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节选)电子教案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7508669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采薇》(节选)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诗经.采薇》(节选)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诗经.采薇》(节选)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诗经.采薇》(节选)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诗经.采薇》(节选)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采薇》(节选)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采薇》(节选)电子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 薇,诗经,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郎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

2、“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主。,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激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诗经,诗总集,史首屈; 三零五,春秋期; 十五“国风”四十“颂”, 大雅小雅一零五; “风雅颂”“赋比兴”, 曰“六义”,集诗经。

3、,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m)止。 靡室靡家,玁(xin)狁(yn)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m)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i)。 四牡翼翼,象弭(m)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会翻译,昔:从前。 矣

4、:语气助词。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思:语气助词。 雨:念y,意思是下。 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老兵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学名救荒野豌豆,现在叫大巢菜,种子、茎、叶均可食用。 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往:当初从军。 矣:语气助词。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雨:音同玉,为 “下” 的意思。

5、 霏(f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赏析,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

6、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六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 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 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 从写作上看,它和诗经的许多作品一样用以薇起兴的手法,加

7、上章法、词法上重沓叠奏,使内容和情趣都得以层层铺出,渐渐深化,也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全诗有记叙,有议论,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又十分妥贴,因此采薇(节选)一篇确是诗经中最好的篇章之一。,诗歌主题,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戍边之歌,反映了戍卒的征战生活,也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伤悲的感情历程。 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悲伤的思乡之情。,对比欣赏,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写妇人怀念久役于外的丈夫,关雎(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选读,蒹葭(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