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谈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509191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谈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地理 谈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地理 谈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谈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谈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论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妙语连珠的课堂自然妙趣横生-略谈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内容摘要:作为地理教师,高质高效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新课程标准下组织地理课堂教学,对地理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趣味性、和谐性、文学性、独特性的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是具备强大的魅力的,而地理教师只有在真诚热爱教学工作、关心学生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的性格;潜心探究具有魅力的地理教学语言的形成规律,不断积累魅力教学语言材料;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魅力因素,构思创造教学语言的魅力;并提高教学机智和创新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地理课堂教学

2、语言魅力。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2007)在“课程目标”中要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而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所使用的语言,或称课堂教学用语。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讲情绪,影响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也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况且地理学科是一个文理性质兼备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课堂教学语言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每年都有个别学校的部分学生对地理课发出感叹:“我想更懂你”,可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主要原因之一是其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过于生硬、枯燥乏味、缺少艺术魅力;

3、相反,也总有另外一部分学生的感觉是“不知不觉爱上你”,而且“爱上你我很快乐”,因为其任课教师幽默风趣、妙语迭出,常引得学生忍俊不禁、笑声频频,让学生在轻快的气氛中领悟深刻的哲理,步入知识的殿堂。那么,究竟怎么样的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才具备强大的魅力呢?笔者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具有科学性 语言的科学性是教学内容正确的重要保证。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指教师 在课堂上的叙述、描述、讲解、讲述、提问以及释疑等环节上,语言表达要正确。汉字发音正确无误,普通话标准流畅。语言符合现代语法规范,措辞精炼,恰如其分。适时适度地选用地理术语或专业语言。总之是观点正确、周到严密、含义准确、措词精当的准确语言

4、。用这样的语言来揭示客观地理事物的本质规律、演变过程及其产生的原因,学生的认识自然清晰准确。如,处在有断层构造上的两块不同地区,讲“地质构造类型”用“地垒”和“地堑”,而谈及“地形类型”则用“断块山”和“平原或谷地”,两者不能混淆。 二、具有逻辑性 所谓语言的逻辑性,是指准确地使用地理概念,恰当地进行地理判断,严密地进行地理推理。即教师讲课语言简洁明快,干净利落,既准确又精练,句句连贯,联系紧密,层次分明,具有内在的逻辑力量和高度的概括水平;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如,讲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含量增加将会产生的后果,可以采取层层递进的表述方式: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

5、面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风。 三、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 语言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是指地理教学语言鲜明、形象、生动、诙谐成趣,运用地理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创设活灵活现的地理自然景观,犹如一幅真实而美妙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有亲临其境,耳闻其声,目见其人的感受。富有感染力的形象化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例,讲山区开荒引起水土流失,可用歌谣:“山上带帽子,山腰脱裤子,山脚拉肚子.”而解释海风和陆风时,恰巧有个同学严重违反课堂纪律,便可以这样讲:“这位同学站在悬崖上面对著大海,反思他刚才在地理课上的所作所为,如果这时是白天,那么他是安全的,如果是晚

6、上,吹起一阵风,他就会感觉到一双罪恶的手在把他往悬崖下推。” 四、具有趣味性 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实施趣味语言教学,即在讲课时,适时插入一些与地理知识有关的轶闻、故事,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不知不觉地理解某些地理现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超载放牧,可谈这样一个故事: 在锡林郭勒盟北部乌珠穆沁草原,60年代,乌珠穆沁草原山青水秀,牧草过膝。当地牧民自豪地说:我们的羊只吃草尖,不吃其它,否则品种退化;70年代,牧民的牲畜逐渐增多,嘴多了,草少了。牧民就退一步说:我们的羊只吃草梗,不吃别的;80年代,牲畜更多,草梗也不够吃了。牧

7、民则说:我们的羊只吃站着草,不吃躺下草(干草);90年代,越来越多的畜群不但把青草吃光了,连干草也不足了。牧民又说,我们的羊只吃草,不吃料;现在,这里的牲畜连料也吃不饱了,牧民们再也无话可说了。 五、具有和谐性 教学语言的和谐性不仅指教师掌握说话技巧,十分讲究讲课声调的变化:发音轻重、速度快慢、抑扬顿挫、语调的起伏;还指教师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让师生、生生真正地交流,让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对话者,在一种相互尊重、和谐友好的氛围中消除误解,摈弃成见。 例如,在讲解了中国的地势特点后,教师可满怀情感的朗诵以下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问君能有几多愁

