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精练跟踪练习 第二章 第1单元 重力 弹力 摩擦力.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507662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精练跟踪练习 第二章 第1单元 重力 弹力 摩擦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精练跟踪练习 第二章 第1单元 重力 弹力 摩擦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精练跟踪练习 第二章 第1单元 重力 弹力 摩擦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精练跟踪练习 第二章 第1单元 重力 弹力 摩擦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精练跟踪练习 第二章 第1单元 重力 弹力 摩擦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精练跟踪练习 第二章 第1单元 重力 弹力 摩擦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选精练跟踪练习 第二章 第1单元 重力 弹力 摩擦力.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第一单元 重力 弹力 摩擦力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1.如图1所示,一被吊着的空心的均匀球壳内装满了细沙,底部有一阀门,打开阀门让细沙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细沙的共同重心将会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变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2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此时斜面体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则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A大小为零 B方向水平向前C方向水平向后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3.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 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 N,滑轮

2、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少到0.3 kg时,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 m/s2)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BA仍静止不动C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DA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4如图3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G,平衡时小球在A处,今用力F压小球至B处,使弹簧缩短x,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Akx BkxGCGkx D以上都不对5.如图4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3、的大小为 ()A4mg B3mg C2mg Dmg6如图5所示,重80 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1000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 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滑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 cm时,测力计读数不可能为()A10 N B20 N C40 N D60 N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用手握住一个油瓶并保持静止(油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如图6所示),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瓶中油的质量增大时,手握瓶的力必须增大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不论手握得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D摩擦力等于油瓶与油的总重力8.如图7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AM静止在传送带上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M下滑的速度不变9如图8甲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B物体施加一水平变力F,Ft关系图象如图8乙所示两物体在变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则 ()At时刻,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最大Bt时刻,两物体的速度

5、方向开始改变Ct2t时间内,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02t时间内,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变力F的方向相同10. (2010苏州模拟)如图9所示,水平面上复印机纸盒里放一叠共计10张复印纸,每一张纸的质量均为m.用一摩擦轮以竖直向下的力F压第1张纸,并以一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动摩擦轮,确保摩擦轮与第1张纸之间、第1张纸与第2张纸之间均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摩擦轮与第1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纸张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2,且有1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张纸到第9张纸之间可能发生相对滑动B第2张纸到第9张纸之间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C第1张纸受到摩擦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6、D第6张纸受到的合力为零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15分)如图10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P和Q叠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12)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12(15分)如图11所示,板A的质量为m,滑块B的质量为2m,板A用绳拴住,绳与斜面平行,滑块B沿倾角为的斜面在A板的中间一段匀速下滑,若A、B之间以及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动摩擦因数

7、.第二章 第一单元 重力 弹力 摩擦力【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1.解析:在装满细沙时,球壳和细沙的共同重心在球心随着细沙的流出,球壳的重心不变,但是细沙的重心在下降,二者的共同重心在球心下方;当细沙流完时,重心又回到了球心可见重心应是先下降后上升,故C正确答案:C2解析:由于两个过程中斜面体受到物体的作用力没有变化,所以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不变,仍为零,A项正确答案:A3. 解析:当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m10.6 kg时,FFfm1g6 N,Ff4 N,可知A与桌面的最大静摩擦力至少为4 N,当砝码和托盘总质量为m20.3 kg时,设A仍不动,

8、有F不变,FFfm2g,Ff1 N4 N,故假设成立,A仍静止不动,A所受的合力仍为零,A对桌面的摩擦力减为1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只有B正确答案:B4解析:设球在A处时弹簧已压缩了x,球平衡时弹力FAGkx,球在B处时,弹簧又压缩x,球再达平衡时弹力FBk(xx)Gkx.故选项B是正确的,注意:此题易选错为A项,原因是x并非球在B处时弹簧的形变量,即非弹簧压缩后与原长的差值答案:B5.解析:本题考查物体的受力分析及物体的平衡因为P、Q都做匀速运动,因此可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隔离Q进行分析,Q在水平方向受绳向左的拉力FT和向右的摩擦力Ff1mg,因此FTmg.对整体进行分析,整体受绳向

9、左的拉力2FT,地面对整体的向左的摩擦力Ff22mg,向右的外力F,由平衡条件得:F2FTFf24mg.答案:A6解析:设物体与斜面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平衡条件得:FFfkxmgsin30.可得:FFf20 N,F由0逐渐增大Ff逐渐减小,当Ff0时,F为20 N;故A、B均可能;当Ff沿斜面向下时,FkxFfmgsin30.有:FFf20 N,随F增大,Ff也逐渐增大,直到Ff25 N,此时F45 N,当F45 N,滑块就沿斜面滑动,故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60 N.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

10、选或不答的得0分)7.解析:因为油瓶处于平衡状态,故摩擦力与油和瓶的总重力大小相等,又因为是静摩擦力,根据其特点,大小与压力无关,故C、D正确,B错误而最大静摩擦力Ffmax与正压力有关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最大静摩擦力一定若平衡时,静摩擦力未达到最大值,当适当增加油的质量时,若GFfmax,不增加压力仍可平衡,A错答案:CD8.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滑动摩擦力,由M匀速下滑可知其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滑动摩擦力、支持力,传送带启动以后对M受力没有影响,自然也不会影响其运动状态,故C、D正确答案:CD9解析:t时刻F0,A、B的加速度为零,因此两物体速度方向不变,且A、B间的摩擦力为零,可见选

11、项A、B错t2t时间内,A、B系统的加速度逐渐增大,以A为研究对象,A受到的摩擦力应逐渐增大;A的加速度由其受到的摩擦力提供,因此A受到摩擦力与A、B加速度同向,即与F同向,可见选项C、D正确答案:CD10.解析:对于第2张纸:上表面受到第1张纸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f122(mgF);下表面受到第3张纸向左的最大静摩擦力Ff322(2mgF).由可知:Ff12Ff32.所以A错误B正确;第1张纸受到摩擦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错误;因为第6张纸不会发生相对滑动而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第5张纸向右的静摩擦力与第7张纸向左的静摩擦力等大反向,D正确答案:BD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请

12、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解析:先取PQ为一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m)gsinFfQ(Mm)aFfQ2FNFN(mM)gcos以上三式联立可得agsin2gcos再隔离P物体,设P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fP,方向沿斜面向上,对P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FfPma可得出FfP2mgcos.答案:2mgcos12解析:以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2mgsinFN1FN2对于A由平衡条件得FN2mgcos 对A、B整体由平衡条件得FN13mgcos 由得tan.答案:tan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