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二)叙事说理篇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513552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二)叙事说理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二)叙事说理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二)叙事说理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二)叙事说理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二)叙事说理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突破(二)叙事说理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叙事说理篇一、(2016揭阳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祁黄羊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节选自吕氏春秋)1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善哉 / 祁黄羊之论也 / 外举不避仇 / 内举不避子。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语。(1)居有间间:_一段时间_(2)国人称善焉 称:_称赞_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C国无尉/去国怀乡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4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_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二是因为晋平公从善如流,知人善任(或听从祁黄羊的建议,任用解狐和祁午)。_二、(2016衢州中考)纪鴞鸣【唐】林简言东渭桥有贾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槐焉,耸干舒柯,布叶凝翠,不与他槐等。其舍既陋,主人独以槐为饰,当乎夏日,则孕风贮凉,虽高台大屋,谅无惭德,是以徂南走北,步者乘者,息肩于斯,税

3、驾于斯,亦忘舍之陋。长庆元年,简言去鄜得息其下,观主人德槐之意,亦高台大室者也。洎二年,去夏阳,则槐薪矣。屋既陋,槐且为薪,遂进他舍。因问其故,曰:“某与邻,俱贾食者也。某以槐故,利兼于邻。邻有善作鴞鸣者,每伺宵晦,辄登树鴞鸣,凡侧于树,若小若大,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又私于巫者,俾于鬼语:槐于去,鴞不息。主人有母者且瘵,虑祸及母,遂取巫者语,后亦以稀宾致困。”简言曰:“假为鴞鸣,灭树殃家,甚于真鴞,非听之误耶?然屈平謇谔,非不利于楚也,靳尚一鴞鸣而三闾放;杨震訏谟,非不利于汉也,樊丰一鴞鸣而太尉死。求之于古,主人亦不为甚愚。”(选自寓林折枝,有删减)【注释】鴞(xio):鸟

4、名,俗称猫头鹰。謇谔:正直敢言。訏谟:远大宏伟的谋划。1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莫不凛然惧悚 / 以为鬼物之在槐也 / 不日而至也。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A东渭桥槐树下的饭店虽然简陋,但对槐树的装饰独具匠心,用翠绿的布条挂满树枝,留住夏日的凉风,所以客人很多。B林简言离开夏阳的时候来到槐树下,发现大槐树没有了,只好去别人家,他向人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槐树被毁的原因。C邻居家的孩子善于学猫头鹰叫,他很喜欢这棵树,常常趁人不注意爬到树上乱叫,声音忽上忽下,忽大忽小,很滑稽。D店主的母亲有肺结核病,听信巫师的鬼话,担心大祸临头,店主只好扔掉巫师的咒符,闭门陪侍母亲,以致于门庭冷

5、落。3第段中哪些词语表现了鴞鸣者的丑恶?请仔细品读,具体分析。_“每伺宵晦”的“每”写鴞鸣者为达毁树之目的,经常不断地制造恐怖。“伺”字刻画了阴险小人等待时机的丑恶嘴脸。“辄登树鴞鸣”的“辄”,写出了鴞鸣者一有机会就害人,完全是小人行径。“又私于巫者”的“又”,是一招不成再来一招,揭露这种宵小之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毒心肠。“私”,揭露了小人鬼鬼祟祟与他人勾结,手段卑劣,心术不正。_4本文与王安石伤仲永的写法相似,根据提示填写下表空缺处。篇目叙事说理伤仲永神童才华泯灭阐述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纪鴞鸣槐树被毁揭示听信馋言的危害三、(2016邯郸25中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大义感人楚昭王遭吴阖

6、庐之祸注,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反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竟以复国。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节选自容斋随笔,有改动)【注释】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指吴王阖庐伐楚,五战,楚五败。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刘氏四百年基业 / 定于是矣。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思。(1)有君如是其贤也贤:_贤明_(2)或奔走赴秦 或:_有的_(3)

7、吾当王关中 王:_称王_(4)告谕之 告:_传达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父老反矣!何患无君?_父老乡亲们回去吧!何愁没有君王呢?_4选文记叙了三个故事:楚昭王_依靠父老乡亲复国_,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定基业,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用鲜明的对比,突出了_民心_的重要性。四、(2016张家口9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陈谏议教子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

8、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选自吴曾能改斋漫录)【注释】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啮:咬。厩(ji):马棚。仆:仆人。贾(g)人:商人。遽:立刻。蓄:养。直:通“值”。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汝为贵臣 / 家中左右尚不能制 / 贾人安能蓄之 / 是移祸于人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不可驭驭:_驾驭_(2)不见是马 是:_这_(3)尚不能制 尚:_尚且_(4)戒仆养之终老 戒:_告诫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_宋人陈谏议家有一匹恶马,性子暴躁,不能够驾驭,踢伤、咬伤了很多人了。_(2)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_当时人们称陈谏

9、议有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风度。_4请简要分析陈谏议是怎样一个人。_是一个敦厚淳朴、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他人着想的人。_5我们学过的课文岳阳楼记中的“古仁人”的精神品质是怎样的?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_五、(2016原创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

10、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注释】面缚首罪:把自己捆绑起来当面向曹操请罪。免:免于祸。冲:曹操的儿子。文中“太祖”即指曹操。自归:自首。穿:刺穿。谬:假装。妄:胡乱。县:通“悬”。一无所问:丝毫不加追究。1请给文中的画线句加上标点符号。世俗以为鼠啮衣者 , 其主不吉 。 今单衣见啮 , 是以忧戚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此妄言耳妄:_胡乱,毫无根据_(2)况鞍县柱乎乎:_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_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_曹冲于是用刀刺穿(自己的)单衣,弄得像是被老鼠咬坏的一样,假装很不开心,脸上显出忧愁的神色。_(2)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_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坏,何况马鞍是悬在梁柱上呢?_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_曹冲智救库吏。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