO3一些特性碱性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NO2红棕色酸性,有刺激性气味,能使KMnO4溶液褪色沸点448 根据所查阅的资料,大家进一步排除了NO、NO2,理由是_;也排除了SO3的可能,理由是_。【实验验证】毫无头绪的同学们向老师请教,老师笑而不语,拿出了两集气瓶的气体M,告诉大家这就是该刺激性臭味气体的主要成分,具有可燃性,至于还有什么性质,让大家在注意防护和实验安全的条件下进行探

4、究。(1)小吴同学用针筒抽取了部分气体M,注入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结果没有看到溶液变_的现象,证明该气体不是NH3;(2)小周同学设法点燃了气体M,并拿一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看到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出现,说明了M气体中含有_元素;燃烧后的气体带有刺激性,并能使另一个内壁沾有KMnO4溶液的小烧杯,出现红色褪去的现象,说明M气体中还含有_元素。(3)为了进一步探究M气体的组成,小施将3.4 g的M气体完全燃烧后,设法将燃烧后所得气体,全部通入如图装置中。(注:碱石灰为固体NaOH和CaO的混合物)经充分吸收后称重,发现A装置增重1.8 g,C装置增重6.4 g。通过计算可知,除了上述小周

5、确定的两种元素外,M气体中_(填“含”或“不含”)其他元素;并确定了M的化学式为_。而上图中B装置的作用是_;D装置的作用是_。经过严谨的思考与细致的实验,同学们终于揭开了这种气体的组成。思路点拨:【猜想假设】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进行考虑;【查阅资料】根据“刺激性臭味的无色气体”排除,NO2是红棕色气体,而NO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NO2;也排除了SO3的可能,理由是常温下SO3不是气体;【实验验证】(1)考虑NH3为碱性;(2)根据“点燃了气体M,并拿一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看到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出现”“燃烧后的气体带有刺激性,并能使另一个内壁沾有KMnO4溶液的小烧杯,出现红色褪去的现象”

6、,推测含有元素的种类;(3)根据“3.4 g的M气体”“A装置增重1.8 g,C装置增重6.4 g”进行计算,推测M的化学式。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认真读题勾画关键语句明确要求使用所给资料,关联基础知识规范答题。1(2015贵港)某兴趣小组先往甲、乙试管中各加入2 mL 10%的CuSO4溶液,再往甲试管中加入5 mL、乙试管中滴入2滴10%的NaOH溶液,观察到甲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乙试管中有浅绿色沉淀生成。【实验讨论】得到的蓝色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铜,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那么浅绿色沉淀是什么呢?【查阅资料】(1)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可能会生成碱式硫酸铜,它是浅绿色,

7、受热会分解。(2)碱式硫酸铜有多种可能组成,如Cu2(OH)2SO4、Cu3(OH)4SO4、Cu4(OH)6SO4,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58、356、454。(3)SO2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探究】该小组对碱式硫酸铜产生了兴趣,想探究碱式硫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实验设计】取少量碱式硫酸铜加入试管中并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试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滴入稀硫酸黑色沉淀溶解,溶液呈蓝色,证明该黑色固体是CuO;B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证明有水生成了;C中_,证明生成了SO2;D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生成了O2。【实验反思】(1)当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时

8、,只要控制CuSO4溶液的量一定,NaOH溶液_(填“足量”或“不足”)时就能生成浅绿色沉淀,此实验利用的科学方法是_(填“控制变量法”或“对比观察法”)。(2)碱式硫酸铜可表示为aCu(OH)2bCuSO4,则Cu4(OH)6SO4还可表示为_。【拓展延伸】(1)当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试另举一例:_。(2)为了测定所得浅绿色沉淀的成分,再进行后续实验,取8.9 g碱式硫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0.9 g水,通过计算确定所得浅绿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2(2015贺州)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H2、CO2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其成分。【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

9、末,遇水变蓝色。【提出问题】混合气体由哪些气体组成?【提出猜想】猜想一:混合气体是CO、CO2;猜想二:混合气体是CO、H2;猜想三:混合气体是H2、CO2;猜想四:混合气体是_。【设计实验】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观察现象】A中黑色固体变红色,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讨论交流】(1)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则猜想_不成立;(2)小华认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小军认为小华的说法不正确,理由是_;(3)小丽认为在A装置前连接以下三个装置就可以确定气体成分,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_gh,按小丽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黑色固体变红色,B

10、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前后两瓶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则猜想_成立,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指导老师指出小丽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还存在一处不足,你的改进措施是_。品名:504双吸剂成分:铁粉、生石灰等3.(2015河池一模)小刚在家中准备丢弃的红枣袋中发现一袋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拿到学校后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固体样品也很好奇,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久置后的固体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久置后的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实验探究】小刚设计了方案一: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固体逐渐消失,有无色气泡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Fe2O3。同学们认为小刚的方案一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大家讨论后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二继续验证:步骤中固体溶解时放出热量,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_。写出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同学们对滤渣B再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固体减少,_,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和Fe2O3。【实验结论】该久置后的固体中一定含有Fe、Fe2O3、CaO、CaCO3。【反思】食品包装袋内放双吸剂的目的是

12、_。4(2015江南区一模)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相对分子质量222加热完全分解后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称取了4.44 g碱式碳酸铜在试管中高温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冷却到室温后,称量黑色固体产物质量为3.2 g。他们对固体产物作出了以下猜想:可能是氧化铜;可能是碳粉;可能是碳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以上猜想的理由是:_。(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向盛有少量该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若出现_的现象,则猜想正确;若出现_的现象,则猜想正确。(2)乙同学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分析了一下,认为猜想可以排除,他的理由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