8、,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让同学们说出诗词中包含的地理意义。而在黄河的下游“地上河”教学中,则要求大家用一句诗词来描述黄河“地上河”的情景,让学生们七嘴八舌不停口,妙语如珠说黄河。最后共同评出既形象生动,又言简意赅的一句(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 六、具有文学性 所谓教学语言的文学性,就是教师结合授课内容适当选用古今诗词、歌谣、谚语、民谣、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散文和幽默等文学语言,不失时机地穿插于教学中,使教学语言增添色彩,给听者以文学美感染和陶冶,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如,有位教师曾在上课时用这样几句话来提醒未认真听课的同学:“我发现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无论我说什么,她都以一个火

9、星人的态度旁观这一切,注意,我现在说的是太阳系的知识,你火星人也有关系的啊。” 七、具有独特性 独特性的特点之一是首创性。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首创性即只承认第一,而无视第二,它拒绝雷同和模仿。特点之二是独创性,它是课堂教学语言中最宝贵的品质,通过课堂教学语言表达出来的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独特的东西总会给人特别的、难忘的印象,其魅力自然强大。例如,江苏省太仓实验高级中学地理教师万耀平,以一种嘻笑怒骂皆是文章、信手拈来出口成章的态度,在为学生们上课,与学生沟通。正是这种另类的教学方式,他才被人捧为“史上最牛”的地理老师。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万耀平语录,几乎句句独特,条

10、条精彩: “有些登峰造极的同学现在还把彗星写成慧星,真是充满智慧的扫把星。” “今天地理课上我发了火,头上出了汗,太阳一出来蒸发了,在太仓南部上空形成了水汽,下了场雨,碰巧有几滴又落回我头上,这就是一个水循环。” “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以貌取山。”(讲背斜向斜时) “岩石熔化成岩浆的过程就是重新投胎的过程。” 总之,地理课堂语言只有清晰、准确、流利、通畅,符合科学性和逻辑性,又具有和谐性与趣味性,而且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并带有一定的独特性和文学艺术性,对学生才有无穷的魅力,才有助于学生的了解、理解、记忆。当然,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巨大魅力并非一朝一夕便可拥有。那么,如何不断提高教师的

11、地理课堂教学语言魅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在真诚热爱教学工作、关心学生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的性格。一个对自己的本职各种都不够热爱的教师,其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是难以长存的。只有忠诚于教育事业又自信乐观,热情奔放的教师,才会激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温暖感,通过教学语言的魅力,让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思维实现同步共振,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其次,潜心探究具有魅力的地理教学语言的形成规律,不断积累魅力教学语言材料。如借用语音相近的字词,构成特别的语义,可以提高地理教学语言的魅力: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八种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谐音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又如违拗语言规律和社

12、会习惯,使原先凝结的一种规范认识和目前话语事实发生矛盾冲突,便会产生语言魅力:故意误用成语“大气层厚度20003000千米,地球直径12740千米。我们终于知道天高地厚了。”当然,象格言、警句、谚语、小故事等蕴涵教学语言魅力的材料,平时生活和教学中要留心搜集,不断积累。如谚语伏季休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教师应有一个语言库,贮有丰富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多年之后自然妙语连珠、魅力十足了。 再次,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魅力因素,巧用比喻、拟人、借代、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构思创造教学语言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妥帖的比喻可使抽象的地理概念、现象、成因形象化;风趣幽默的拟人

13、手法更能克服疲劳,增强记忆,象一石激起千层浪,极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讲授“梅雨天气”时,可用拟人化的语言进行讲解:“话说春末夏初时,红(暖气团)、黑(冷气团)两军,在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双方对阵厮杀,由于势均力敌,各有进退,战争相持达一个月左右,久战之处,无不硝烟弥漫,阴雨连绵”。让学生在“战争”中轻而易举地记住“梅雨”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天气特征。 最后,提高教学机智和创新意识。只有机智的教学才能不断创造教学语言魅力。如在讲洋流成因时,一位学生把风海流说成了“风流”,教师便机智地说:“请同学们注意,风海流并不风流!”也只有不断创新教学语言,魅力才能永存。如

14、讲北美洲的五大湖时,可用自编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苏必利尔、密歇根,休伦、伊利、安大略;密歇根湖,美国全部;伊利、安大略湖,尼亚加拉瀑布。” 地理教师通过长期努力,不断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达到灵活并恰当地运用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板书语言进行教学,一定可以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或绘声绘色,或幽默诙谐,或启发诱导,或慷慨陈词,或点头赞许,或热情鼓励总之,适时适度使用语言修辞手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勇于提问,大胆发言,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同时,配以新颖、美观、快速、精练的板书、板图和板画,醒目易记,就能强烈地吸引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使其如醉如痴,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受到陶冶,得到锻炼,学会知识,掌握方法。这样的地理课一定会让学生“一爱到底”,甚至“死了都要爱”!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也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实现!3第/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