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冲刺复习 精练86.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508570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冲刺复习 精练8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冲刺复习 精练8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冲刺复习 精练8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冲刺复习 精练8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冲刺复习 精练8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冲刺复习 精练8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冲刺复习 精练86.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精练 (86)1下列各图与表述一致的是A图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B. 图b曲线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 H”、“”或“=”表示)。(6)常温时pH=12的C溶液中,溶质的阳离子与溶质的阴离子浓度之差为_(写出计算式即可)5(15分)欧盟原定于2012年1月1日起征收航空碳排税以应对冰川融化和全球变暖,使得对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碳资源的研究显得更加紧迫。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近年来,我国储氢纳米碳管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用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中常伴有大量碳纳米颗粒(杂质),

2、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_K2Cr2O7+_ _CO2+ _K2SO4 + _Cr2(SO4)3+_H2O请完成并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2)甲醇是一种新型燃料,甲醇燃料电池即将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2H2(g) CH3OH(g) H1116 kJmol-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 _;A随时将CH3OH与反应混合物分离 B降低反应温度C增大体系压强 D使用高效催化剂已知: H2283 kJmol-1 H3242 kJmol-1则表示1mol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

3、 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在容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250和270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右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的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请回答:)在上述三种温度中,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 )利用图中a点对应的数据,计算出曲线Z在对应温度下CO(g)+ 2H2(g) CH3OH(g)的平衡常数K = 。(3)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

4、CO3溶液的浓度为5.610 -5 mol/L ,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6.(14分)Na2O2是常见的氧化剂,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通过以下实验确定炭粉与Na2O2反应的产物。 【实验步骤】石灰水A B CI. 按下图所示装置(部分仪器未画出)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II. 将0.6 g炭粉与3.9 g Na2O2均匀混合,装入A装置中的反应容器,在靠近反应容器口处放置一张湿润的氯化钯试纸(湿润氯化钯试纸遇CO变黑,可用于检验是否有CO生成)。III. 用酒精灯微微加热A装置中的反应容器。【实验现象】A装置中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火花,氯化钯试纸未变黑,石灰水未变浑浊。请回

5、答:(1)在A装置中方框内的仪器可以选用 ,(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装置,使仪器装置图完整)(2)装置B的作用是 (3)通过探究发现,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O2+C = Na2CO3+X,X物质的化学式是 。(4)CO在潮湿环境中可将氯化钯还原为黑色粉末状的钯(Pd),同时生成另外两种新物质。已知反应过程中转移6.021023个电子时,生成53 g P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将装置A中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溶于适量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常温,若使所得溶液与100 mL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至溶液pH=7,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写出Na2O2的一种重要用途 .7. 下

6、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油脂、淀粉、蛋白质均为可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B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两种放射性核素与的中子数相等.C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属于胶体.D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8M是一种冶疗艾滋病的新药(结构简式见右图),已知M分子中NHCOO基团(除H外)与苯环在同一平面内,关于M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易溶于水 BM能发生加聚反应CM的分子式为C13H12O2NF4 DM分子内至少有1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图1图2图3图49下列图示实验合理的是A图1为证明非金属性强弱: B图2为制备少量氧气 C图3为配制一定浓度硫酸溶液 D图4为制备并收集

7、少量NO2气体10. 能说明元素X的原子得电子能力强于元素Y的原子的事实是 A.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X位于元素Y的上一个周期 B. 元素X的含氧酸的酸性强于元素Y的含氧酸 C. 分别加热H2X、HY至500,只有HY发生分解 D. 元素X与Y同主族,相同温度时其单质与铜反应分别生成Cu2X和CuY 化学参考答案1 .D 2.B 3.C+13 2 8 34.(14分 每空2分) (1) FeS (2)2Al+2OH-+ 2H2O = 2AlO2-+ 3 H2(3)4NH3+5O2 4NO+6H2O (4)Al3+3HCO3- = Al(OH)3+3CO2 (5) (6)10-210-12 mol/

8、L或c(OH-)c(H+)5.(15分)(1)3 2 8 H2SO4 3 2 2 8 (3分。填上H2SO4给1分。)(2)CD (2分。各1分,多填1个倒扣1分,不出现负分) CH3OH(g)+3/2O2(g) CO2(g)+ 2H2O(g) H651kJmol-1(3分) )270(2分。没单位扣1分。 ) 4 L2 /mol2(3分。)(3)210-4mol/L(2分。没写单位扣1分。)6.(14分,每空2分) (1) (2)防止倒吸 (3)Na2O (4)PdCl2 + CO + H2O = Pd + CO2 + 2HCl (5) NaOH、Na2CO3(2分,少写一种扣1分,多些、错写无分) 1 mol/L (6)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O2的来源(其他答案7.D 8.B 9.A 10.C合理即可)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