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教学文案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512168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教学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教学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教学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教学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教学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教学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教学文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维(701761)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他擅长写优美的山水诗和抒情小诗,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作有送元二使安西鸟鸣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zho,sh,jn,y,wi,gng,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到某地;出使。,送别。,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唐朝的时候,国势强大,很多国家都想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长安城经常有人被派到国外去出使。而

2、每一次出使,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既高兴又忧伤的事情,高兴的是可以为国家建功立业,做出贡献,忧伤的是要和多年的老友故交分别。这一别就是海角天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知背景,送别时的景是怎样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浥(y):湿润。,客舍:旅店。,柳色:指初春嫩柳的颜色。,朝雨:早晨的雨。,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清晨一场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知句意,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地点,时间,环境,

3、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 、 和 。,雨给人感觉是伤愁。而柳在古人眼里更是有含义的,古代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来到送别的地方,折下柳枝送给行人,表示折柳赠别。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所以,古人看到柳就会产生离别之意。非常巧的是:柳树的“柳”跟“留下来”的“留”音相近。表示挽留的意思。这一雨一柳搅扰着王维的情思,蒙上了淡淡的伤愁。,一起来感受,根据诗句解答,前两句写离别时的景色,地点是( ),季节是( ),从哪里可以看出?“柳”与“( )”谐音,暗含( )之意,你感觉这景色如何?,城 渭,春季,留,挽留,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

4、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君:指元二。,更:再。,故人:老朋友。,更尽:再饮完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知句意,诗句意思:,返回,渭城,阳关,安西,长安,安西: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那儿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和我们大不一样,说话也听不懂。,从渭城到安西有3000多公里,古时候没有汽车、火车、飞机,就是用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要用上半年时间。从渭城到安西要经过阳关。它和玉门关都是古时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q,

5、元二要去的是萧条的安西,面对着茫茫的大漠,长途跋涉,此地一别,生死难料,更别提是重逢了,如果你是王维,你的心情如何?,谈心情,古诗理解,通过写春天里送别好友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你想对元二说什么?,从欣欣向荣的渭城到大漠茫茫的安西,这一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到了安西,他能顺利完成使命吗?又能平安地回来吗?,张骞出使西域用了十三年,苏武用了十九年时间才回到祖国。更何况,王维此时已到了晚年,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和元二能否再相见很难预料啊。,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谢谢大家,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