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7507912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1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生物 12 月月考试 题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 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种群密度不能反映出种群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D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乔木层完全取代了灌木层 2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是稳定型的种群,其数量一定能保持稳定 B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一定能演替成森林 C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强 3自然界中

2、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 ( ) A “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 “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 制约 4如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A 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增大 B c 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 C 桑毛虫和暴猎蝽构成了一条有两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D 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 5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3、,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 K 值提高 B该地区的所有天鹅构成了生物群落 Cbc 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比较曲线 Y 与曲线 X 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 6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的是( )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震荡试管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C标志重捕时部分标志物的脱落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7下图是某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种群呈“S”型增长,3 时以后的数量变化与该生态系统食物

4、网的复杂程度有 关 B 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 2 时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C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种群迁入新的环境初期可能呈“J”型增 长,两种曲线都是在 K2 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D 若该种群为玉米,因为其数量存在 K 值,所以种植时要合理密植 8 自然界中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出生率如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在 c 点之前呈 J 型增长,c 点之后呈 S 型增长 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c 点时期 Cc 点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K 值) 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 920 世纪 30 年代,环颈雉被引入美

5、国的一个岛屿后,其种群数量的增长如图实线所示。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环颈雉的种群密度 B实线呈“Z”型增长的原因可能是环颈雉越冬时死亡率上升 C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近似“J”型曲线(Nt=N0 t) ,其中 1 D环颈雉为重要的经济禽类,每年应捕获其种群数量的 1/2 10下面为四种生物种间的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 菌;大小两种草履虫(青霉菌与其他细菌) ;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 种间关系的依次是( ) A B C D 11下列与群落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修整过的草坪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B同一群落中的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常呈镶嵌分布 C群

6、落的水平结构只与地形有关 D群落中各种群的数量越大,该群落丰富度越高 12右图示有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捕食, 甲种群的能量可以流向乙种群 B甲种群可以调节乙种群的个体数量 C甲种群对乙种群的进化起抑制作用 D甲乙种群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13下表为某地区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植物种类数/种 演替阶段群落类型 草本植物灌木乔木 1 草丛 3400 2 针叶林 5212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2417 4 常绿阔叶林 1063116 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

7、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 C该地能恢复到第四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的原因与土壤条件、植物种子等的保留有关 14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 ) A A 装置的花盆壁 C 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 A 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C B 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D 用 B 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 70%的酒精溶液中 15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机扫取表层土取

8、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B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C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可直接数出样地中各种群的个体数目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16对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 动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植物的分层现象 群落中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玉米与大豆套种,充分利用分层现象 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A B C

9、D 17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草原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太阳能 B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C分解者释放的能量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D在生物群落中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动 1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根据这 一 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B 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 C 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循环也可以让能量循环利用 1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

10、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D分解者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处于最高营养级 20低碳生活已成为许多人的共同选择,下面甲图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乙图为碳循环示 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 。 A乙图中过程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B甲图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甲图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多途径利用农作物,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提高了该 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要减少温室效应,应调整图中的过程 21 从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民采用的下列方法中不能使农作物增 加产量的是() A使用除草剂和人工除草

11、 B使用农药消灭害虫 C温室种植时,降低夜间的温度 D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 22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 1 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 1 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B调查图 1 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C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如图 2 中的曲线 X D若图 2 中的曲线 Y 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 b 点对应的是图 3 中的 t2 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 23下表表示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测定结果,表中 A、B、C、D 分别 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 为分解者,Pg 表示生

12、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总量,Pn 表示生物贮存 的能量(PnPgR),R 表示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单位:102 kJ/m2a)。下列分析中, 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BDAC B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 57% C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是某营养级能量流动的主要去向 D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并未增加 2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C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 10%-20%的能量流入到狼的体内 D 生态系统稳定时能量的输

13、入和输出达到动态平衡 25下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循环是指 CO2在生物圈的循环过程 B伴随 A 过程的进行,能量输入生物群落中 CB 过程只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 D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26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7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 ,下列选项中正确 的是( ) A图中 bhcde

14、fi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C “草 兔 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d 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28右图是我国南方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杂草所固定的能量总和是流经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建立该生态系统目的是实现系统内物质的循环再生并提高系统内的能量传递效率 C人工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和弃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 差异 D植物秸秆经预处理后,需利用微生物 A 产生的相关酶水解并转化成发酵所需 的葡萄糖 29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 级,E1,E

15、2 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E1 代表的能量多于 E2 代表的能量 B该图所示只有 1 条食物链: C和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 D到的能量传递效率一定不超过 20% 30右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由 4 条食物链组成 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 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3 种 D生态系统的 4 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 2 种成分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4040 分)分) 31 (每空 1 分,共 10 分)20 世纪 30 年代传入我国的双子叶植物三裂叶豚草具有极强的 抗寒、再生能力,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花粉中的水溶性蛋白与

16、人接触后迅速释放,引 起过敏性变态反应,是人类健康和作物生产的危险性杂草。为减少危害,某大学对某豚草 种群进行研究,并选取紫穗槐、沙棘、草地早熟禾等经济植物作为替代植 物建立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三裂叶豚草的生物量由每平方 米 30kg 降到 02kg,这些替代植物带来了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如图为研 究过程中绘制的“种群生长”坐标曲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我国的双子叶植物三裂叶豚草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 可用图中曲线_表示。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 法_。 在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森 林阶段,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 若曲线表示太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 _点后,增长速率为 0。 若曲线是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 制成的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