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四)饮酒(其五)(河北近8未考)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513786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四)饮酒(其五)(河北近8未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四)饮酒(其五)(河北近8未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四)饮酒(其五)(河北近8未考)(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饮酒(其五)(河北近8年未考)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虽处污浊闹市,却不受尘俗的烦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设问,回答“无车马喧”的原因。“心远”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形象地写出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描写采菊时无意间偶见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景物描写。作者以飞鸟自喻,以飞鸟倦飞而知还来表达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以哲理句结尾,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

2、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文学常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饮酒为五言古诗。【本诗主旨】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弃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表现了悠闲自得的心境,抒发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写作手法】说理、抒情、写景融为一体。【高效集训】1(2016湛江中考)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望”等字好吗?为什么?_不好。“见”字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诗人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如熟友相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更好地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形象。_2(2016湛江中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_自然之趣_和_人生真谛_。3(2016原创预测)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_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_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