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篇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课时考点突破二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513232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篇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课时考点突破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篇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课时考点突破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篇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课时考点突破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篇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课时考点突破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篇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课时考点突破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篇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课时考点突破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篇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课时考点突破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考点突破二(2014河北中考)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学问。唐玄奘的寂寞成就了西天取经的事业,徐霞客的寂寞成就了旅行天下的壮举,司马迁的寂寞成就了史家绝唱史记,曹雪芹的寂寞成就了鸿篇巨制红楼梦寂寞是一首歌,是只有一个人的吟唱;寂寞是一首诗,是来自内心深处的独白。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甘于寂寞,潜心读书做学问。他不喜欢应酬,也反感客人来访,常以生病为由推辞。他每天呆在书房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真可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钱钟书声名远播,时常会有世界各地的人慕名造访。有一位外国女士打电话给他,表示非常喜欢他的文章,想登门拜访。钱先生听后,赶紧说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

2、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那位女士深为钱先生的幽默婉拒所折服,只好作罢。也许,正是有了这种闭门读书做研究的态度,钱先生才写出了谈艺录管锥编等不朽的学术巨著。其实,像钱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既能洞悉这个社会,又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喧嚣,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事情。“芥川奖”是日本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奖项。获奖者有“登龙门”之称许多作家都因获此奖而名噪一时。最近一届的“芥川奖”获得者田中慎弥却是个“普通人”,他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高学历,为什么能获得如此级别的文学奖呢?媒体对他的描述可能给出了答案:“田中慎弥没有手机,也不用电脑。但他却很执著,甚至有些固执,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寂寞相伴,专心读书和写作

3、。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日本文学新的希望。”田中慎弥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耐得住寂寞,埋头写作,终成正果。“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能坐得了冷板凳,自然能静得了心,做得了学问。我们的生活本来可以很平静,只是因为内心浮躁,无法平静,所以常常觉得自己很“忙碌”。若能守住寂寞,不为外界所干扰,一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又怎能做不了学问呢?词句含义理解(8年4篇考)1选文第段中“坐得了冷板凳”的意思是什么?_【思路归纳】回答此题首先根据题干确定答题范围和答题方向。题干明确答题范围是第段的句子。其次可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本义和深度含义。“坐冷板凳”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也比喻“长期做

4、寂寞清苦的工作”。再结合第段第一句话写“田中慎弥能够排除外界干扰埋头写作”的事例和末句“能坐得了冷板凳,自然能静得了心,做得了学问”的对应关系,就能找出它的本义,理解其在句中的含义。【答案】能耐得住寂寞。(意思对即可)【方法指导】1理解重要词句含义:必须扣住语境(句子的上下文)。具体方法如下:(1)找到加点词语,分析加点词语的本义,注意语境品味。这适用于那些要求对词、句的深层含义或感情色彩等内容进行品味的题,答题从词义本身入手。(2)然后揣摩感受语境,具体分析。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答题时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词语的本义和延伸意义着手,结合议论文语言严谨、生动、简明

5、、准确的特点概括总结。(3)最后将本义和语境意相结合,组织语言作答即可,答题时如果该词语使用了修辞,一定要点出使用了某种修辞,结合文章内容表达出这种修辞的作用。2看词语的指代义:(1)明确指代内容的容量:指代词的指代内容可少可多,可以指代一个词、短语、句子、句群甚至段落。(这些都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确定。)(2)辨认指代内容的位置:指代词所指代内容在上下文中没有固定的位置,大体有两种:一是指代内容在指代词前,二是指代内容在指代词后。(指出代词的指代内容类试题,一般来说,“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类”是不定指等等)(3)归纳指代内容的含义:找关键词。

6、找关键句(即找中心句)。无关键词句时,先要统览有关指代内容,理清其内部关系,用自己简洁、准确的语言来概括。找出指代内容后,将所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品味议论文语言(8年4篇3考)2选文第段加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_【思路归纳】回答此题时,先确定题干的要求和答题角度。此题要求分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一般对句子表达效果的赏析,可从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对带有修辞的语句做赏析时,首先要从修辞上考虑。由加横线句子“又怎能做不了学问呢?”可知此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然后再写出修辞的作用,反问在此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最后写表达内容(观点),即突出“寂寞出学问”的论点。【答案】运用

7、反问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寂寞出学问的论点。【方法指导】对语句的赏析,主要是对语句表达效果、议论文语言特点的考查。题型1:语句表达效果赏析(2014.16/2008.17)语句表达效果赏析题一般是从修辞用词、论证方法及作用等方面设置,所以在备考时要注意掌握常见修辞方法,论证方法的作用。常考查的修辞手法及作用:修辞手法作用反问(2014.16)无疑而问,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反复(2008.17)多次强调,使论证更有力。夸张突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对偶使句式整齐匀称,表意凝练,节奏感、韵律感强。设问自问自答,引起注意,层次分明,启发读者思考。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述所论证对象,极富表现

