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网路报导教学讲义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751467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民网路报导教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公民网路报导教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公民网路报导教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公民网路报导教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公民网路报导教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民网路报导教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网路报导教学讲义(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民網路報導,Citizen Web Report,授課:陳欣欣,前言,由於資訊科技的不斷發展 社會形勢的大轉變 讀者大大的不一樣 更緊張的 巨大污水坑 所有市民都是記者。,是誰的意見?.,記者不是異形 轉述給其他人 電腦網際網路 增加溝通傳播的速度 增加資訊取用便捷性 公民參與之重要媒介,媒體現況,競爭、炒作、惡質 刺激收視率和發行量 偏離民主的需求 掩蓋草根聲音 部落格等科技 增進社會多元族群 帶動公共的對話 促成民主的審議,改變現況 公共資訊公開化 民眾能夠輕鬆取得訊息 議會詢答實錄 民代投票紀錄 政策法案內容 社區發展計畫 公共建設招標 企業投資持股,透過電腦中介傳播 提供新的公民參與

2、 達成幾項功能: 1.提供民眾表達意見、需求及自我利益的機會與場合。 2.滿足人民(知的權利),透過參與的過程使民眾瞭解整個決策的過程,以取得民眾的認同與支持。,3.提供民眾腦力激盪的機會,以彌補少數決策者的限制與盲點,以達成集思廣益之效用。 4.提供民眾與政府部門雙向互動對話溝通之平台,有效創造公民參與之環境。,探討,政府、民間和學術機構若能舉辦更多的研討會、工作坊、專題講座,讓學術與實務工作者、傳統媒體記者和部落格寫手交流經驗、分享所學,將有助於公民新聞理論與實務的發展。,採訪機會,文化交流 停看聽 採訪禮儀 採訪技巧 時間:八月八日上午九點調課,思考用心,評分,課程評分: 網路議題採訪3

3、0 出席與分享30 報導實際演練40,苦勞網 .,部落客,網誌(Blog),或音譯為部落格、博客,是指個人透過網路空間,將個人日記書寫於網路之上,並且定期更新。 書寫部落格的人,則稱為blogger,音譯為部落客或博客。,部落客簡史,Blog是從weblog縮寫而來,weblog一詞,早在1997年底,由Jorn Barger在他自己的個人網站( log ,是在網頁伺服器上的紀錄檔,記錄使用者的IP、瀏覽網頁時間、系統錯誤訊息等技術性的文字。,部落客簡史,Jorn Barger提出weblog這個概念之後,原本記錄技術性文字的紀錄檔,轉變為用網頁(web)來呈現的個人日誌(log)的模式,此時

4、的weblog才具也可讀性,內容多半是由一個人(或一群人)撰寫,並且定期更新。 後來,在1999年四、五月間,Peter Merholz將Weblog唸成Wee-blog,聽起來就像是We Blog(我們Blog)。慢慢地,大家就沿用了Blog這個名稱。,部落客簡史,國外部落格發展得相當早,以英語系的部落格來說,早在1999年就已經逐漸普及,但發展之初多為個人站台的形式。2000年開始,陸續有記者、教師、科技產業工作者、企業界人士等加入部落格寫作的行列。 200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世貿中心遭恐怖份子攻擊,美國紐約的部落客發揮了及時報導與觀察的作用,第一時間透過部落格不斷更新現場最新資訊,在

5、這事件中,部落格也成為傳統媒體報導取材的資源之一。,部落客簡史,2002年開始,部落格漸漸走向主流,常獲得媒體的關注,加上部落格得高度互動性,也顛覆了傳統的新聞學。除了新聞界高度關注,部落格的風氣也在2002年底吹向政治界,最近的美國總統大選,包含George W. Bush等候選人,都開始撰寫部落格,藉此掌握選民,並宣傳政治理念。,部落客簡史,除了個人、新聞界與政治界關注部落格,國外不少團體利用部落格來作推廣地方草根運動(Grass-roots)或是獨立媒體的平台,像是國外的indymedia。在教育的應用上,加州柏克萊大學傳播學院在2002年加開如何將部落格應用於新聞工作的課程。之後,史丹

6、佛大學也跟進,推廣校園部落格計畫。,部落客簡史,2003年初,提供免費網頁服務的入口網站terra lycos提供免費部落格服務,擁有全美最多撥接客戶的AOL也有意跟進。Google併購,提供部落格服務,更是2003年前半年部落格圈內的一項大事。,台灣部落客簡史,台灣blog發展的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發展初期、停滯期、蓬勃發展期。 1.4.1 發展初期 台灣部落格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入口網站PChome推出ePaper電子報,可以勉強算是台灣部落格發展的雛形,提供一個平台,讓電子報的台長能定期發佈文章給訂閱的使用者。但這並非所謂的部落格,只能算是符合部落格定義的部分功能。 在

7、此之後,智邦在1997年推出智邦電子報,以及2000年的明日報 MyPaper 個人新聞台,都只能算是具有部分部落格特徵的平台。,台灣部落客簡史,1.4.2 停滯期 2000年明日報 MyPaper 個人新聞台推出之後,台灣進入了停滯期,一直到2002年底才又逐漸受到關注。 雖然台灣部落格發展有一小段的停滯期,但華文部落格卻不然。中國大陸在這段期間,部落格的概念逐漸發展,2002年中開始,相繼出現了博客中國與中文Blog心得集兩個部落格集結網站。 到了2002年十月,這股風潮才又吹回台灣。由藝立協社群組成的正體中文blog資訊中心,開始推廣部落格,2003年二月間,台灣應遞媒與部落格實驗和台灣

8、部落格 -天線部落實驗網路陸續出現。,台灣部落客簡史,1.4.3 蓬勃發展期 部落格的熱潮,在這個時期蔓延到了台灣的學術圈、政治圈、傳播圈、和文化圈,學術單位也開始架設部落格,破報、立報、蜂報等媒體也開始使用部落格,甚至許多立委見識到部落格背後蘊藏的能量,也紛紛架設起部落格。,台灣部落客簡史,在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指標就是2003年9月開始提供部落格服務的無名小站,初期以網路相簿起家,後來增加部落格功能,因使用者眾多,知名度大增。2004年,退出學術網路成立公司,走向商業化,2006年開始至今,發生了不少事件備受爭議,也引起媒體關注,2006年底,雅虎奇摩以天價收購無名小站。,台灣部落客簡史,2003年以後,入口網站 (如:新浪)、媒體(如:中時電子報)、電信業者(如:中華電信)等,陸續提供部落格平台的服務。 自此之後,台灣部落格發展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