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文化生活教学案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51287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127 大小:6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文化生活教学案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2010年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文化生活教学案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2010年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文化生活教学案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2010年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文化生活教学案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2010年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文化生活教学案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文化生活教学案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文化生活教学案人教版.doc(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教 第一单元 文化与社会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整合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文化现象丰富多彩。一、文化是什么1、文化的含义: 理解:(1)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所讲的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既不是广义的,也不是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和政治的。例1: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然科学 技术语言、文字 选举人

2、大代表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园林雕塑 A B. C. D.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2)文化是人们具有的一种文化素养(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其实质是精神现象。注意: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而人们游山玩水则属于文化活动。例2:(06潍坊)2005年5月,莺都潍坊掀起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宣传提纲指出,创建文明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市民素质的

3、形成 ( ) A.离不开社会实践 B.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 C.也可以是天生的 D.家庭教育最重要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文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的实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

4、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乏,精神上也不能空虚,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例3:15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影响 D.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具体化)(一)文化与经济

5、、政治的关系(文化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具体化)1、相互影响: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判断:文化都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互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除了传统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军事力量、外交力量外,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

6、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科技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我国如何在文化方面提高综合国力)例4:文化的力量总是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中,孕育无形的凝聚力、向心力及亲和力。这说明 ( ) 文化已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

7、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总是能够极大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A B. C. D.填空巩固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_及其_。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_。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_。一定的经济、政治_一定的文化,文化又_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课后练习试一试 你能行一、单项选择题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回答13题。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太阳和月亮 B长江和黄河 C泰山和黄山 D长城和故宫2“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我们学习“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8、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成果 C人类全部精神生活及其产品 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3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之所以需要文化生活,是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A B C D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回答46题。4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C文化没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D文化与经济、政

9、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5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这表现在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D只要经济政治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6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特点的 是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A B C D 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

10、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回答7-8题。7上述材料说明文化就是经济和科技 B.文化是社会精神力量C.文化就是人才和知识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8依据上述材料:这种发展格局,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提供了利用高科技和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发展格局,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以文化建设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 B. C. D. 二、交流讨论有位学者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比“文化”更

11、令人难以捉摸了。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表述它的意义,却正像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外,简直是无所不在。其实,文化用不着去寻找,它就在我们身边。几乎每一种社会现象都可以用文化来冠名。我们常说的文化现象有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商业文化、企业文化乃至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网络文化、书文化、茶文化可以说,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文化。1.请以“我身边的文化生活”为题开展一次专题讨论。可从日常的衣、食、住、行或者风俗习惯着眼展开讨论,注意比较各自所谈的文化生活有什么不同。2.谈谈你对

12、文化现象和文化生活的认识。三、搜集思索:文化是什么: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人们关于文化是什么的答案有近三百种之多。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和凯利认为。文化是历史创造的生存形式系统,既包合显性形式,又包含隐性形式,并具有为整个群体或在一定时期为其某个特定部分所共事的倾向。我国1989年出版的辞海对“文化”一词的注释为:(1)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2)泛指一般知识,包

13、括语文知识。如“学文化”即指学习文字和求取一般知识。(3)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与教化的总称。南齐玉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1.查查你身边的相关书籍,看能找到多少种文化的定义把你认为有代表性的定义摘抄下来,与同学交流。2.对本课程所讲的文化概念,你是怎能样理解的?四、理解说明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它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的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的一论述对我们理解“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有何启示?五、分析说明人们谈论近代资本主义革命,总是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讲起;人们谈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总是从新文化运动讲起。在中国古代,虽然曾经分裂为不同的政治共同体或者经济共同体,但是始终属于同一文化共同体。中华文化从来不曾中断,从来不曾分裂。正是统一的文化这根红线贯穿中国历史。虽然历经三国鼎立、五代十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