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7509300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8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 试题 考考生生注注意意: 本试卷共有两道大题,时间为90 分钟,满分为 100 分。第一大题为选择 题,所有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二大题为非选择题,所 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一、单单选选题题(本本大大题题共共 2 25 5 小小题题,共共 5 50 0. .0 0 分分) 1.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氨基酸、神经递质、血红蛋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 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 显著下降 C. 血液渗透压的大小

2、主要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 D.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保障的必要条件 2.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的图解,其中 为细胞外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血浆 B. 若某人因发生肾炎,组织液回流受阻,会使图中液体量增加 C. 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细胞,可用显微 镜观察到 D.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 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细胞膜外 K+ 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B. 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C. 突触可分为轴突

3、-细胞体型和轴突 -树突型 D. 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4.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 别的物质 B. 突触小体可完成 “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变 C.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递质的过程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D. 图中所示生理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信息交流的作用 5.如图为神经 -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刺激 M 点产生的兴奋只能向 N 传递 B. 刺激 M 点电流表指针将偏转 1 次 C. 刺激 M 和 N 点都可以引起肌肉收缩 D. 刺激 N 点电流表指针发生

4、 2 次偏转 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相关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系 B. 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 区和 S 区 C. 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D.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排尿反射不能完成 7.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 B. 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作用后可以继续作用 C.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增加 D. 长期服用性激素以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

5、平较正常人高一些 8.如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 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寒冷条件下,激素 分泌增多,激素 分泌减少 B. 图中 C 表示胰岛 A 细胞,D、E 分别表示垂体和肾脏 C. 激素之间和激素 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 D. 下丘脑既参与了神经调节,又参与了激素调节 9.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B.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 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免疫细胞均发挥作用 D. 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 10

6、. 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和HIV 侵入机体后,主要感染的细胞分别是吞噬细胞和 T 淋巴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埃博拉病毒,对HIV 不能识别 B. 吞噬细胞即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C. 埃博拉病毒感染主要影响体液免疫,对细胞免疫影响不大 D. HIV 感染仅仅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丧失,对体液免疫影响不大 11. 如图所示曲线显示了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两种方法。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A. 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 进行免疫预防 B. 采用方法 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C. 采用方法 ,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 更持久的免疫力 D. 当一个人被

7、毒蛇咬伤后,应立即采用方法进行救治 12. 如图 1、2 为实验的初始状态,以下关于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 1 和图 2 的实验结果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而图3 则能说明生长 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B. 图 1 的实验结果 A、B 都不弯曲,但原因不相同 C. 图 2 中的实验结果是放 M 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 N 的不弯曲 D. 图 3 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 13.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 B. 植物激素由某些部位产生、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且都是有机物 C.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D.

8、 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14. 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 在形成无籽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C. 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D. 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促进细胞的分裂 15. 如图为种群特征概念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种群的 c 特征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 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c 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C. 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a 特征,进

9、而影响种 群数量 16.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较,可能偏小的是() A.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校园老鼠的种群密度时,部分老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 C.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压线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D.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17. 如图分别表示自然界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度曲线,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 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甲图中的c 点 B. 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 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C. 根据“J”型增长数

10、学模型 Nt=N0t可知,种群呈 “J”型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 用图乙表示 D. 甲图中 c 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 点,ac 段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环境阻 力的影响 18.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生物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甲和丙之间没有 直接的能量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和乙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是:甲 乙 B. 甲和乙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向是:甲 乙 C. 乙和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D. 甲数量增加,短期内乙丙数量也会增加 19. 下列所举实例中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是() A. 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野兔 B. 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状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

11、C. 田间的玉米合理密植,有高有矮 D. 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 20. 农田弃耕后自然演替过程中,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足够长时间后,弃耕农田最终可能会演替成为森林 B. 随着自然演替的进行,该生态系统的丰富度会逐渐增大 C. 弃耕农田的自然演替方向为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灌木阶段 D. 若演替到灌木阶段,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2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B. 食物网中生物的种间关系都为捕食 C. 食物网中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是一成不变的 D.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

12、构 22.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 A 是生产者, B,D,E 是消费者, C 是分解者 B.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ADEB C.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A,B,D,E,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 E 每增加 5 kg 的体重,至多需要 125kg 的 A 2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某种以大象粪便为食的蜣螂最多获取大象 20%的能量 B. 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

13、能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可以出现倒置现象 2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稳定的生物圈在物质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反复循环利用 B. 除去农田中的杂草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C. 生态系统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弱 25.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有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B.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抗疟疾药青蒿素体现了青蒿素的直接价值 C. 红树林具有防风护岸、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坚持“可持续发展 ”和“合

14、理利用 ”是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 二二、填填空空题题(本本大大题题共共 5 5 小小题题,共共 5 50 0. .0 0 分分) 26. (11 分)褪黑激素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内源激素,该激素晚上 分泌得多,白天分泌得少,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激素的产生机理是:人在 黑暗环境中,有关神经细胞释放较多的去甲肾上腺素(NE)。NE 与松果体细胞 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细胞内的有关酶将色氨酸转变为褪黑激素。人的视网膜接 受光照以后,产生兴奋,最终抑制NE 的分泌。 (1)人的视网膜在反射弧中属于 _,决定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结构 是_,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_(2 分)。 (2)反

15、射是指在 _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 _。人体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激素也是一种_。 (3)据题分析,褪黑激素对睡眠具有 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睡 前玩手机或者看 iPad 不利于睡眠,原因是手机和iPad 发出的光线 _(填“促进”或“抑制”)褪黑激素合成和分泌,这种对睡眠的调节属 于_调节。 (4)研究发现,睡眠过度的感觉和醉酒非常相似,称为“睡醉”;睡眠不足也会导 致强制起床后有一段不清醒的状态,称为“睡眠惯性 ”,原因是人体分泌褪黑激素 具有昼夜 _性,睡眠过度或不足都会影响褪黑激素发挥作用。 27. (10 分)图甲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

16、疫过程,(图甲中字母 a-e 指细胞,数字 指过程途径)。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的是 _免疫过程,图中 e 细胞可以由 _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2)图中所示的免疫过程中,细胞b 可分泌_促进 c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图中所示的免疫过程中有识别功能细胞是_(用图中字母表示, 2 分)。 (4)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 高,此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 _(用图中数字表示)。 (5)若该抗原为 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 _细胞(用图中字母表 示),该细胞在 _内分化成熟。 (6)人体唾液中有溶菌酶能够杀死细菌,这属于第_道防线。 (7)若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