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37507898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0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 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第卷卷 (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分)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2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1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图中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液体量增加 C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

2、是图中的细胞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激素、血红蛋白和参与细胞呼吸的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变化对内环境的稳态都有影响 C肾上腺、胰腺、下丘脑、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 淋巴因子和溶酶体 B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C皮肤

3、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 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T 细胞在细胞免疫和 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4科学家发现,在人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下列对“沉默突触”不能进行信息传递原因的解释合理的是 A突触小体中无细胞核或缺乏线粒体 B突触前膜缺乏移走神经递质的载体 C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 D突触间隙缺乏水解神经递质的酶 5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 Cl-通道开放,使 Cl-内流, 从而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下列

4、有关甘氨酸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B在该过程中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 C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D若某种毒素阻止甘氨酸释放,可能会引起肌肉痉挛 6下列有关生命活动中,细胞内物质含量或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内 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B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C神经纤维膜内 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 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 CO2后比停止前的高 7如图所示为人体某类免疫过程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示体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B

5、细胞 A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识别病菌具有特异性 C物质和都是免疫活性物质,前者为淋巴因子 D细腋 C 和细胞 D 内表达的基因种类完全不同 8调节性 T 细胞是一类可以调控免疫反应的细胞,起着避免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机体 的作用,其数量由 Mcl -l 蛋白和 Bim 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下列疾 病最可能与 Mcl -1 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A流行性感冒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C类风湿性关节炎 D艾滋病 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喷洒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疏花疏果燕麦胚芽鞘中的生长素的 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 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

6、作用 脱落酸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都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10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某些植物通过调节各 种激素的合成,使得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0有利于过程,30有利于过程 B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C长日照能促进过程,短日照能促进过程 D调节植物休眠和生长的多种激素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11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库的改变,但未必会改变基因频率 B1:1 的性别比例最有利于种群的数

7、量增长 C农田中玉米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玉米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 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2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13在我国,红树林分布于福建、广东沿海的潮间带,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潮间 带多种贝类、鱼类的栖息繁衍地,也是多种水鸟营巢繁殖的处所。由于不合理的开发 利用,其面积日益缩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潮间带中的贝类、鱼类、水鸟组成食物链,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 B引入外来物种必然增加红树林中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增强红树林的稳定性 C以红树林为主体及其伴生的动物和其他植物共同组成了生物群落 D红树林能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净化海水,体现了红树林的间接使用价值 1

8、4为了治理蝗灾,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 仅需 2000 只鸭就能把 4000 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 律,该实验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B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C乙图AB 时间段,若蝗虫最初有N0只,以后每天增加3%,则t 天后其数量为1.03tN0 只 D利用性干扰剂干扰雌雄个体交配,是通过影响性别比例使种群密度降低 15在一块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顺序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 木

9、晚期演替树木顶级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物种优势是由光 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下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 AE 的取代顺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的要求低但对光有较高需求 B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且耐荫的能力也较强 C顶级演替后若发生火灾,可预测此后的演替过程与初生演替一定相同 D在演替期间,营养物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照因遮荫而减弱 16下列关于生态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于阳光直射的地方 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通过预

10、实验减小实验误差 C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D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17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说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 B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C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也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18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以 CO2的形式进行,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过程 D图中由生产者、和

11、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19下列信息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楝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20某科学家对一个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图中数字 为能量值,单位是 J/(cm2a) (焦每平方厘米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1.96105J/(cm2a) B植食性动物摄取食物的过程不存在种间信息传递 C从生产者到

12、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0.85% D枯枝落叶层中的有机物可以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从而实现物质循环 21下图 1 中所示的生物间关系,A、B 代表两种生物,C 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 营养流动的方向;图 2 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图 1 中表示的种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斗争、捕食和竞争 B图 1 中的中 A 的数量大量减少后,会引起 B 的数量的增加 C图 2 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图 1 中的、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如图 2 中的乙和丙两种关系 2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既

13、有 DNA 复制又有基因表达 B细胞癌变由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引起 C细胞凋亡可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D衰老细胞水分减少,核体积增大 23下列对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甲)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乙) 、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丙) 、测量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 的反应来绘制的作用光谱(实验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甲:PH 和淀粉用量均属于无关变量,可以任意设定温度 B实验乙:该实验为对照实验,有氧组为对照组、无氧组为实验组 C实验丙: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来判断具体分裂时期 D实验丁:作用光谱中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

14、光反应中 ATP 的合成 24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有些脂质可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可维持细胞渗透压 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与物质交换有关,而与生物催化作用无关 D胡萝卜韧皮部细胞无叶绿体,但韧皮部细胞可培养出含叶绿体的个体 25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下图是自由基学说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A过程引起的作用效果属于负反馈凋节 B若过程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将引起白化病 C若过程使细胞膜上葡萄糖的载体受损,葡萄糖将会自由进出细胞 D过程可能导致细胞膜上某些蛋白质数量增加 2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

15、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一定引起基因突变 B基因型 Aa 的植物自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现象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D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一定会导致表达的蛋白质失去活性 27玉米的高产、抗病性状分别由 a、b 两基因控制,这两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基因型为 AAbb、aaBB 的两个品种,为培育优良品种 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 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途径、的育种原理分别为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 B培养优良品种 aabb 时,途径最显著的优点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C过程、均可以用特定的化学药品处理

16、萌发的种子,从而达到育种目的 D过程涉及花药离体培养,过程、涉及杂交或自交 28果蝇的刚毛和截毛由位于 X、Y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刚毛对截毛为 显性。两个刚毛果蝇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截毛果蝇。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XBXb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 XBYb,也可能为 XbYB B后代出现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截毛果蝇是亲本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C亲本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X 染色体条数与基因 b 个数之比为 1:1 D亲本雄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某一细胞中同时含有 2 个基因 B、2 条 Y 染色体的情况 29柯萨奇病毒为单股正链小 RNA 病毒,是一类常 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下图 所示是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BRNA 具有作为翻译的模板和储存病毒遗传 信息的作用 C克里克发现的中心法则包括过程 D酶 X 是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的 RNA 复制酶 30某兴趣小组探究土壤湿度对植物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