8、力。排比集中、透彻地表达复杂的内容,情感强烈;句式整齐,加强语势。拟人将事物人格化,增强语言的亲切感、形象性,使文章更加生动。答题格式:先判断句子特点(修辞、写法、论证方法等)(修辞、写法、论证方法等)的作用(突出、具体有力等)表达内容(观点)。题型2:议论文语言特点(2009.16)设问形式:选文第段中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议论文语言的特点一般有:严密、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考查最多的是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分析词语的作用、表达效果时可从以上特点进行考虑。针对议论文中常见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这一类题,解答时一般有固定的格式:判断(能或不能删去)词语所起的作用删去后语言的意思总

9、结(即删去后的效果,表达不严密,论证缺少说服力)。分析、补充论据(8年4篇3考)3选文在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上各有什么特点?_【思路归纳】回答此题时,先认真分析题干的要求。此题题干明确表明是“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其次,再深入文章进行分析,确定事实论据有哪些,在选择和使用上有什么特点。选文所选取的事实论据主要是人物事例。从唐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典型丰富。文章第段列举唐玄奘、曹雪芹、司马迁、徐霞客的事例,最后用了一句话说明了寂寞所创造的成就,简练有力。第段列举了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甘于寂寞,潜心读书,闭门做学问的事例。第段列举了田中慎弥能耐得住寂寞,埋头写作并获得“芥川奖”的例子,详细而具体

10、。由此可见,选文在论据的使用上详略得当。【答案】所用事实论据选自古今中外,典型丰富;在事实论据的使用上,详略得当。(意思对即可)【方法指导】题型1:分析论据及其作用(2015.14/2014.17)分析论据时,首先要明确文中列举句子或段落运用了什么论据,然后联系论点具体分析其作用。议论文常见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据等。作用: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道理论据:包括经过验证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作用: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另外,使用多个事例论据或道理论据,一般情况下会使论证更加具有说服力,也更

11、充分。答题格式:这是论据,在文中起论证的作用。(或引出论点的作用)题型2:两个事例删一个事例好不好?题型3:补写论据(2011.17)首先要审清题目,看是要补充事实论据还是要补充道理论据,如果补充事实论据,可举名人事例,更有说服力,并能展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其次,一定要围绕论点去写。论据补写“三要”:要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要真实,材料虚假或张冠李戴,都不能有效证明论点。要简洁,凡与论点没什么关系的情节过程都是多余的。注意:写道理论据时,论据要与论点一致,所写的名言、格言应有一定的权威性。警句、谚语、诗句

12、等直接引用时要与原文对照,认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原意。论证方法及作用(8年4篇1考)4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思路归纳】段举的是日本作家田中慎弥的例子,是外国的例子。这样全文举的例子就涉及到古今中外覆盖全面,避免了一偏概全。【答案】运用了举例论证。田中慎弥这一外国成功事例列举,使全文论据涉及到古今中外,避免了以偏概全,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方法指导】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分析题,要求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判定分析构成结合具体内容来说表达效果。判断句子或语段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首先了解常见的4种论证方法的特点,然后根据特点找语言标志或

13、特征标志词来辨别。如举例论证,具体事例或人物,一般具有故事性或叙述性;道理论证:引用含哲理的古诗、名言警句或纯粹的讲道理,进行说理性的叙述;比喻论证,一般都能找到本体和喻体,将相关联的放在一起,借用常见易懂的事物作喻来达到对论点的论述;正反对比论证,一般有正面说理和反面两方面的内容;引用论证,有名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名言的来帮助观点的论述。分析论证思路(8年4篇3考)5(原创)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_【思路归纳】回答这道题时,首先要弄清文章具体讲了什么,采用的是什么形式进行论证。该选文采用了总分总式展开论证。文章首段单句成段提出了“唯有寂寞出学问”这一论点,然后段分别列举国内、国外专家学

14、者的事例对论点加以论证,最后一段再次提出论点,进行总结。回答思路一定要清晰。【答案】选文采用总分总的方式论证了观点。第段提出中心论点“唯有寂寞出学问”,然后作者用中外学者事例论证观点,其中第段列举了中国文人学者的事例论证观点;第段列举外国作家的事例论证观点。最后一段进行总结,再次提出中心论点。【方法指导】(1)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分为: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2)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层次须抓住与文章结构有关的符号或关键词句:标点符号:如问号、分号、引号等往往表明文章的段落层次及其关系;起到分层作用的词句,如关联词语、顺序词语、时间词语、空间词语和重复使用的某个词语或语段、过渡句等,既是层次转换的标志,又是文章组合的手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会有这些很明显的标志,遇到此种情况学生就要通读全文,找出表示作者行文时层次结构的“隐性标志”(指文章层与层之间的意义联系、转换和过渡)。此外,表述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时,注意须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这类表起承转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