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二十四)渔家傲秋思(河北近8未考)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513662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二十四)渔家傲秋思(河北近8未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二十四)渔家傲秋思(河北近8未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34首必考古诗词曲梳理(二十四)渔家傲秋思(河北近8未考)(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四)渔家傲秋思(河北近8年未考)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前句“异”字总括全篇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后句用典(衡阳回雁峰),实际是写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家乡吴地截然不同。随着军中号角声响起,形成浓厚悲凉的气氛。“千嶂里”点明出处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孤城,“长烟落日”“孤城闭”表面写夕阳西下孤城紧闭之景,实写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这三句动静结合,崇山之中孤城紧闭,充满肃杀之气,为下阕抒情蓄势。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两句正面揭示作者和征人们的矛盾心

2、理。“一杯”与“万里”悬殊对比,诉尽杯酒难消乡愁。后句化用典故(勒石燕然),表明战争未胜,军事不利,归乡无从谈起。“羌管”(发出的是凄切之声),加上大地上铺满的秋霜,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将军白发征夫泪”为互文的修辞,悲怆含蓄地表达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军事家、文学家。渔家傲,词牌名;秋思,题目。【本诗主旨】描绘了边地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写作手法】1.上阕着重写景,为下文抒发感情作铺垫烘托。2.下阕着重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3.运用典故、互文。【高效集训】1(2016达州中考)渔家傲

3、秋思的作者是_北宋_(朝代)的_范仲淹_(人名),其中“渔家傲”是_词牌名_,“秋思”是_题目_。2(2016达州中考)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景,以一个“_异_”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下片的“家万里”表达了作者_思乡(忧国)_的思想感情。3(2016石家庄43中模拟)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_示例: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黄昏时刻,夕阳西下,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门隐蔽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_4(2016石家庄43中模拟)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句诗。_示例:“闭”字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孤”字暗示敌强我弱的局面;“千嶂”“长烟”“落日”三个词勾画了一幅萧瑟悲凉、肃杀壮阔的战地边塞图。_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